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雁飞:狗娃|小说大赛(70)
【小说大赛丨70号作品】《》
文/潘雁飞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在外打工多年的狗娃终于回家了。
狗娃姓曾,名小强,狗娃是他爷爷给取的乳名,一直叫到现在。大家也跟着叫,于是村里就没多少人能够记起狗娃的大名。
在我们巴河畔这偏僻的山村,迷信的长辈为了生下的孩子长大好带,成活率高,都喜欢取一些难听的名字。大家认为这样虽然叫着难听,却是为孩子好。因为,据说在天上的索命鬼,一听其名字就知道孩子命贱,不会前来索命。所以,村子里的大人,有的在娘肚里就给孩子想好了名字,什么猫啊狗的,猪啊牛的,叫着顺口,见惯不怪。
狗娃虽然幸存下来,却自幼命苦。特别是十岁那年,他在外打工的父亲跟人搞建筑,由于操作不当,不幸被工地的建筑材料砸成了重伤,送进医院虽捡了一条命,却成了废人,不能到工地继续干活。后来,只能回家,不久病情恶化。因家贫无资,没钱进医院治疗,他父亲在病痛的折磨中,就这样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人世。父亲一死,他的母亲因此改嫁,去了很远的地方,把他扔给了他唯一的亲人——从小给他取乳名的爷爷。狗娃也因此成了村里没有父母的孤儿。
由于家里穷得叮当响,狗娃没到学校念过一天书,是个地地道道的文盲,斗大的字认不得半个,甚至连他的名字都不会写。父死母改嫁,他成了孤儿后,成天跟着爷爷在家割草放牛,煮猪食喂猪,下地干农活等等,比村里的同龄人懂事得早。稍大一些,到了十四、五岁,他就缠着爷爷,要跟着村里的叔伯婶娘,大哥大姐,到外面闯世界。
爷爷自然不同意,好说歹说,都劝说不了,只有摇头叹息。于是,在一个春节后不久的日子,狗娃打点行李,和村里其他人一道,背井离乡,别了他的爷爷,去到沿海打工。
到了沿海,狗娃跟随村里的几个大人,早出晚归,起早贪黑地奔波于建筑工地。由于他干活勤快,从不偷懒,并且动作麻利,工地的人大多都喜欢他,愿意找他做小工。刚开始,别人一直把他当小孩看,只能让他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打杂事,工资自然低得可怜。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渐渐承受只有大人们能干的重活,认为那样才能赚更多的钱。狗娃自有他的梦想。在建筑工地,狗娃像他死去的父亲原来打工一样,穿梭于钢筋水泥之间,给修建民房的当地老板背沙、挑砖、抬石头、打混泥土等等。劳动中,由于他年龄尚小,吃了不少的苦头,也流过不少的眼泪。
就因为他不识字,不会算帐,有的包工头开始在计算工钱上打他的坏主意,找各种理由克扣他的工资。干同样的活,他每次都比别人少领很多工钱。他知道后,也会抱怨,也找过分钱的那人论理。可别人就是死活不认账,说:“你不做可以走啊,没有人拦你,哼,少你一个,地球照样转”。狗娃只好自认倒霉,为了生存,为了以后的梦想,他不得不在建筑工地上继续干苦力,继续别人对他的坑蒙拐骗。他知道他没有文化,不能进厂,他只能呆在工地。
几年下来,即使有包工头的无理盘剥,有一些不怀好意者的欺诈,但他省吃俭用,从不乱花挣来的辛苦钱;并且在做小工和讨要工钱方面,他还积累了不少经验,吃亏就没那么多。渐渐地,他开始有了存款。他想以后拿这些钱回家建新房。建了房,他以后还要讨老婆,生孩子,还要孝敬他的爷爷,以后还要为他的爷爷养老送终。总之,他的一点存款,早被他的梦想瓜分得荡然无存。
在沿海建筑工地打拼了好几年,狗娃不知不觉在风雨中已长大成人。眼看都快二十岁的人了,他觉得自己还一事无成。狗娃很懂事,他有更高的追求,他想学一种技术,干一些含金量较高的技术活。在外干体力活太累了,身单力薄的他赚不了多少钱,他也想改变命运啊。然而狗娃没有知识和文化,他怎么去学啊?有谁敢收他为学徒啊?!
听说村里好多同龄人不是在外读书,做个有学问的人,就是找了女朋友,准备成家立业,为父辈传宗接代,好好过日子。农村人大都结婚比较早。他心里那个急啊,他也想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他知道村里人没有女孩能够看上他,在外面就更不敢奢望。所以,他只有努力赚钱和存钱。
几年过去了,他想回家,他还惦记着与他相依为命的爷爷。就在他二十岁的那一年岁末,于外地打工多年的他,第一次在建筑工地向包工头请了长假。结算工资后,他便收拾好行李,赶到车站,随着返乡过春节的民工潮,独自一人踏上了回家的征程。
在期盼中坐了几天的火车,又坐几个小时的汽车,快到家了,狗娃终于松了一口气。他的心也跳得更加厉害,就要见到日思夜盼的爷爷了。想当初离家时,他的爷爷就一直反对,不让他那么小就跟人外出,去外地吃苦受累,到时说不定还会落下像他父亲一样的命运。亲身体会到打工的辛酸,他终于明白,他爷爷都是为他好啊!
多少次梦回故乡,多少次泪湿衣襟,如今狗娃终于回来了。下了车,在故乡碧波荡漾的巴河畔,归心似箭的他扛着行李,抬头仰望,可以看见家乡袅袅升起的炊烟了,这久违了的故乡!故乡的变化真大啊,各个村庄都修了机耕道,有的还铺了水泥路,甚至嵌了柏油马路,可以直通镇上。村里很多家庭都盖起了新房,有的还建了水泥平房,白白的墙面,整洁的院坝,在斑驳的阳光下显得十分耀眼。
想不到几年没回家,故乡的变化日新月异,跟从前贫穷落后的乡村简直有天壤之别。狗娃的心好一阵激动。沿着村里弯弯拐拐的盘山公路和青石板路,他爬坡上坎,健步如飞,恨不得一下子就飞到家中。
在半山腰,家乡的老屋还在,可苦了在家的爷爷。狗娃还没到家,就看见头发全白的爷爷,佝偻着腰,正在附近地里干活。几年不见,爷爷看上去更加苍老,背越来越驼。都快八十岁的人了,爷爷还不能像村里其他老人那样享着清福,他还在田地间孤独地一个人忙碌着。
狗娃就有些自责,觉得很对不起他的爷爷。想当初自己一走了之,却留下年迈的爷爷一个人在家操劳,孤苦伶仃。于是,他不好意思走过去,跟他的爷爷打着招呼,说爷爷,我回来了。半晌,爷爷才偶然抬起头,看了他好久,问他找谁,紧接着又低头继续干活。
狗娃见爷爷的眼睛已不好使,可能没看清楚,就在路旁放下行李,下到田地间,拉住爷爷干活的手。说爷爷,我是狗娃,是您的亲孙子啊,我打工回来了,爷爷您还好吗?
一连说了好几遍,爷爷忽然停下手中的活,好半天才站起,望着已长大成人的狗娃老泪纵横。爷爷踉踉跄跄走到狗娃的跟前,伸手抚摸着狗娃的脸蛋,说孩子真的是你吗?这么多年了,你终于回来了,爷爷天天都在盼啊,爷爷以为这辈子到钻土的那一天都见不到你呢,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狗娃跟着爷爷回到家里,看到屋内乱七八糟的样子,狗娃就内心愧疚不已。他放下行李,急忙拿起扫帚,开始打扫卫生,整理房间……
第二天,狗娃一个人去了屋后的山上,找到父亲的坟头,他跪下给死去的父亲烧了香,点了纸,放了鞭炮,磕头作了揖。接下来,整个腊月剩下的日子,祖孙俩忙着下到地里干活。狗娃扬锄扶犁,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他想弥补几年来对爷爷的愧疚。平时只要一有空,狗娃还抢先着去屋后的井里给爷爷挑水煮饭,放牛喂猪,帮爷爷分担家务活,一直忙到大年三十。
三十除夕那天,狗娃依然没有闲着,他到集市上买了很多新鲜的肉类及爷爷平时爱吃的东西,在灶屋里忙前跑后,生火做饭,炖肉炒菜。中午快吃饭时,他也学着村里大人的样子,在自家屋前的院坝放了鞭炮,端着煮好的一块“刀头”(即给死者祭拜的熟猪肉祭品),到父亲和奶奶等那些死去的亲人坟前烧香祭拜。
吃饭了,香喷喷的饭菜端上桌面,狗娃亲自给爷爷饭碗里夹了很多的菜与肉。爷爷刨着饭,混浊的眼泪大滴大滴掉进碗里。狗娃也跟着掉泪,他有生以来在家给爷爷做了次年夜饭,与爷爷幸福地过完一个美好的春节。
春节一过,村里的年轻人又闲不住了。他们开始像候鸟一样,或三五成群,或独自一人,找人挑选个好日子,再次背起简单的行囊,在恋恋不舍中离别爹娘,告别妻儿,继续去外地寻找他们的梦想。
期间,村里外出打工的人群里,有的也约了狗娃,想带他一同前往。他们知道狗娃做事勤快踏实,跟他死去的父亲一样,是个憨厚本分的老实人,大家在一起干活肯定不会吃亏。狗娃也想去。狗娃见他们一个个离开村子,趋之若鹜,走得村里很快没了朝气,就有些心酸。不到一个月,村里的年轻人几乎全都跑光了,成了一片无人问津的荒村。
狗娃最终没有外出。狗娃想了很久,他决定留下来,留在这个号称“386199部队”,只有老人、妇女和留守儿童的村庄。那几天,每当夜深人静,狗娃就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隔着篾笆门,他听见爷爷咳嗽得厉害,像要把五脏六腑都咳出来似的。狗娃很难过,他想起他年迈的爷爷,想起破旧的老屋,想起以后的路,就更加彻夜难眠。他想建设他的家园,想改变家庭的现状,觉得那样才不会被人看扁。
于是,在一个晴好的天气,狗娃去到镇上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取出外出打工的几万元存款,他还找村干部批了块地,他要建新房。准备充分后,他到外面请了砖工、木工和石工等,在村里大兴土木,开始打地基,烧砖砌墙。工地上,他与工匠们披星戴月地忙碌,递砖,拌泥沙,架房梁……里里外外,很多事情都得他一个人操心,没几下,身上就几乎脱了层皮。
几个月后,一幢漂亮的新房拔地而起。有了新房,狗娃高高兴兴搬进了新居。他要爷爷也一同搬过去,爷爷却一直坚持着继续住在老屋。爷爷说自己年纪大了,老屋住习惯了,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也不会给新建的楼房带来晦气。老人的想法跟年轻人不一样。没办法,他只得将就爷爷,不过平时吃住还是想尽量跟爷爷待在一起,以方便对爷爷的照顾。
由于狗娃的勤俭持家,他的家庭状况亦大为改观,在外人眼里不再是贫穷的象征。村里人都竖起了大拇指,夸赞狗娃比他父亲能干,自己单独盖新房,把家里搞得像模像样,于是就有人替狗娃前来说媒。
说媒的是村里的大婶,狗娃叫她叔妈。媒婆在狗娃与女方之间一来二去,牵线搭桥。在双方都有了意愿后,媒婆最后主动替他们约好日子,就是在随后的当场天,到镇上找个地方见一见面。见面那天,狗娃特意买了一套服装,穿在身上,把自己打扮得更加帅气。见面后,双方都很满意,媒就这样说成了。有了女朋友,有了新房,狗娃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但是,狗娃心里有个“结”一直没有解开,他想读书。在外打工,他已尝到了没有知识与文化,打工生活寸步难行,处处被人欺负的滋味,所以他回来了。他回来的目的之一,就是想了却这个心愿,能到学校拿起书本,用知识改变命运。
当他把这个大胆的想法告诉给爷爷,及身边的女朋友,还有众乡邻时,大家都傻眼了,都不理解,以为他头脑里哪根神经出了毛病,是一时发热,脑残一个。大家不敢相信,都二十来岁的人了,不是几岁的小娃娃啊!如果到校读书,狗娃原先没上过一天学,什么文化知识都不懂,不能插班,怎样去读?
况且,对于农村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来说,别人大都在外面打工大把赚钱,想成家立业,他却反其道而行之。读书有什么前途啊?现在,有的孩子进了高中、大学都不想念书,都想辍学在家,或外出打工,认为读了书还不是最后要自己出去找工作?找不到工作就失业。现在就业压力大,一个大学毕业生每月的工资还不及一个农民工在工地上干活的报酬,想想读书有什么用?!
面对残酷的现实,狗娃却不这么想,他固执地认为只要到学校好好念书,以后做个村里有文化的青年,就能靠知识发挥一技之长,摆脱贫困,就会成为新一代农民。无论在外打工,无论在家种田,都能运用科学知识,发家致富。有了文化,他的命运就可以从此改变。
因此,狗娃执意想读书上学,女朋友多次与他闹别扭,大家谁也说服不了他,都拿他当笑柄。转眼到了村里秋季开学,他特地放下手中的活,在人们惊愕的目光中,独自一人去到村上小学,找了学校领导,找了和他年纪一样大的启蒙老师。狗娃还当着老师和众多学龄儿童的面,不顾小孩子们大声的哄笑,他苦口婆心解释,真心说出他想读书的原因,并要求就从小学一年级念起。
没多久,狗娃以二十一岁“高龄”,才入小学的特大新闻,在整个村子,乃至整个巴河古镇都传遍了,大家笑过之后是思考。得知这一情况后,村镇干部和学校领导极为重视,他们都被这个大龄孩子想读书的愿望和热情所震撼打动。在会上大家认真研究考虑一番后,认为有这个必要替狗娃网开一面,让他免费踏入学校的大门,进行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只要他愿意读下去。
落实好狗娃的上学情况后,在村里小学新生入学的花名册上,启蒙老师郑重地将曾小强的名字写了上去,为狗娃的学籍注了册……
(图片来自于网络)
《作家荟》微信号stzx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