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锦军:古镇·时光
投稿邮箱
沧桑的德化桥,古韵的老东街,悠悠的东港水……,苍穹下,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无不勾起人们久远的记忆,那一抹缕缕的乡愁,入诗、入画、入酒,入梦……
——题记
“曹家哥哥,还记得老棉纺、谷坝头、祭塘、东港、德化桥不?”微信的那一头,一个30多年不曾见面的儿时伙伴在问道。
东港,老家的母亲河。悠悠东港,流淌着数千年的乡愁。清晨,东港是宁静淡雅的,太阳从东港上冉冉升起,那一缕缕阳光伴随着港水甜甜的味道,在晨风中轻轻亲抚着德化桥身,不禁让人想起歌曲《错位时空》中的歌词:“我吹过你吹过的晚风,那我们算不算相拥”。不过这不是晚风,是晨风。伴随着小一叶扁舟与港水的窃窃私语,粼粼波光就在水面一漾一漾荡开来。德化桥就如一位久经世事的百年老人,静静守侯在这美丽的“鄂东秦淮河”,等漂泊在外的游子归来,归来......
老家是产棉区,在没有机械前,当地人只有木质布机和少量的织袜机、织毛巾机、主要生产黛布,棉线、袜子、毛巾。男的爱打拳,女的喜挑花。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这里有棉纺织厂,米厂、表带厂、豆腐社、一机,塑料厂等。
塑料厂,在和东港相通的祭塘东岸。上小学的时候,每天必经之地。1975年,塑料厂由镇上的皮革社和竹器社转产合并而成。主要生产骆驼牌、白鸽牌高压发泡拖鞋、凉鞋,是省政府指定的出口产品专业厂。1982年到1985年年均创汇80多万元呢。八十年代初,有家乡人到广州出差,看好多人在排队买紧俏物资,于是排了好几个钟头队,结果轮到他的时候,傻了眼,原来这里卖的紧俏物资居然是老家塑料厂生产的拖鞋、凉鞋。
我居住的地方叫谷坝头,父母亲当年所在的企业是棉纺织厂。1980年12月,棉纺织厂改建,新厂区在西厢大道,改为国营县第一棉纺厂,主要生产七仙女牌21支纯棉纱和11支麻棉纱,老厂区应该是85年前后停产的。当年这厂就有几辆解放牌汽车,每天拉货进进出出,是小镇街上最拉风的一道风景线。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营企业工人退休是非常有仪式感的,一个个胸戴大红花,发奖状,领纪念品,敲锣打鼓欢送到家,让人觉得无比幸福和神圣。老家的工人很聪明,1984年的时候,就有技工自制飞机,买来各种机械零件,然后自己组装成飞机。这飞机其实就是滑翔机,坐一个人,在附近农场的空地上试飞过两次。那时候我还在上小学,没有去看过,但听说飞机飞起来上米高......
我们的八十年代,生活比较贫瘠,市场上物资供应也不足,小卖部里的商品也没有什么。那时候没有钱买玩具,男孩子们就自己制作弹弓,火柴枪以及装着四个轴承的滑板车。冬天冷,买不起热水袋,大人就用葡萄糖瓶装热水给孩子暖脚。商场里许多商品、副食品还要凭票供应。随着对外开放,一些青年开始追求时髦,男青年留起了长发,打起了领带,穿起了西服或者喇叭裤。女青年穿直筒裤,烫起了头发。经常在尘土飞扬的马路上看见留着长发、穿着喇叭裤、叼着“大前门”,拎着四个喇叭“三洋”的“费哥”。“三洋”就是录音机,播放的磁带有邓丽君的“甜蜜蜜”,凤飞飞的“爱在心口难开”,李玲玉的“你潇洒我漂亮”,张帝的“毛毛雨”等。
我喜欢小镇,不仅因为它是千年的古镇,而是这里有着吴风楚韵别样的风情。记忆里常常浮现这样的一幅画面——一个人骑着一辆永久自行车,穿梭于东街中,在高低不平的青石条上歪歪扭扭行驶着,眼前飞过的是高高的马头墙、细细长长的筷子街,听到的是咿咿呀呀的黄梅调。累了,就地放倒自行车,在马坊口买几根香甜可口的狗条,或者在“塆上”来一碗口感润滑的清汤,再到祭塘边吹吹风,哎,这样的生活真的很“八十年代”。
作者:曹锦军,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曹锦军围炉》文学微信平台总编、湖北省2019年长江读书节领读者、中国摄影家协会2020年新媒体专题研修班学员、黄梅摄协副秘书长,擅长微视频、专题片拍摄、制作、解说词撰写。著有《北纬三十度上的黄梅》《烟雨浸润滨江城》,主编有《穿越时空赏黄梅》《大美黄梅》等书。文字作品发表百万字,散见于《学习强国》《文旅中国》《长江文艺》《长江丛刊》《湖北日报》《 文旅湖北》《荆楚群文》《黄冈日报》《鄂东晚报》《黄石周刊》等。摄影作品多次在省级比赛得奖或入展。
编委会
曹锦军
总编
魏鲜红
主编
唐亚红
执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