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泌献平叛策(资治通鉴卷二一九之四)

肃宗问李泌道:“现在叛军如此强大,什么时候才能够平定呢?(今敌强如此,何时可定?)”李泌回答道:“我见叛军把抢掠的人口和财物都运往老巢范阳,这难道有雄据天下的志向吗!现在只是那些胡人将领肯为安禄山真正卖力,汉人之中只有高尚等几个人是心腹,其他的人都是胁从。以我看来,不过二年,天下就会平定。(臣观贼所获子女金帛,皆输之范阳,此岂有雄据四海之志邪!今独虏将或为之用,中国之人惟高尚等数人,自余皆胁从耳。以臣料之,不过二年,天下无寇矣。)”肃宗问道:“为什么呢?(何故?)”李泌回答道:“叛军之中勇将不过是史思明、安守忠、田乾真、张忠志、阿史那承庆等几个人。现在咱们如果命李光弼率兵从太原出井陉关,郭子仪率兵从冯翊进入河东,这样史思明和张忠志便不敢离开范阳和常山,安守忠和田乾真则不敢离开长安,咱们以两支军队就拖住了叛军的四员骁将,跟随安禄山的就只有阿史那承庆了。希望陛下下敕书命郭子仪不要攻取华阴,使两京之间的道路畅通,陛下率领所征召的军队驻扎于扶风,和郭子仪、李光弼交互攻击叛军,叛军如果救援这头,就攻击他们的那头,如果救援那头,就攻击这头,使叛军在数千里长的战线上往来奔波,疲于奔命,咱们则以逸待劳,叛军如果来交战,就避开他的锋芒,如果要撤退,就乘机攻击,不攻占城池,不切断来往的道路。明年春天再命建宁王李倓为范阳节度大使,从塞北出击,和李光弼形成南北夹击之势,以攻取范阳,直接收覆叛军的巢穴。这样叛军想要撤退则归路已断,要留在两京则不得安宁,然后各路大军四面合击,就一定能够平息叛军。(贼之骁将,不过史思明、安守忠、田乾真、张忠志、阿史那承庆等数人而已。今若令李光弼自太原出井陉,郭子仪自冯翊入河东,则思明、忠志不敢离范阳、常山,守忠、乾真不敢离长安,是以两军絷其四将也,从禄山者,独承庆耳。愿敕子仪勿取华阴,使两京之道常通,陛下以所征之兵军于扶风,与子仪、光弼互出击之,彼救首则击其尾,救尾则击其首,使贼往来数千里,疲于奔命,我常以逸待劳,贼至则避其锋,去则乘其弊,不攻城,不遏路。来春复命建宁为范阳节度大使,并塞北出,与光弼南北掎角以取范阳,覆其巢穴。贼退则无所归,留则不获安,然后大军四合而攻之,必成擒矣。)”肃宗听后很高兴。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李泌是也。李泌虽是儒士,然而却洞悉敌我形势,能从战略高度评估并分析可行之路,可谓是大才。

(0)

相关推荐

  • 国破山河在:肃宗的艰难平叛

    拖泥带水的八年战争 ---------- 安史之乱是大唐国运调头向下的转折点,也是肃宗李亨逆天改命的新起点.没有安史之乱,肃宗很难从玄宗手上和平接过皇位.但借安史之乱夺取帝位的肃宗,也必须替父皇承担起 ...

  • 唐中宗赦罪突骑施(资治通鉴卷二〇九之四)

    景龙二年十一月癸未(二十五日),牛师奖和突骑施娑葛在火烧城交战,唐军全军覆没.娑葛乘胜攻陷安西都护府所在地龟兹,切断了唐廷和四镇之间的联系.取得胜利后娑葛派遣使者入朝上表,向唐中宗索要宗楚客的头颅.宗 ...

  • 李泌再提平叛策(资治通鉴卷二一九之十三)

    唐肃宗到达凤翔十天后,陇右.河西.安西.西域的援兵都先后赶到,从江.淮地区所征收的丝织品和布匹等物资也相继运到洋川.汉中.长安城中的百姓听说皇上即将到达,纷纷从叛军的统治下逃出,日夜不绝地拖儿带女奔向 ...

  • 李尽忠之反(资治通鉴卷二〇五之十一)

    万岁通天元年夏五月壬子(十二日),营州契丹松漠都督李尽忠.归诚州刺史孙万荣起兵反唐.叛军攻陷营州,杀死都督赵文翙. 李尽忠是孙万荣的妹夫,他们都居住在营州城边.赵文翙为人傲慢而固执,当时契丹发生饥荒, ...

  • 李重福之乱(资治通鉴卷二〇九之十五)

    韦后临朝的时候,吏部侍郎郑愔被贬为江州司马.郑愔去江州时曾秘密地经过均州,他和均州刺史.谯王李重福以及洛阳人张灵均密谋起兵诛除韦氏集团.只是未等他们发难,韦后集团就已被李隆基等人翦除.后来李重福改任集 ...

  • 李敬业讨武(资治通鉴卷二〇三之七)

    这时,武氏亲族掌权,李唐宗室人人自危,大家心中悲愤不已.正好眉州刺史.英公李敬业和他弟弟盩厔县令李敬猷.给事中唐之奇.长安主薄骆宾王.詹事司直杜求仁(杜正伦的侄子)等人都因事获罪.其中李敬业被降为柳州 ...

  • 唐高宗、李世勣轶事(资治通鉴卷二〇一之十一)

    李世勣受命领兵出征,他想让他的女婿京兆人杜怀恭同行,以便建功立业.杜怀恭不愿去,他先是以家境贫寒为理由推辞,李世勣答应资助他:杜怀恭又以缺乏奴仆马匹为理由推辞,李世勣又答应自己为他提供.杜怀恭找不到其 ...

  • 贵妃献发(资治通鉴卷二一六之三)

    天宝九年二月,杨贵妃又因任性胡为触怒了唐玄宗,唐玄宗一怒之下再次把她送回杨家.这时,户部郎中吉温让宦官对玄宗说:"妇道人家见识短浅,以致违逆了圣上的圣意,陛下为何要爱惜宫中一席之地,不让她死 ...

  • 轶事二则之一(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四)

    杨元琰见武三思专擅朝政,便向唐中宗李显请求辞官,要削发为僧,唐中宗没有批准.敬晖听说这件事后对杨元琰打趣说:"要是我早一点得知此事,我就去劝陛下同意你的要求,剃光你颗胡人的脑袋,岂不是太妙了 ...

  • 轶事数则之二(资治通鉴卷二〇七之四)

    侍御史张循宪任河东采访使,有一次他遇上疑难之事无法决断,心中十分忧愁.于是张循宪就问他的下属道:"这个地方有没有什么杰出的人才,可以与之商议事情呢?(此有佳客,可与议事者乎?)"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