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治疗慢性胃炎?注重整体调节,邪去正安
慢性胃炎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的范围。以上腹、中脘的部位疼痛为主要表现,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全身性疾病。本病常因气候寒冷,或饮食不节而诱发。情志不调也与发病由重要关系,平素饮食失调,饥饱失常,或贪食生冷、辛辣,或嗜酒无度,损伤胃气,可以积而成病。这些因素又往往互相影响,使发病频繁,缠绵不愈。
本病的病位在胃,但脾与胃,一脏一腑,有表里关系,脾运胃纳,一升一降,阴阳相济,共司消化。在消化过程中又有肝的疏泄作用,脾与肝有互相制约的关系。故本病与胃、肝、脾有关。若胃热挟滞,或肝气犯胃,或胃阴不足,皆可引起胃痛。若中阳不振,寒自内生,脾虚不运,胃气不降,也可以积而成病。肝气郁结,脾虚气滞,均能导致血滞不行,损伤胃络,转成血瘀,或引起吐血,或引起便血。
中医通过辨证将本病分为以下证型,接下来一一为大家解答:
1、胃气不和,食滞不化。证候表现:胃脘胀疼、拒按,恶食欲吐,嗳腐酸臭,吞酸倒饱。或有身热、面赤,便干、尿黄,舌苔厚腻,脉象滑数。治疗法则以和胃调中、化食导滞为主。
2、肝郁气滞,胃失和降。证候表现:胃脘胀满,疼痛连及两肋,按之减轻,嗳气频作,呃逆呕恶,每因气怒时,则痛发加重。苔多薄白,脉象沉弦。治疗法则以疏肝解郁、理气和胃为主。
3、胃阴不足,虚热内扰。证候表现:空腹时胃脘痛甚,口干欲饮,嘈杂纳少,手足烦热,心悸寐少,大便干燥,舌光红,脉细数。治疗法则以益胃养阴,清降虚热为主。
4、中阳不振,脾胃虚弱。证候表现:胃脘隐痛,喜按喜暖,呃逆泛酸,或时吐清水,面色白、黄无华,神疲乏力,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淡滑润,脉虚软或沉缓。治疗法则以健脾益胃,温中祛寒为主。
5、血行不畅,胃络瘀阻。证候表现:胃脘刺疼,痛有定处而拒按,食后较甚,或吐血、便黑,舌质黯紫,或有瘀斑,脉涩。治疗法则以活血化瘀、和胃止痛为主。
“久病必虚”、“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祛邪主要是依据辨证论治,运用中药方剂的整体疗效,祛邪外出,从而达到“邪去正安”的治疗目的,主要方法为:疏肝理气、清热利湿、解毒祛湿、理气活血等。
以上各证型往往不是单独出现或一成不变的,多夹杂出现。从临床辨证分型来看,单纯的脾胃虚弱见证相对较少,但是脾胃虚弱贯穿于各型之中,脾虚气滞、气机升降失常、运动功能受损是整个病机的核心所在。
中医在治疗慢性胃炎方面注重整体调节,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以辨证论治为基础,根据不同证型,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以提高疗效。总之,中医辨证分型对指导临床治疗慢性胃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改善症状、控制病情方面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