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可军 | 宁海民间谜语
宁海民间谜语
文/应可军
我国的谜语,在古代被称为庾辞、隐语、灯虎、春灯、灯谜等等。谜语在我国起源很早,据南朝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勰的《文心雕龙》之《谐隐》篇说:“自魏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周密的《齐东野语》中也说:“古之所谓叟辞,即今之隐语,而俗所谓谜。”
猜谜活动,在我国有着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著名小说《红楼梦》里,还有专门描写贾府老小猜灯谜的生动篇章,林海燕专门为叶秀德老师发过几辑谜语专题,足见猜谜活动对我国人民生活影响之大。尤其是民间谜语,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文明高雅的文字游戏,是民间文学花园里一枝异香扑鼻的奇葩,是民族传统的一门综合性艺术,不仅能启发人们的思维,还能享受生活情趣,因而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人们在闲暇时对各种事物发挥充分的想象力,对它们进行别样的描述制作成谜语,用来寻开心、消疲劳、测智慧、娱己娱人。
宁海的民间谜语也是口口相传的,忆及少儿时代,夏日的夜晚躺在竹床乘凉,听着大人们出谜来猜,或几个小伙伴坐在一起互出谜斗智,冥思苦想,其乐融融,现在的小朋友可是没有那种情景了。有的用木炭写在在路廊的墙壁上,让歇脚的路人猜,以消除旅途疲劳,这样传播的也更快。
民间谜语由谜面,猜射范围和谜底组成,宁海方言猜射范围叫做“属”,分为属吃、属用、天文类、人体类等,以下还可细分。猜谜时谜面出来后都要先问“什么属”,猜不着时还可要求将类讲细一点,加以提示,范围越来越小,直至接近谜底。
民间谜语大多是事物谜,谜面大多以顺口溜、歌谣形式出现,琅琅上口,生动有趣;着眼于事物的形体、性能、动作等特征,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方法来描绘谜底,下面举几个例子。
➤ 1、用比喻的方法
例:高高山头一只老柴株,见客要屙尿。(茶壶)这几乎许多宁海人都猜过的谜,本谜抓住泥茶壶体大身灰,粗糙的特点,将它比喻成一只老柴株。也表明宁海人的好客,客人的到来,要倒茶。“高高山头”的谜面成为系列,诸如:
高高山头两只羊,拨拢来就耖相。(木窗)
高高山头一蓬草,千刀万刀斫不掉。(烟囱冒烟)
高高山头一蓬葱,一日削一通。(梳头)
高高山头一口缸,团团四圈生疔疮。(鼓)
➤ 2、用拟人的方法
例:少年青青到老黄,千钮万结配成双。
后来打个同心结,又被闲人说短长。
云雨事,我承当,何曾移步到兰房。
有朝一日肝肠断,弃旧迎新抛路旁。(草鞋)
本谜抓住草鞋的种种的特征,将它拟人化为一个女人的婚配情景。诸如此类的很多,如:黑夜出门去,并无弯曲心。狂徒拦腰捏,自缢在大门。(墨斗)
从小呒爹娘,扁担搭凉棚。不吃师傅饭,白白做一生。(独角戏)
自幼贞守在高楼,今日拿刀割我身。无端丧命在六月,冤气不散结成冰。(木莲冻)
➤ 3、用夸张的方法
例:雷声隆隆,电光闪闪,雨无半滴,煤山着火。(火刀打火)
本谜将原来普通的火刀打火的常事,却给我们描绘出巨大的场面,雷声闪电,因没有雨滴,引起煤山大火,打火恰与天象相吻合,想象力强。类似的有:手拿大刀威风凛,天下之人我先闻。别人说我无气力,开刀就斩一万人。(剃头)
➤ 4、诙谐调笑的谜
例:竹子娘子生得标,廿岁后生来捏腰,腰捏好来脱裤,裤脱好来亲嘴,嘴亲好来绕绕。(毛笔写字)
谜面将毛笔写字动作描述成似乎是两性相爱,让人想入非非,而揭底时必定开怀大笑。此类谜面在民间较多,可能就因为庸俗的渊源吧。由于文化素养、人生际遇的局限,打一些粗俗低级但与一般劳动生活密切相关的谜语来排遣心中的幽怨和悲哀。
诸如:角子叉叉,背脊花花,脔袋荡荡,大家相相。(称秤)
肉嘴搥肉孔,搥的抖抖耸,搥到白浆出,动也不动动。(小人吃奶)
民间谜语的发展也有文人的参与,他们作的谜文学性、故事性加强了,比较有诗歌的味道,而且手法也增加了,尤其是字谜的创作更为精妙。下面举几个例子。
例1、四四方方象县堂,结发夫妻勿洞房。同爹同娘勿同姓,万贯家私无田庄。(做戏)这条谜谜面似乎在讲一个人无可奈何的处境,实际上是在说演戏,谜底一破,就豁然开朗,更觉得谜面典雅文气而隐藏着人生哲理。
例2、相相相不出;摸摸摸得出。独怕摸得出;忖忖眼泪出。(用手测脉)
这条谜谜面利用中医的望、闻、问、切诊病手法,万一得了什么重病,不是要伤心落泪了吗?谜面文字功底十足。
例3、孔明无兵守空城 (巧);苏秦能说六国平 (言);
六郎要斩杨宗保 (令);吕布大闹凤仪亭 (色)。
这条谜扣合用意会法,孔明空城计说明艺高胆大(巧);苏秦六国游说(言);六郎辕门斩子要下指令(令);吕布是三国貂婵故事来描述大闹凤仪亭 (色)。
谜语也不是一味钻在故纸堆里闲聊,也有跟上时代步伐的,进行宣传教育的,如下面的例子。
例4、日本无良心,炸开我北京,条约二十条,时间四点钟(燕)
这条谜显然是宣传抗日的,谜面讲述了日本占我北京,强订条约的事件,教育人们痛恨日本,表达了人们爱国之情。谜的扣合也是用拆字法,“日无心”为“口”,“北”字“开”,“二十”为“艹”,“四点”象形,组合成“燕”字。
但同谜底的谜面尚有:孙中山起初革命,毛主席开进北京,朱总司令口说和平,蒋介石起四万大兵。
例5、蒋介石损兵折将,何应钦无可奈何,胡宗南十月滚蛋,李宗仁独子夭亡(葆)
这条谜可能是解放初期南下干部制作的宣传革命的谜语。谜面对蒋家王朝的四个军事巨头进行了嘲讽攻击,指出蒋家王朝灭亡的命运,鼓舞革命斗志。谜的扣合也是用取句拆字法,“蒋折将”得“艹”,“何无可”为“亻”,“胡去十月”为“口”,“李子夭”为“木”,而后组成“葆”字。
中共中央下命令,一直下达到农村。
目前贯彻大跃进,八字宪法来保证。(贵)
总之,宁海依山傍海,物产丰富,宁海人民勤劳智慧,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谜语作品,当然也有引进的,经过改变而成。它产生于民众生产生活中,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其特点为题材广泛,包罗万象,形象生动,诙谐有趣,世代相传,妇孺皆知;乡土气息浓郁,地方韵味隽永,是宁海民间文化百花园的一个珍品。
作者简介
应可军
应可均 ,笔名筱瑛,曾用名应可军,浙江宁海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会会员、宁海县诗词楹联协会常务副会长、地名协会副秘书长、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理事等。酷爱收藏宁海地方文献,被评为“宁波市十佳藏书家庭”;走遍全县村落,考查风土人情,庋藏大量原始材料,又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普查先进个人”首批“浙江省民间文艺优秀人才”“宁波市十佳业余文保员”;其间,曾在《宁波日报》《宁波晚报》《宁海报》等刊物上发表过不少的史论作品,参与策划多种文化活动,编著多种有关宁海综合文献等。著有《宁海历史上今天》《宁海姓氏溯源》《宁海之最》《宁海古戏台》《宁海民政志》等著作。
□编辑:叶寒
□LOGO\题图\尾签设计:野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