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暴雪!冷空气南下降雪扩大到6省,为啥冷空气产生后都会南下?

随着我国北方地区的降温,越发有利于冷空气的形成,国庆期间的冷空气已经造成我国北方地区的大范围降温和降水,而紧接着在我国西北又形成了一股冷气团,迅速地突破生成的地方而向东、南移动,又造成大范围的降温。

根据气象预测,北方的很多地区将迅速降温10℃以上,这对于我国西北内陆来说比较容易造成降雪。因为西北地区本身地表植被较为稀少,降温后地表释放的热量减少,冷空气吹拂之下,就很容易形成降温。当西北的冷气团南下遇到较为湿润的暖空气的时候就会形成降水天气,不过这个季节西北内陆的降水因为温度低容易以降雪的形式进行。

目前我国北方的降雪已经扩展到了新疆北部、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北部等地等6省,局部还有暴雪,大暴雪,这样的气候变化还是比较大了。在第二波冷空气的影响之下,我国降雪范围进一步扩大了,虽然主要是集中在西北,东北,内蒙古中部等地,但是随着冷空气的不断形成和推进,南方的气温也将逐渐降低。

后续还有冷空气团在不断的形成,根据较长时间的气象预测,10月13日至15日,冷空气还将加码出现。在未来一周左右的时间内,我国很多地方都将迎来又一轮的降温天气,包括南方地区也将降温,这是一波全国性的冷空气,按照趋势江南、华南等最高温度也将降幅4度左右。在现有的基础上再降温4℃左右,那么北方的很多地方就开始向深秋迈进。

在冬季的时候,天气预报经常会说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冷空气的南下,对我国影响较为严重的冷空气主要在西伯利亚、蒙古、中亚地带形成,特点都是比较干燥且寒冷且威力强悍,常造成暴雪灾害,尤其是我国的新疆、青海、黑龙江等地区。一些较弱的冷空气影响范围有限,没到南方就已经被加热而失去威力,或者由于地表的阻力,能量不断降低最终在某个地区停滞。但冬季时常有可以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强劲冷空气。

冷空气为啥形成后非要南下呢?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其实在中学的地理中就讲的很清楚,原因是大气的热胀冷缩。地球是一个球体,太阳直射点原本就在地球的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而地形、地表性质的因素又导致大气受热不均,陆地岩石圈的比热容低,受热后易散热加热上部空气,而海洋温度较为恒定,所以夏季海洋上的气团压力大,陆地上压力小,高压向低压移动,就造成了我国东部的季风气候。

在冬季的时候,阳光直射点移动到南半球,北半球的大陆受热急剧减少。而我国的西部、中亚、蒙古等地带特点是较为干旱,地表植被较为稀疏,裸露的地表受热少散热快,冬季上空的大气受热也少了,气体变冷体积缩小压力增大;西伯利亚是由于纬度较高,冬季严重缺乏光照,受热更少,那么也容易形成冷气团。

而这时太平洋上空大气压力因为海水温度较为恒定,大气受热较多而压力低;我国南方相对于北方受阳光照射又更强,大气压力也低一些。高压气团向低压气团移动,在我国就是从内陆、我国北部向我国的南方、东部移动。沿途会造成降温,视地区大气含水量,含水若是高的话,就可能形成降雨天气,在内陆温度较低的地区则表现为降雪等天气。

如今,我国北方都已经入秋,随着阳光直射点的持续南移,在冬至前后,在我国的西部、北部和蒙古、西伯利亚等地带,都会持续有高压冷气团的形成和南下。物理特征决定了它们必然有这样的移动规律。不过不管是冷空气还是热带气旋的移动,除了受到地表阻力的影响,还会受到其它气团的影响,比如台风就常受副热带高压的牵引,在我国南方登陆。

冷气团的移动整体上是向南、向东移动。我国的冷空气总体有三条路线,西,中,东,三条。西线主要是来自与西伯利亚,中线主要是蒙古国,东线主要是东西伯利亚。当冷高压形成后,就要向海洋上的低压移动,受气压梯度力的影响。而高压形成的地域范围是一定的,那么主要的气象因素差不多就应该是海洋上低压的位置,强度,范围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