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一招,如何规避椎体成形术后再入骨折「歧途」!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椎体成形术后再发椎体骨折和新发椎体骨折
我们1回顾性分析来我科就诊的椎体成形治疗疼痛性椎体骨折患者 421 例,356 例(女 283 例,男 73 例)获得随访数据,共 434 个椎体数据,其中 35 例患者出现了术后再发椎体骨折。将 35 例患者分为再发骨折组,其它 321 例为无骨折组。将这 35 例再发骨折再次分组,分为邻椎骨折组和非邻椎骨折组。
再发骨折组与无骨折组比较,骨密度和性别在两组中有显著性的差异。再发骨折组的平均骨密度 T 值为-3.95±0.59,而无骨折组中 T 值为-2.86±0.55(P<0.01)。再发骨折组中女性 33 人(94.29%),而无骨折组中女性 250 人(77.88%)。
图 A1为:T11,L2 骨折,再发 T8 骨折
图 B1为:T9,T11 骨折,再发 T10 骨折
我们得出结论:女性患者和骨密度低是导致术后再发椎体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
据报道每年大约有 140 万人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2,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因其具有创伤小、迅速缓解疼痛、出血量少、安全性高、缩短住院时间、恢复正常生活快等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 OVCFs 的治疗1,3。但椎体成形术后也存在术后再发 OVCFs、感染、神经根损伤 、肺栓塞、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4。而术后再发 OVCFs 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并影响其生活质量,同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
抗骨质疏松药物对预防再发 OVCFs 意义重大
仉培武等5通过研究证实了骨密度越低,PVP 术后再发 OVCFs 的风险越高,因此,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提高骨密度可有效预防术后再次 OVCFs 的发生4。一项 META 分析6通过检索 2015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包括 MEDLINE、EMBASE、Central 和 WebofScience 在内的数据库的随机对照实验结果,研究了各种药物对预防 OVCFs 发生的效果,结果提示抗骨质疏松药物的应用可降低再发 OVCFs 的风险6。目前可供选择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如下表所列,其中能快速有效提高骨密度的药物可能成为 PVP 术后患者的优选7。
RANKL 抑制剂地舒单抗(Denosumab)是一种具有强效抗骨质疏松作用的人源 RANKL 单克隆抗体,其与人体内源性 RANKL 具有高亲和力,能有效抑制人体内破骨细胞的形成与激活,改善骨质疏松患者的皮质骨和松质骨强度8。上文提及 META 分析中6,高质量证据证实了地舒单抗可有效降低再发 OVCFs 风险(RR=0.41; 95% CI,0.29–0.57;P<0.0001))。
地舒单抗提高骨密度起效快,治疗期间疗效稳定。FREEDOM 研究9中,共有 7,868 名(腰椎或全髋 T 值<-2.5且≥-4.0)的女性参与其中,地舒单抗治疗 1 个月,减少了 86%的骨吸收;治疗 3 年,与安慰剂相比,地舒单抗治疗引起腰椎骨密度相对增加 9.2%;治疗 10 年,与安慰剂相比,腰椎骨密度相对增加 21.7%10。
地舒单抗还可显著降低椎体骨折风险,相比安慰剂,地舒单抗治疗第 1 年即可显著降低新发椎体骨折风险达 61%;持续治疗 3 年,总体风险更可降低 68%9。FREEDOM 延长研究中,新发椎体骨折风险持续维持在较低水平10。
地舒单抗采用皮下注射给药,任何时段都可注射,不受饮食影响,无需水化,患者无需在治疗前强制补水。有研究显示,皮下注射类药物(包含地舒单抗)相比于口服双膦酸盐类药物,降低 PVP 或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再次手术率的作用更加明显(校准后 sHR, 0.80; 95% CI, 0.70-0.91;P<0.0011)11。
总结
低骨密度是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手术后再发 OVCFs 的重要危险因素,地舒单抗可提升骨密度,对 PVP 术后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以及女性患者效果显著,预防再发 OVCFs,降低再次手术风险。
专家简介
12
万双林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九三学社社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骨质疏松诊疗中心副主任,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分会骨病专业组副组长,浙江省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常委,浙江省抗癌协会骨与软组织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康复医学会 ICF 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擅长脊柱、骨质疏松症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在骨质疏松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有较深造诣,完成多项与此相关的省部级课题。主持或参与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年来关于骨质疏松症的论文以通讯作者发表于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IF 6.31)、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IF 3.45)、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 (IF 3.86)、Cell Commun Signal(IF 5.32)等期刊上。
12
宁磊
博士,副主任医师,浙江省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青年委员。擅长颈椎病,腰腿痛,脊柱骨折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在骨质疏松的诊治方面有独特的造诣,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过多篇与骨质疏松相关的文章,承担多项骨质疏松相关的省部级课题。
12
范顺武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骨科主任、下腰痛诊治中心主任,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浙江大学骨科研究所副所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委员、中国医教会腰椎分会副主任委员、国际腰椎侧方入路手术学会中国部副主任委员,中华骨科杂志、中华关节外科杂志、中华老年骨科杂志编委;Spine、Euro Spine、CORR 等国际著名骨科学杂志审稿人。是浙江大学首届「浙大好医生」获得者、第八届中国医师奖和第五届浙江省优秀医师奖获得者、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对象。
参考文献(可上下滑动查看)
1.万双林,宁磊,韩士梁等,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再发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回顾性研究,2014 - 第十届中国南方骨质疏松论坛暨重庆市医学会骨质疏松年会
2.Johnell O,Kains J A. An estimate of the worldwide prevalence and disability associated with osteoporotic fractures.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2006;17(12):1726—1733.
3.钟远鸣,付栓虎,张家立等,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后再骨折因素的临床研究.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1(18):1829-1832.
4.范顺武,万双林,马彦, 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再骨折与新发椎体骨折的相关问题,中华骨科杂志,2014;34(01):86-91
5.仉培武,BMD对骨质疏松性骨折PVP患者术后再发骨折风险的评估价值.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13(6):70-72.
6.Jin YZ, Lee JH, Xu B et al. Effect of medications on prevention of secondary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non-vertebral fracture, and discontinuation due to adverse events: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BMC Musculoskelet Disord,20(1):399.
7.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1006-7108( 2019) 03-0281-29.
8.Boyle WJ, Simonet WS, Lacey DL. Osteoclast differentiation and activation. Nature. 2003; 423(6937):337-42.
9.Cummings SR,Martin JS, McClung MR et al. Denosumab for prevention of fractures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osteoporosis.N Engl J Med.2009;361(8):756–65.
10.Bone HG,Wagman RB, Brandi ML et al. 10 years of denosumab treatment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osteoporosis: results from the phase 3 randomised FREEDOM trial and open-label extension.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7;5(7):513-523.
11.Kao FC, Hsu YC, Chen TS et al. Effects of Injected Antiosteoporotic Medication Versus Oral Bisphosphonates on Rates of Repeated Vertebroplasty or Kyphoplasty. Clin Ther. 2020; 42(6), 1087-1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