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悦读丨散文】熊本富《对父亲的追思》
文/熊本富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今年的四月二十八日,父亲离开我们整整十三年了。
这十三年间,父亲的音容笑貌无时无刻不在我的眼前浮现……
父亲是家乡第一个凭自己的能力走出大山的知识分子。1959年以全学区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华中师范大学(当时的华中师范学院)毕业后回到家乡教书。
说起父亲读书的不易,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父亲兄妹五人,他是老大。爷爷解放前在河南信阳开绸缎铺被日本人的飞机轰炸后,只得回到老家赋闲。爷爷一辈子不会干农活,一身小资产阶级的习气,喝个小酒,打个小牌。家里什么事都不管,纯属甩手掌柜。每每一喝醉,就不让父亲去上学。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家大口阔的,读书干嘛?帮忙家里干农活。
在封建礼教的约束下,家长制一言堂,父亲没有办法反抗,只得边读书边抽空帮家里干活。每逢周末,父亲就上山砍柴,趁星期天晚自习的时候把柴挑到离家十五里地的学校交给学生食堂的伙房,一担柴禾当时能卖一块多钱,这便是父亲一周的伙食费和日常零花钱。
1959年,整个永河学区只考取了三名大学生,父亲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华师,第一次走出家乡,来到汉口,开始了他的求学生涯。1963年学业期满,回乡执教到1967年,由于学的是中文专业,且能写一手好文章,被当时的镇政府抽调到镇上当秘书。听说他当时一心只想教书,不愿意改行。一直拖了三个多月还是拗不过组织的安排,才极不情愿地改变了自己的职业。
从1967年到1999年适龄退休,从秘书到副县长,32年间,父亲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把老百姓的事情放在第一位。没有一点官架子。十里八乡的乡亲到家里找父亲办事,父亲总是好的茶烟相待,如遇上吃饭的点,还留人家在家里吃饭。农村经济条件差,求人办事去供销社称一斤红糖,到食品公司割一两斤猪肉。客人临走的时候,父亲必须将他带来的东西全都让他带走。事情能办则办,不能办的给人家讲清楚不能办的原因。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工作作风在当地留下了良好的口碑!
退休后的父亲,由于多年在当地工作,平时平易近人。人缘极好。闲了无事,就回老家找他的伙伴们打个小牌。每次相聚在一起,父亲总是先每人发一包香烟,不管是输是赢,必须好酒好菜招待他们。有时他的伙伴们不好意思,可父亲总是说:“我是个闲人,你们不同,你们放下手中的农活陪着我玩,请你们吃吃饭,是应该的。只当给你们的工钱吧。”宽厚待人的品格使他退休后的生活非常充实。走到哪里都是前呼后拥的朋友相随。
2005年4月28日,父亲在红安县民医院病逝,享年66岁。4月30日下葬那天,送别的队伍长达几里。
“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万般思念成此小文,是对父亲的追思和怀念……
(图片来自于网络)
《作家荟》微信号stzx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