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犹豫了很久,还是决定写一写浣碧
看过《甄嬛传》的许多人都不喜欢浣碧,她作为甄嬛的婢女,企图勾引过皇帝,背叛过甄嬛,最后还抢了甄嬛的果郡王,觉得她不安分,是个心机女,干什么都不得人心,反正咋看都不招人喜欢。
我第一次看《甄嬛传》时,也不喜欢浣碧,实事求是地说,她既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也没有什么恶毒的心思,只是处处都是小心思,做出来的事情,总是显得小家子气,让人实在喜欢不起来。
再一次仔细地品读原著,再看浣碧的出身,她的处境,忽然就同情她,理解了她的小心思,理解了她的小家子气,因为她的身份,她的素养使她大气不起来。
浣碧的母亲何绵绵原是摆夷女子,原名碧珠儿,她与甄嬛的父亲甄远道相爱,因其是罪臣之女,不能嫁给甄远道为妻为妾。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碧珠儿与甄远道深深相爱,不能名正言顺地在一起,就改名为何绵绵,可见对甄远道是情深意切。
命运弄人,何绵绵生下浣碧不久就过世了,甄远道把浣碧抱回家中,养在府里,教她摆夷话和摆夷礼节,可见甄远道对何绵绵亦是情深意重。
甄远道与甄嬛的母亲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是普通的夫妻关系,并没有太深的夫妻之情,浣碧却是他与何绵绵的爱情结晶,在心里更疼爱浣碧这个女儿。
如果何绵绵不是罪臣之女,浣碧就是甄家名正言顺的二小姐,或许因为母亲与父亲相爱的缘由,她可能比甄嬛更得宠,估计像墨兰一样在甄家是个父亲娇宠着长大的小女儿,一样能够学习诗词歌赋,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家闺秀,能够选秀入宫,过上皇帝宠妃生活,为甄家争光,成为甄家的骄傲。
可是因为母亲是罪臣之女,她连入甄家的资格都没有,不能享受甄家小姐该享受的一切,只能作为婢女侍候甄嬛,生生从主子变成了奴仆,你让她如何甘心。
梅长苏说:这世上有许多事,不知道时很知足,可一旦知道了,反而会添许多的杂念与烦恼。
浣碧就是这样,她知道自己的出身,知道自己的身份。
在她心中,她认为自己是甄家的二小姐,应该和甄嬛一样,可是在现实中,她却是甄嬛的奴婢,这种心理上和实际中的落差,让她不平衡,无法接受身为奴婢的事实,所以她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一切。
浣碧在心里处处和甄嬛对比,一方面嫉妒甄嬛,一方面又以甄嬛为榜样,想要学她,成为她。
所以她身穿碧色衣服、脚穿粉鞋,头戴红花想要引起皇上的注意,可是没想到品味太低,遭到皇帝的嘲讽,自尊心极强的她哭着跑了出去。
其实不能怪浣碧穿这么一身红配绿,她的奴婢身份决定了她的文化素质,她不像甄嬛那样诗词歌赋样样精通,穿衣打扮说起来头头是道,她就是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小丫头,没有什么见识,哪懂什么穿衣搭配,就觉得红花、绿叶既好看,又惹人眼,就全穿在身上了,这是她的眼界决定了她的品味,不是她的错。
再说到浣碧背叛甄嬛,其实那不是浣碧的本心,她只是没有认识到后宫争斗的残酷,不知道甄嬛一旦被打压,有可能万劫不复。
她在宫中绕纸祭奠母亲时被曹贵人看到,对她连骗带威胁,再许她一些好处,什么甄嬛失宠,她长得像甄嬛可以得到皇帝的注意,顶替甄嬛成为皇帝的宠妃等等。
曹贵人攻于心计,心思缜密,又有一张巧嘴,可以把死人说活,浣碧那点心思在她眼中根本不够使,关键是曹贵人的许诺恰恰好是浣碧做梦都想得到的,真是正好瞌睡,有人送了个枕头过来,两人一拍即合,傻傻的浣碧就这样被曹贵人利用了。
其实在这件事情上,甄嬛对浣碧也没好到哪去,她知道浣碧有可能暗中与曹贵人联手了,立即设了个圈套,利用浣碧一把,一方面设计了华妃,小小报了个仇,离间一下华妃和曹贵人的关系,另一方面把浣碧逼向死角,使她无法再继续投向曹贵人,只能死死地抱住自己这个大腿。
甄嬛到底是比浣碧聪明,有心计,反过来设计了浣碧、曹贵人和华妃后,再告诉浣碧她早知道两人的姐妹关系,利用亲情捆绑浣碧,再告诉浣碧,自己对她早有打算,带她入宫就是想要给她找个好人家,让浣碧对她心生感激,从此一心一意对她。
浣碧到底是单纯的,相信了甄嬛,开始依靠这个长姐,实际上她也见识了宫中争斗,明白自己已经无路可走,只能紧紧跟着甄嬛,甄嬛好了,她才能好。后来她一心一意对待甄嬛,像奴婢对待主子,又像妹妹对待长姐一样,全心全心为甄嬛。
甄嬛怀孕时在华妃宫中罚跪,是浣碧找来果郡王救了甄嬛。
甄嬛失去孩子,萎靡不振,是浣碧找果郡王半夜吹笛,引甄嬛过去,开导她。
甄嬛想要复宠,需要蝴蝶,大冬天捉不来蝴蝶时,又是浣碧去找果郡王,给甄嬛捉来了一瓶子蝴蝶。
甄嬛甘露寺出家,浣碧一路跟着她,侍候她,保护她,依然像她主子一样侍候着,在这么艰苦的情况下,浣碧也没有和甄嬛平等相处过。
甄嬛回宫后,与祺贵人斗,与安陵容斗,与皇后斗,哪一处缺了浣碧,可以说,没有浣碧,就没有后来的甄嬛,她从甘露寺赶去凌云峰,大雪封山的路上,如果没有浣碧去找果郡王,她或许就此陨落了。
后来的浣碧是甄嬛的左膀右臂,是她的得力助手,可是浣碧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有情感,有生活目标的女子,她有爱的权利,有爱的自由。只不过,不幸的是,她和甄嬛爱上了同一个男人,果郡王。
爱过的人知道,爱是自私的,是排她的,是无法兼容的,再好的姐妹也不可能心无芥蒂地共侍一夫。
浣碧爱果郡王,长眼晴的人都能看得出来,可是她知道果郡王与长姐相爱,就把自己的心深深的隐藏。
可是一旦爱了,不是像自来水似的,关了开关就不流水了,她依然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偶尔被果郡王夸一句,就高兴得不得了,为了果郡王一句秋海棠好看,浣碧无论是在宫外,还是回宫后,一直戴秋海棠,她的这份心思让人动容,心疼她傻,心疼她痴。
甄嬛明知道她喜欢果郡王,即不开导她,让她忘记果郡王,也不撮合她和果郡王,只是任由浣碧痴情,任由浣碧傻傻地等着。果郡王受伤,甄嬛同意浣碧出宫服侍果郡王,她一方面给浣碧希望,一方面又让她什么也得不到。
果郡王对于浣碧就像天上的风筝,看得见,抓不着,只能痴痴地仰望着。而甄嬛就是扯着风筝的线,她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牵扯着果郡王的心,可是她既不把这根线交给浣碧,也不放了他,就那样扯着他,不能收回来,又舍不得放了。
浣碧对甄嬛一心一意,对她忠心耿耿,可是对于果郡王她是有私心的,长姐要不了,又不帮她,她只能自己帮自己了,这就有了她设计小像掉出来,逼果郡王娶了她。
或许这件事情,很多人说这是浣碧的心机,说她是心机婊,可是在我看来,这是浣碧的无奈之举,这是她为情所困之下的困兽之斗做出来的背水一战。
如果你站在浣碧的角度为她想一想,就可以理解她了,她是甄家的二小姐,和甄嬛一样的千金小姐,凭什么甄嬛能嫁皇帝,她就不能嫁果郡王,再说她爱果郡王,想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有错吗?
她这样做,并没有伤害谁,你说伤害甄嬛,我却觉得她这样是帮甄嬛了断,彻底断了念想,免得生出不必要的枝节,免除后患。
你说她伤害果郡王,我不这样认为,果郡王娶了她,又娶了孟静娴,虽然不能与浣碧琴瑟和鸣,但是孟静娴的知书达理,温婉端庄,后来不是渐渐走进了果郡王的心,我曾写过一篇文章《甄嬛传:孟静娴正在奔往与果郡王伉俪情深的路上,不想半路死于浣碧之手》,分析过后来果郡王与孟静娴已经是奔往伉俪情深的路上,所以果郡王也并不是一棵树上吊死,只不过后来孟静娴阴差阳错喝了甄嬛儿子的粥,中毒后又再次被浣碧下毒,香消玉殒,果郡王又把心放在了甄嬛身上。
浣碧唯一害过的人就是孟静娴了,对甄嬛,我认为她虽然曾经背叛过,但是后来对甄嬛的真情,足以说明她是一个好姑娘,只是身份问题,使她一生都在努力要跳出这个桎梏,却失败了。
有时我想,如果浣碧不知道她的身份,或许就会像流朱一样,安心做一个奴婢,对甄嬛一心一意,没有任何小心思,也就没有那么多烦恼,快快乐乐地做个小婢女,到了年龄,凭着甄嬛宠妃的地位,给她指个好夫婿,幸福地做个小妇人,不是也很好吗?
可她终究不是流朱,她是浣碧,她是甄远道的私生女,她一生都想得到甄家承认,为此花了很多小心思,背水一战设计了果郡王,成了侧王妃,站在了她期盼许久的位置,她终于心想事成。
可是,浣碧终究是一个奴婢,她成了王妃,却没有站在王妃位子上的实力和素养,就像是把一只鸡放到鹰巢,让它在高峰上看到远景却没有居于高峰的力量,不是跌落而死就是在风中恐惧痛苦。浣碧就是这样,在侧王妃的位置上战战兢兢,时刻想着得到果郡王的心,却一直没有得到,最后随着果郡王的死而一头撞死,这或许就是她的宿命。
浣碧是可怜的,是可悲的,她一生都在不甘中度过,一生都在努力跳出私生女的桎梏,想和甄嬛一样,成为甄家堂堂正正的甄家小姐,可是努力了那么久,她也只得到甄家义女的身份,没有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
可是她的一生,她奋斗过,她努力过,纵然并不理想,可是她不后悔,她也曾短暂地得到过她想得到的,也不枉此生,只是有时想起她,只能深深地一叹,命运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