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的团圆——致中秋

中秋节,是中国人对月亮的睹物思情。

作为传统的农耕民族,睿智的中国人很早就发现,农历八月十五的月亮,一般就是每一年之中的Super Moon,而这一天,也顺理成章成为团圆赏月的最佳时节。

于是在遥远的千年前的某个今天,被打动的古代人们,在月色融融的晚上围坐,交流着各自的快乐与悲伤,温情的幸福弥漫如白色月光久久不散。

然后,喜欢以物寓意的中国人,创造了这个美丽的节日并打算将它永久的纪念,成为团圆的图腾。

中国人对大一统有种莫名的执念,相信一切只要有了一个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就好办了,在这个思想指导下,一切都很容易被指定被制定,至于所有的一切分歧则都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中秋节,作为承载团圆意涵的重要征象,已经成为某种心灵仪式,让大家相信,只要合家围坐赏月吃饼,就能让大家的内心融洽起来,充满团圆的温情。

这种形而上学的象征意义,也许却是窥探中国人内在精神面貌的一扇心窗。

对中秋节的重视和渴盼,或许表达的正是我们骨子里对团圆有多么重度依赖和向往,却不能真正获得的痛苦内在,只能透过种种仪式化的象征将其固定下来,才能缓解整个民族内在对分离的极度焦虑。

也许,我们这个民族被内在的亲密感隔离割裂太久了。

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我们这个民族在抚养后代上带着一种莫名的矛盾。

首先,我们不遗余力地切断母亲与孩子之间的联系。

婆媳战争的主要导火索都是因为抚养后代,而一般都是拥有权利的婆婆方获胜;在古代如是,到了近现代,依然重演,甚至某些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现代社会倡导妇女能顶半边天,女性必须工作,否则会被歧视,而福利再好的单位也不能给予太长的产假,因此,母亲基本不能与小孩拥有太多相处的时间。

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孩子过早或者彻底的割断了与母亲的联系。

所以,如果你细读历史,就会发现在母婴之间的纽带塑造上,中国人从来没有给过母亲或者一个孩子宽容的环境,让母亲能体面而从容的养育孩子,让孩子能在足够的爱中成长。

其次,我们又特别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各种教育培训趋之若鹜,为孩子不惜花费大半积蓄,但却很少有人能够和孩子有真正的心灵交流,思想共鸣。结果,这变成了某种权利的游戏,一方施压,一方千方百计的逃避或者抵抗,以至,变成一个又一个无解的家庭困局。

以至,最后,温馨的家庭聚会,往往变成了一场表面铺排的华丽盛宴,一切只为面子存在,而内在到底多少伤痕无人在意,是否能有真挚的情感流动,也根本无暇顾及。

然而,这样的华美,却不能掩盖潜意识的创痛。

中国人有大智慧,早就发现月亮暗合着我们潜意识的流动,却不肯放开心灵的桎梏,让每个母亲和孩子活出自己的尊严和独立。

如果,让我们倾听内心深处月亮的声音,或者,我们可以很清楚的听见,我们的内心要的不止是华丽的觥筹交错的赏月饭,我们要的是内在亲密无间的感情纽带能够顺畅的流动。

那么,如果,我们听见了,可以从现在起,勇敢的尝试一下,打破心防,跟你的亲人,说一两句真心的话吗?

承认自己的疏忽与怠慢,承认自己的自恋和虚伪,告诉他或她内心感到痛苦的源流,坦诚自己对他或她的愧疚或恨意。

虽然那可能是痛苦的,但是那也是打破坚冰的开始,是让感情能量获得流动的开始,也是,最终能获得心灵团圆的必由之路。

最后,愿大家在不是中秋节的每个日子也努力经营着情感的团圆,而在每个中秋,都能丰收内在的团圆的丰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