老北京下馆子
老北京把到外边吃饭,叫下馆子。“馆”指饭馆。其实老北京吃饭的地方,不都叫饭馆。吃饭的地方,也有等级。
最低级的叫饭摊儿。支块案子当桌子,摆条板凳,就在旁边起火做饭,现吃现做,现做现卖。有的连案子都没有,买了站着吃、拿走吃,随您便。很多北京小吃,就是这样起家,这么出名的。
再好点的地方叫饭铺。饭铺有门脸儿,但地方不大,没有过道,进门就是桌子凳子,有的连前后厨都不分,烟熏火燎都看得见。对主顾的照应也简单实在,一般都是家里人担着,当家的掌勺,自家人伺候。
再好点的就叫饭馆了。饭馆地方大,分前后厨,有专人照应。饭馆的装修和摆设,也比饭铺高个档次,起码窗明几净,桌椅讲究,茶酒具备,饭菜花样齐全。但一般的饭馆只是厅堂,没有单间。也有的饭馆专门经营特色,因看家本事或招牌饭菜而出名。老北京这样的饭馆不少,如西长安街的长征食堂(人称'高台阶儿’),新街口的西安饭馆,文津街的朝鲜面馆,以及烤肉宛,混沌侯,都一处,一条龙,李连贵大饼等。
最高档吃饭地方叫饭庄。饭庄往往前厅后院,楼上楼下,雅座高间儿,颇有些侯门似海的气派。饭庄有名厨名菜,包办宴会酒席,环境优雅阔绰,茶房穿着讲究。茶房就是伺候人的服务生,一个个精明干练,干鞋净袜,五官端正,谈吐大方,照应周全,透着那么和气体面,还都一律男生,不用女的。饭庄不但招待讲究,上菜也比大气,不像别处炒一个上一个,亚赛一勺儿一勺儿喂猪。饭庄上菜先凉后热,一上就是齐全的。根据要菜的排场大小,一个或几个茶房,手托硬木雕花的大抢盘,一次到位。老北京的大饭庄,都是男茶房不说,还从不管满酒,菜齐饭齐一律外边伺候,不叫不到,图的就是宾至如归,不干不扰,您用着消停。老北京的大饭庄,一般人家吃不起。
早年间,老北京的大饭庄很多。如八大庄:丰泽园饭庄、晋阳饭庄、正阳楼、功德林、鸿宾楼、梅府家宴、四川饭店、仿膳。八大堂:会贤堂、同福堂、惠丰堂、聚贤堂、聚寿堂、天福堂、燕寿堂、庆和堂。八大楼:东兴楼、泰丰楼、致美楼、鸿兴楼、鸿庆楼、萃华楼、新丰楼、安福楼。八大居:福兴居、万兴居、同兴居、东兴居、万福居、广和居、同和居、沙锅居。还有个柳泉居。八大春:芳湖春、同春园、东亚春、庆林春、新陆春、大陆春、淮阳春、春园。四大坊:泰合坊、六合坊、均宜坊、明宜坊。还有个便宜坊,等等。
这些大饭庄,延续至今的,寥寥无几。
除了特殊情况或实在对付不过去了,老北京人居家过日子,一年四季几乎不下馆子。即便有客,也在家里热闹,既亲切又便利。有道是:好吃莫过家常菜,味道全在各家鲜。家里才最温馨。
老北京人家不怎么下馆子,不是抠门儿花不起,是不烧包儿。烧包儿,就是有俩钱儿烧的,动不动就打肿脸充胖子,瞎花钱。老北京人最忌讳烧包儿,讲的是包子有肉不在褶儿上,船破有底,真人不露相。
所以,在老北京,“下馆子”这词儿,不但不显着光彩,还或多或少带着几分“烧包儿”的意思。
作者: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