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智慧
“ 净心:心明即智慧;心迷即烦恼。”
天底下,似乎很多的事都可以争高低,比好坏,论是非,讲成败,但唯独一件事,是没有这些比较的,这就是心。故圣人欲争天下之不争。此不争者,就是心,心即我。
圣人之争,意在返本归源,启性开慧,自觉本心,这就是圣人的境界。
常人有争,得到再多都是少,并且仅仅是这一点点得,最终也会失去,化为空无。圣人无争,因无得而得到了一切,所以这是真正的大得。
常人因得而患有失,故心不能安。圣人因无得而无所患,故心能自安。
常人之得,在事;圣人之得,在心。
何为事?是非成败,对错有无都是事。何为心?事之本源,谓之心也。
心本无相,因见而生心相,于相而不觉相,是为着相。着而无知,就叫自以为是,这就是迷。本来的存在,无所谓在与非在,都是名相,与本来的存在有什么关系?
心,是真实的存在,无所谓心与非心,都是名相,与心又有什么关系?心不被心相所迷,这就叫觉悟,行心之本来之自然者,这就叫天(心)人合一。
什么是心?心就是我的真实存在。
我的真实存在,本来自然,何需外假?我的真实存在,本来自在,何需他求?
道贵平常,看清楚了诸相非相,你就不会再跟那些所谓的道理,理论,方法论是非对错了。
心的自在,求之不得,不求自得。
上善若水,道心似水。
我们常用水比喻自然之心。水无形状,因器生形,器变则形变,这就叫善者。善,不要理解成善良,善的本义,其实是变。故一颗自然的心,其实是一颗能够因情、境、时、地的不同而如是来应的心,根本没有所谓的固定之法。
常人的心,就是有形之心。这个心,就被心中的一个个法所固定,被心中的一个个东西所格住,还美其名曰这就是“标准”,改都改不了,这样的心,其实就是一颗固执的心,坚硬的心,不能自觉的心,丧失了本来灵动的心。
智慧与认知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智慧是向全,认知是向端。没有端则不成知,但有知还能再知,不被已知所囿,这就是智慧。智慧能够圆融,如盘走珠,圆机活法,就是指心的无限性。
这叫什么?这就叫自性生万法。可是常人的心,是一叶障目,只知一,不能知二。
所以明心见性最根本的意义是什么?于内可明心安心,自明其主,自得自在,自安天然:于外可圆融活变,破执脱缚,灵运机巧,通活达用。
心若自明,则无事能迷之。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一切事,都是心中事,都是心所面对的事,都是心生的事。没有无心之事,也没有无事之心。事,就立在心上,心事两分而又一体,这就是我们精神存在的规律。
此心明了,若然无事。无事,并不是不做事,而是做事的时候,心时时都是解脱的,在事中又能自觉于事,不在事上纠缠,落而忘归,这就形如无事。
为什么烦恼即是菩提?因为烦恼和菩提是同一根源所现,妄想把烦恼去掉,那等于把智慧也封闭了。明自本心的意义,就在于转烦恼为智慧用。如何转?一个“明”字了之。
如是来应,本性具足。
《心经》曰: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什么是挂碍?就是指心中事。心因事而生更多的事,这就叫颠倒梦想。心住颠倒能不能自觉,心就掉进事中,掉进幻想中,随梦逐牵,心必不安。
其实并不是我们无法安心,而是我们把心,安错了地方,故而不得安。心若自明,彻底破透心中的乱相,则当下回归平静,哪有不安的道理?
所以我们的心,不能被自己的认知所左右,只有这样,我们的心智慧的一面才可以显现出来。
说到本质,根本没有一件事能够在心中久留,心上的东西,最终都会落空,空而再生。就算是一个让我们惊恐焦虑的念头,在生出来的那一刻它就灭掉了,哪有什么一直都在?如果你觉得它一直在,那只是说明你在抓着它不放手,并非是它一直在心中停留,这就是规律。
心,本来自在,根本不需要我们学习什么方法,证悟什么道理才可以得到,这都是画蛇添足。心,哪有不自在的道理?它本来就成就于天地自然,本来就是天生的自然,只要你不搞使然人为,它就在自在当中,天地一体,人心合一。
人,为什么总爱搞使然之行?就是因为常人不懂自然,总把自然当成一个学习的对象去学习,这是邯郸学步,其实反而不自然。
人机动,天机息;人机息,天机动,求之不得,不求自得,这就是如性本来,这个本来,去都去不掉,是我们作为人,最根本的存在。
自入天机,其实无所谓自然与使然,别总在名相上挣扎不止。你要真正能透穿名相,回归本来的真实,名相因用而立,不用就废。这就像我们使用我们的嘴吃饭,使用我们的眼睛看世界,名相,也是我们使用的工具,为什么要让它决定心的方向呢?这不就弃本逐末了么?
其实,一切尽在“如”中尽显。任何人的一生,都是其自性的抉择,它认识你,但是你不一定懂得它。
所谓知命,即是知本来,了根本,见本性。它的显现,不会因你的主观认知而有所动摇。
我是净心。心,才是我们每一个人真正的归所。觉心者,无心也。心,是心,非心,乃名心也。
心越空,越自在,这就是心的智慧。
作者:净心,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者,心理学学者。资深读书人,自媒体人。破悟观念,明心见性,回归自在本来。用自己的一丝光亮,带给深陷泥潭中的朋友希望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