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下被敌军围困,上司却说:正因为我不救,他才不会输
北宋元丰八年(1085年),宋哲宗继位,因为年龄尚小,由祖母高太皇太后垂帘听政。
高太皇太后掌权后,全面废除王安石新法,对西夏实行绥靖政策,还把米脂、安疆、浮图、葭芦都给了西夏。直到宋哲宗亲政后,才开始了对西夏的讨伐。
宋哲宗虽然年纪小,但这次却用对了人,就是北宋名将章楶(jié)。
当时,章楶正担任渭州知州,宋哲宗问到对西夏的御敌策略时,章楶上疏说:“可以在葫芦河川附近建造城池,以险要之地牵制攻击敌人,借此取得更大的战果。”
哲宗同意了章楶的建议,开始修建城池。修建城池也是宋朝的老办法了,因为宋朝骑兵少,西北荒原很多,在野战方面宋军不占优势,而据城作战则优势很多,既是据点也是攻击前哨,既可以屯兵屯粮,也可以坚壁清野。
城池很快就修好了,为了吉利,章楶取名为平夏城,意思就是“平灭西夏的城池”。
城池建立在西夏的险要位置,所以西夏兵经常来骚扰,而随着城池修建完毕,西夏人也急眼了。平夏城就像一把尖刀抵住了西夏的咽喉,如果不尽快解决,后果很难预料。因此,公元1098年,西夏梁太后举倾国之兵来攻平夏城,兵力在40万左右,号称百万。
章楶对此早有准备,在战争爆发之前,章楶就已经命人在环庆、鄜延、河东、熙河修建辅助城池,目的就是等待最终的决战。
章楶是一个十分谨慎、思虑周全的将领,在战前他就已经考虑再三,令郭成作为守卫平夏城的统帅。在外围,章楶还布置了大量援兵,由种朴、郭祖德、姚雄、姚古等人率领,等待时机,对西夏大军发动致命一击。
西夏军在平夏城下安营扎寨,营寨百余里,看不到边际,而守城的宋军只有7、8万人马,数量上占不到一点优势。
很快,梁太后下令进攻,数百架冲车一齐攻城,每辆冲车上有数百名士兵,一旦搭上城池,可以快速攻向城上。
当然,宋军的装备比西夏更好,神臂弓、床子弩,不停地收割着敌人的性命。战场上喊杀震天,城下西夏人的尸体越来越多,战场陷入了胶着状态。
在后方埋伏的宋军看到平夏城面临危险,很多将领都坐不住了,郭祖德首先按耐不住,对大家说:“平夏城已经陷入重围,我们现在应该马上去支援!”
很多将领同意郭祖德的意见,一方面,郭祖德是平夏城守将郭成的好兄弟,另一方面,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我方将士拼死血战,自己却按兵不动。
这时,主将种朴站了出来,说:“我们现在出击,能保证胜利吗?我们人少,敌军人多,如果失败,那将再没有援兵,守城将士会非常危险,况且郭成将军在,平夏城不会陷落的。”
在种朴看来,正是因为守军知道有援兵,他们才能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心态也相对稳定,能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果然,在郭成的顽强抵抗下,西夏人终于撑不住了,战争进行了十几天,平夏城仍然岿然不动!
十几天后,梁太后见再打下去也没什么用了,就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就在这时,西夏人的锐气耗尽、士气低落,种朴、郭祖德、姚雄等将领突然发动了进攻,西夏军一触即溃,损失过半,狼狈逃回老巢。
平夏城之战,是宋夏战争中少有的胜利之役,从此,西夏国力迅速衰退,再也不敢对宋朝有什么非分之想。
历史客栈作者:九鱼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