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宗族凝聚的古村—刁楼

从氏族时代开始,中国的宗族就开始形成、聚合、分裂、重组,历历数千年,可谓根深蒂固,不可动摇。新中国成立后,因为阶级的划分与组合,宗族文化开始消退,逐渐淡化。尤其到了当代,虽然宗族还由姓氏维系着,但因为人口的流动和迁徙,在宗族中掺进许多别的因素。特别因为宗族姓氏而产生的村庄,已不再是那么单纯,在一个村庄中会出现几个甚至十几个宗族姓氏。而能像河南省夏邑县刁楼这个村,一直保持着同一姓氏的,却是寥寥无几。

刁楼,是河南省夏邑县济阳镇的一个行政村,也是一个自然村,人口3000多人,无一外姓居住。它居于夏邑县济阳镇的西北部,距离济阳集6华里,省道325线从它的南部一公里的土地上穿过。它也是隋唐古运河畔的一个较大村落。西边与济阳镇的另一个行政村八里庙相接,北边与虞城县郭集村和夏邑县的小王楼相接,东边与济阳的郭丁楼相接。整个村庄东西狭长,一条主街贯穿东西,约有三华里。另外又有纵道四条,横道两条,都与主街相连着。

关于刁姓的起源,说法有多种。一说刁姓出于姬姓刁国;一说出于春秋齐国大夫竖刁的后代。《集韵》说古代家族在渤海郡;《千家姓》说古代家族在弘农郡;一说刁氏最早以国名为氏,始族有雏生于周宣王三年的陕西长安弘农,周幽王时封为雕侯,其后裔以雕为姓,西汉时始称刁。还有说刁姓源于姜姓、貂姓,或者官位、职业;还有说源于百濮族、傣族、满族、匈奴族等少数民族汉化改性。究竟哪种说法正确,这需要姓氏学家和历史学家去考证。但河南省夏邑县济阳镇的刁楼村,据其族谱记述,夏邑刁楼属商支刁姓鼻祖的发源地,其原籍山西洪洞县老鸹窝人,元朝世祖时迁徙定居于河南舞阳叶县北刁氏庐。明朝洪武年间始祖刁珪(国)宝因军功携始祖母贾氏迁徙至商丘东八十里许,济阳集西北六里许定居建村,后繁昌盖楼,因名刁楼。按其村名索骥,刁楼的楼应为刁楼的标志性建筑,但因年代久远,最早建的楼已经无从考证,但民国年间确实建了一座楼,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一座青砖黛瓦的三间两层楼房仍矗立在村北稍东的位置,两边还配有偏房各三间,是一个四合院落。新中国建立前,村公所设在这里,建国后改成了小学,八十年代小学迁出,只剩一个空院落,可惜不久又拆除改了其它。

刁楼的宗族文化一直延续不衰,辈分长幼有序。他们的辈分从开始到现在是:国祖鸿光,五世其昌,心法守先训,永远庆繁祥。这倒像是一首励志的诗。前几年重修家谱,他们又往下续编了二十辈:立志继宗德,英才振家邦,敏惠超群杰,桂茂兰芳长。这比先前更像诗。一代又一代人繁衍生息,气场越来越大,并且向四周的村庄辐射着。周边的许多村庄都有刁姓。西边有一个村庄叫段庄,但没有一家段姓,全是刁姓。东边有一个小村,名字就叫小刁庄。北边的小王楼刁姓人家几乎占了一半。西南不远的八里庙、朱营等村,都有许多刁姓。甚至更远的村庄,都有刁姓。但你若想往刁楼塞进一个外姓,那是绝不可能。

刁楼虽然人口这么多,但他们的宗族秩序始终不乱。每个人都自觉遵守刁氏不能通婚的祖规,。不管在哪里,辈分不能乱。年纪再大,只要辈分低,该叫爷就得叫爷。女儿嫁到外村,碰见姓刁的,只能按祖辈称呼,这叫各亲各论。在济阳一带,刁楼是大村,刁姓是大姓,这是毫无疑问的。任何姓氏想与之抗衡,最终都会甘拜下风。据传说,很早以前在刁楼村的前面,有一个村庄,叫侯庄。本来两村相安无事,可是不知什么原因,侯村的人总是隔一段时间就死一个,并且死的还是年轻人。眼看就要死绝了,最后一家人赶紧搬走了。有风水先生指着灭亡的侯村说,老雕趴在侯腚上,能不灭亡吗?

宗族的秩序和文化,因为长期积淀,孕育出刁楼淳朴和厚重的性格和民风。他们一窝一块,团结互助的精神,宽容礼让和勤劳奋发的美德,在一代又一代人身上传承者。在刁楼南门里,有一个叫刁心德的老人,他精通医术,特别在治疗无名恶疮上有独到的医术,几贴膏药贴下去,便会疮消病除,方圆数百里的病人都会来找他看病。开始都以为要花很多钱,付钱时,刁心德总是微笑着说,不要钱。膏药是自己熬制的,都是中草药,不值钱。病人和家属都很疑惑。难道世间还有治好病不要钱的医生?患者家属非要给钱时,刁心德总是笑着说,就给两毛钱吧。本村和周边的人来看病拿膏药,他坚持一分钱不要。他只想凭自己的医术行善乡里,为刁氏祖上积德。有时外地的患者病好了来感谢他,礼物他坚决不收,实在推辞不掉就象征性地收两包点心,然后又分给村中的老人吃。刁心德老人虽然去世多年了,但人们仍然怀念着他。怀念着他的医德和医术,怀念着他的慈祥和笑容。

孝顺,也是刁楼村的一个传统美德。刁先伦原是刁楼村的党支部书记,干了多年,处处以身作则,做着群众的表率。他的母亲是一位百岁老人,全靠着他和家人悉心照顾。他本人已经八十多岁了,几十年如一日为老母亲奉着孝。他对村人说,尽孝要赶早,孝老要用心。他的孝心感动着刁姓人,也感动着外姓人。2013年,他被评为夏邑县第二届十大孝子,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

说刁楼是个地灵人杰的地方,也不为过。它的宗族文化和传统美德激励后人多少年多少代,让刁家子孙不断前进着。历史名人我不在这里叙说,因为离我们太遥远。就说当代,在夏邑县教育事业中出类拔萃的教育家就有许多。刁法云,刁楼村人,解放初期就是夏邑高中著名的政治老师,可谓桃李满天下,先后任过济阳高中、会停高中校长,最后任任夏邑县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直至退休,现已91岁高龄。刁法明从事教育工作四十多年,在济阳一带是德高望重的老校长。编谱修志他操心费力,无私奉献。他廉洁一生,两袖清风,赢得人们的拥戴。刁心权老人,更是满腹学问。虽遭右派的磨难二十年,但对党的教育事业矢志不渝。他通历史古今,懂中医,为人谦和,礼让有加,尤其受人敬重。当然,从政经商者,更是人才辈出,数以百计。

长期宗族的凝聚并没有阻碍刁楼村向前发展的脚步,相反,成了该村一直稳步向前发展的优势。它促使全村人团结一致,邻里和睦,弘扬正气,共同抵御歪风邪气。村中若有人行为不端,便有许多人站出来指责他,教育他,甚至让他难堪。村中曾有一位在外地工作的干部,回村时有些摆架子,邻居爷们都很看不起他。有一次他回家,走在村街上。村街上站了许多人,他想与村里人说话,但人们都将脸扭向一边,谁也不搭理他。他感到很愧疚,觉得对不起族人。以后每次回家,就放下架子,有自行车也不骑,见了人老远就打招呼,该叫啥叫啥。

近几年,国家振兴乡村建设的政策和举措,更给这个古老的乡村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全村人民在村党支部和村委的领导下,脱贫致富奔小康,整修了街道,铺上了三横两纵的水泥路,居民楼房错落有致,并注重生态环境的治理,自觉维护着优美整洁的环境。。他们还开了集市每月单日逢集,集市生意兴隆,俨然成了一座乡下小城镇。

刁楼,刁家之楼,正在全面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前进着。

(0)

相关推荐

  • 商丘市苗姓村庄

    河南省商丘市睢县河堤乡河西村 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平岗镇苗楼村 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张集镇吴楼村 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王集乡荣庄村 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桑堌乡郭各村 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桑固乡牛集村 河南省商丘市 ...

  • 海阳凤城街道有不少荣姓人,系明代大嵩卫军户后裔

    "荣"这个姓氏,在胶东半岛的规模并不算太多.相对来说,文登和海阳是两个荣姓人分布较为集中的县市区,笔者此前见过的荣姓人,老家要么是文登,要么是海阳. 今天上午,笔者在烟台市区就偶遇 ...

  • “伊”姓在胶东半岛不多见,高密姜庄镇伊家长村有分布

    "伊"和"尹"是两个字形和读音都比较相近的汉字,当两者作为姓氏出现时,很容易引起混淆.在武侠电视剧<甘十九妹>当中就有类似的桥段,男主角的本名叫做& ...

  • 胶东乡村影像:“荆家㞭”,荆姓人在深山里建立的村落

    在胶东村庄名称中,有一个发音为"wang"的字,使用的频率也比较高,不少县市区都能见到. 按照方言的解释,这个"wang"的含义接近于"山的深处&qu ...

  • 【行走徽州101】歙北江村:人才辈出的橙子培

    [行走徽州101]歙北江村:人才辈出的橙子培 司马狂/文 徽州一隅,村名重复者甚众,尤其是以姓氏冠之村名的.姓氏愈盛,重名者愈多,这其中便少不了江姓之江村.而若要谈及江村,首推者必然是现在隶属桂林镇的 ...

  • 胶东姓氏:你见过“强”姓人么?大泽山镇有个强家村

    杜阮蓝闵,席季麻强."强"这个姓氏虽然收录在宋版<百家姓>中,且位置还比较靠前.但如今在北方地区,这实际上是一个比较少见的姓氏. 以胶东半岛为例,笔者只是在前几天路过青 ...

  • 河南傅姓|快讯!夏邑傅姓委员会筹备推进会在济阳镇召开

    寰球傅氏公众平台夏邑2017年11月11日快讯(特约通讯员 傅宗跃)11月11日上午,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夏邑)傅姓筹备推进会在少康中兴之地.孔子祖籍夏邑县济阳镇隨唐大酒店召开. 与会宗亲合影留念( ...

  • 菏泽市欧姓村庄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太平镇欧庄村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大谢集镇欧庄村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大谢集镇欧徐新村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龙堌镇欧楼村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龙固镇东集村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九女集镇欧楼村

  • 在即墨见到一个沃姓人建立的村庄,联想起蓬莱沃姓的历史

    "沃",是一个规模不大的姓氏,安徽.江浙一带较多,而北方则比较少见.在胶东地区,笔者此前也只是在蓬莱县志上见过沃姓人,直到前几天才知道青岛即墨华山镇的沃家泊子村有沃姓分布. 当时我 ...

  • 数百年历史的槭树林,见证了“步姓”人在莱阳的繁衍

    总体来说,"步"并不是一个规模很大的姓氏,不少朋友可能只是在书中见到过.喜欢看历史的朋友,知道三国时期东吴有个步骘:喜欢看武侠的朋友,则对步惊云这个名字不感陌生. 在胶东半岛,步姓 ...

  • 林作尧‖刍论客家人的迁徙和落居

    刍论客家人的迁徙和落居 文/客都林作尧 [摘要]客家先民究竟何时开始从中原南迁?这也是学术界颇有争议的问题.笔者据几十个客家姓氏族谱查考中发现,中原人氏南迁真正与客家民系有明显直接关系而又成批成群.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