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唤醒数学脑,不为考试只为工作和生活
主播:Bobo
提到数学,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课本及试卷上各种难解的题目,如果不是从事数学相关的行业,大部分人毕业后都不会去解一元二次方程、三角函数等等。但是,我们学习数学仅仅是为了答题吗?不是的。学习数学是一种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方式,方程和函数都是用来锻炼思维的工具。
本书作者永野裕之是日本永野数学私塾的校长,在书中,他介绍了数学思维的七个方面,并给出了相应的训练方法,下面,我们来了解其中的两个方面,分别是抽象化和具体化。
①
『抽象化』
抽象是指从一堆东西里边,找出共同的本质属性,比如"2,4,6,8,10,12……”这一串数字,它们的共同性质可以归纳为偶数,如果用字母来表示的话,就可以写成2n(n为整数)。再举一个比较生活化的例子,鸽子、乌鸦、黄鹂和喜鹊,它们的样貌和颜色不尽相同,都是都可以归为鸟类。
抽象化,其实就是一种看穿事物本质的能力,它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平时我们在做决策和解决难题的时候都会在无意中用到它。比如我们指出问题的时候,问题的名称就是对一系列事件的归纳总结,是一种抽象化。
抽象化最有力的锻炼方式之一就是数学,难道我们要重新开始学习数学吗?作为一个对数学思维有深入研究的人,永野裕之找到了更加简单的方式,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做抽象化相关的练习。
具体做法是,从每天接触的五花八门的事物中,找出共同的性质或者要素。比如小晨最近三天的早餐分别是豆浆包子、三明治和香菇瘦肉粥,那她就可以这样归纳:这三天的早餐都是10块钱以内的、在15分钟之内就可以吃完的东西。回想一下,最近三天你的早餐是什么?可以怎么归纳?
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工作上的事,一方面可以以时间为单位进行归纳,比如最近三天遇到的事,最近一个月遇到的事,有什么共同点?另一方面可以以空间为单位进行归纳,比如在某号线的地铁和公交车上,看到的人有什么共同点?
我们的所见所闻,都可以从某个角度归纳出共同的性质,只要多加练习,不断积累经验,久而久之就能提升抽象化的能力。
②
『具体化』
我们可以把抽象化看作一个能装很多东西的口袋,而具体化就是口袋里的东西。具体化的用途之一就是对事物进行说明,便于对方更好地理解。比如你说口袋里是2n(n为整数),那你把里面的数列出来几个让大家看看。
具体化的常用方法之一,就是提出具体的例子,可以是虚构的,也可以是真实的案例,只要能更好地说明理论或者事件就行。比如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解释时间的相对性时说,“和美女共度一小时,只会觉得过了一分钟;但如果是在火炉上坐一分钟,却像过了一小时这么久。这就是相对性。”
当我们试图对别人说明抽象的概念、新的名词或者阐述某个理念时,就可以借助具体的例子。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运用例子呢?这就得借助一个修辞手法——比喻。
我们可以从名言警句当中学习如何运用贴切的比喻。比如芥川龙之介说的,“人生好比一盒火柴,如果小心翼翼地对待它,是有些可笑;但如果不认真对待它,又相当危险。”把人生比作一盒火柴,形象生动地指出了人们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运用比喻手法的那些名言警句,不仅是能激励人、启发人的句子,还是具体化的典范,里面浓缩了能够让人成为说明高手的精华。所以,我们可以去网上搜集这些句子,整理到文档里,或者打印出来,时常看看。熟读上百条这样的名言警句之后,我们就能摸到比喻的门道,把事情说得更形象,更具体。
总结一下,有人认为数学最实用的一面就是“加减乘除”,可以用于日常的买菜、计算家庭收支等等,而更深层的数学思维则被忽略了。重新唤醒数学脑,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抽象化和具体化思维,让自己的思考更有条理,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