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歌诀详解——麻黄汤
《伤寒论》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热恶寒头项痛,伤寒服此汗淋漓。
【歌诀总括】
麻黄汤由麻黄、桂枝、杏仁和甘草四味药组成,可治疗外感风寒导致的恶寒、发热、头痛、颈项酸痛,患者服药后汗出邪去。此处所说的“汗淋漓”是指汗出通畅之意,以全身微微发汗为佳,并非指大汗淋漓。
【歌诀详解】
麻黄汤主治风寒邪气郁滞肌表而形成的外感风寒表实证。此处的“表实”是与桂枝汤的“表虚”相对而言的,指“肌表无汗”这一症状特点。风寒邪气外袭,卫气“温分肉、肥腠理、司开合”的生理功能受到影响,就会出现恶寒、无汗的表现,卫气受到郁滞,郁而化热,则会出现发热。因此,恶寒是外感风寒表证中最早见到的症状,而发热则是病情进展的结果。正如《伤寒论》中所说“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寒主收引凝滞,经脉受寒收引不通,不通则痛,故出现头痛、颈项疼痛等症状。针对本证风寒束表的病机,本方以发汗解表作为核心立法。
方中麻黄与桂枝相配,麻黄发汗解表力强,偏于发散卫分之郁;桂枝解肌发表,散寒通脉,长于通营分之滞,两药配合透营达卫,发汗力峻猛,可使表邪随汗而解。但大力发汗也有不足之处,如发散太过,一则可能出现过汗亡阳;二则肺气发越太过,肺气上逆,也会加重咳喘的症状。因此方中配伍杏仁,杏仁降气平喘,降气之力可制约麻黄、桂枝的峻烈发散之性,同时杏仁降气平喘,与麻黄的宣肺作用相配合,一升一降条畅气机,有助于肺气宣发肃降,止咳平喘。最后配伍炙甘草,进一步缓和药性,使君臣药能缓慢、持续地发挥作用,并能调和药物间的升降之性。
【应用点睛】
本方属峻烈发汗之品,在治疗表证时一般适用于外感寒邪较重,恶寒明显,无汗出,无明显口渴、咽痛的患者。由于现代人的保暖条件较好,且感受风寒后能及时治疗,因此在当前对证应用麻黄汤时,用药剂量可适当减少。
麻黄汤还可用于炎症、过敏等原因引起的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过敏性哮喘等;对肺源性心脏病也有一定的疗效,可纠正慢速型心律失常。另外,对机体敏感导致的寒冷性荨麻疹,麻黄汤可从开腠理、散寒邪的角度,对肌表的疾患进行治疗,也具有不错的效果。
此外,麻黄尚具有利水消肿的作用,因此麻黄汤能宣肺降气,通调水道,调节水之上源,对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引起的水肿属于风水者有一定的疗效。
麻黄汤
《伤寒论》
【组成】麻黄去节,三两(9g)桂枝去皮,二两(6g)杏仁去皮尖,七十个(6g)甘草炙,一两(3g)
【用法】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现代用法:水煎服,温覆取微汗)。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方解】本方证为外感风寒,肺气失宣所致。风寒之邪外袭肌表,使卫阳被遏,腠理闭塞,营阴郁滞,经脉不通,故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痛;肺主气属卫,外合皮毛,寒邪外束于表,影响肺气的宣肃下行,则上逆为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皆是风寒袭表的反映。治当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方中麻黄苦辛性温,归肺与膀胱经,善开腠发汗,祛在表之风寒;宣肺平喘,开闭郁之肺气,故本方用以为君药。由于本方证属卫郁营滞,单用麻黄发汗,只能解卫气之闭郁,所以又用透营达卫的桂枝为臣药,解肌发表,温通经脉,既助麻黄解表,使发汗之力倍增;又畅行营阴,使疼痛之症得解。二药相须为用,是辛温发汗的常用组合。杏仁降利肺气,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以恢复肺气之宣降,加强宣肺平喘之功,是为宣降肺气的常用组合,为佐药。炙甘草既能调和麻、杏之宣降,又能缓和麻、桂相合之峻烈,使汗出不致过猛而耗伤正气,是使药而兼佐药之用。四药配伍,表寒得散,营卫得通,肺气得宣,则诸症可愈。
本方配伍特点有二:一为麻、桂相须,发卫气之闭以开腠理,透营分之郁以畅营阴,则发汗解表之功益彰;二为麻、杏相使,宣降相因,则宣肺平喘之效甚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