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资治通鉴》|钟会有野心,司马昭为啥让他担任伐蜀总指挥?
【资治通鉴白话文】
景元四年(公元263年)
春,正月,皇帝再次下诏,命司马昭进爵位如前,司马昭再次推辞不受。
魏国诏令诸军大举进攻蜀汉,派征西将军邓艾率领三万人从狄道奔赴甘松、沓中,以牵制姜维;派雍州刺史诸葛绪率领三万多人从祁山奔赴武街、桥头,断绝姜维的退路。钟会统兵十万余人分别从斜谷、骆谷、子午谷直扑汉中。任命廷尉卫瓘持节为邓艾、钟会监军,兼任镇西军司。
钟会去拜访幽州刺史王雄之孙王戎,问:“有什么计策?”王戎说:“道家有句话叫‘为而不恃(尽量去做,但不要逞能)’,也就是说成功不难,保持成果难。”
有人问参相国军事、平原人刘寔:“钟会、邓艾能平定蜀国吗?”刘寔说:“破蜀是必然的,但他们都回不来。”对方问是什么原因,刘寔笑而不答。
【点评】
这刘寔是神算子,此处援引这个史料,是为钟会、邓艾后来的结局埋下伏笔。
秋,八月,大军从洛阳发兵,赏赐将士,举行誓师大会,将军邓敦进谏说蜀国不可讨伐,司马昭将邓敦斩首示众。
蜀汉听到魏兵将至,就派遣廖化率兵到沓中作姜维的后援,派张翼、董厥等人到阳安关口帮助各个外围据点。实行大赦,改年号为炎兴。下令诸营垒不可出战,退保汉城、乐城,城中各有兵五千人。张翼、董厥向北到达阴平,听到诸葛绪将向建威发兵,就留住一个多月等待敌兵。钟会率诸军齐头并进,到达汉中。
九月,钟会让前将军李辅统兵万人把王含包围在乐城,让护军荀恺把蒋斌包围在汉城。钟会径直向西,到了阳安口,派人祭奠诸葛亮墓。
【点评】
钟会被司马昭任命为伐蜀主力部队的总指挥,其实这个任命是很受质疑的。
其一,凡出兵大将,是要在京城留下家中妻儿老小做人质的,以免反叛;而钟会没有结婚,只有两个养子,养子毕竟不是亲生的,其人质约束力很弱。
其二,不少人看出来钟会有野心。例如司马昭的老婆就曾说:“会见利忘义,好为事端,宠过必乱,不可大任。”最典型的,是我们前边介绍过的魏晋才女辛宪英,她听说钟会担任镇西将军,便说:“钟会处事恣意放肆,这不是长久为人下属的态度,恐怕他会有异志啊。”(辛宪英儿子羊琇被招担任钟会参军,她再三叮嘱要谨慎留意,结果羊琇在征蜀之役至钟会叛变之时仍能保全自身。)
但是司马昭没办法,他必须要用钟会。因为钟会是唯一的一个有能力,并支持他伐蜀的人。
按理说,老将邓艾是伐蜀的最合适人选,他长期在魏蜀前线,熟悉情况,并且在和蜀国大将军姜维的交战中,也是胜多败少。但是,邓艾最开始的时候却是极力反对伐蜀的,司马昭派人做他工作,这才不做声的。司马昭不可能让对自己的决策有异议的人,担任总指挥重任。
不过,司马昭对此也留了后手。他派遣廷尉卫瓘作为钟会和邓艾大军的监军,行镇西军司,并给兵千人。另外,司马昭选择了两个人,以胡烈为钟会军的征蜀护军,田续为邓艾护军。按照魏制,将军领兵出征,除了有“政治委员”(监军)以外,还都要设置护军监督诸将。这两个人都是司马家的亲信。
对司马昭伐蜀,反对声音一直很大,直到誓师出征的当天,将军邓敦还公开表示蜀未可伐。邓敦有点愚蠢,是自己不想活了。古代誓师出征的时候,一般都要杀人祭旗。杀人的目的无外乎两个,一是杀对方的人质或者来使,表示宣战的决绝;二是立军威,让大家恐惧听话。邓敦正好撞到枪口上了,成了祭旗的刀下之鬼。
魏军已经杀奔过来,蜀国这才如梦方醒,调兵遣将,但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