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学:就说读书|随笔

《阅读悦读》首届大赛(小说)征文启事

文/王明学

【作者简介】王明学,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南岸区作协理事、重庆市巴渝文化研究院究员、副秘书长、重庆市杂文学会会员、重庆市散文协会会员。作者于1975年底开始业余文学创作,在《重庆文学》《人民铁道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学作品数百篇,近百万字。短篇小说《父亲》获《小说选刊》2010年全国首届小说笔会三等奖。2014年10月,由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火车司机和他的儿子》,获2016年重庆市文艺创作项目资助奖。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书,装成册的著作。涵有知识、智慧、力量。善读书,能治愚治俗,使平凡的生命闪烁灿烂的光芒。培根曾说过:“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明;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但是,爱读书的人并非都是“明白人”,为什么?英国诗人柯勒律治曾把读者分成四类,第一类好比计时的沙漏,注进去,漏出来,到头来一点痕迹也没留下。第二类好比海绵,什么都吸收,挤一挤,流出的东西原封不动,甚至还脏了些。第三类像过漏豆浆的布袋,豆浆都流了,留下的只是豆渣。第四类像是宝石矿里的苦工,把矿渣扔一旁。只拣些纯洁的宝石。显然,只有第四类读者的态度、方法是可取的。如果像前三类读者那样读书,或许收效甚微。或许读糊涂了,甚至因此走入歧途。倡导阅读的现在,读书的形式多了,除了传统的纸媒书籍外,网络读书更加盛行,因此选择更多了。如果读书不选择,读得过滥,读得过杂,甚至连街头地摊上内容不健康的小报、杂志也大肆咽吞,网络上闪过的道听途说之言,也抓住不放,其结果,不但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并且还可能受到潜移默化的毒害。

读书要选择,此外,还有勤思考。读书是接收和储存信息,思考是判断和处理信息,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发展,二者相互结合转换,才能“活”起来,成为读者自己的东西,变成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金钥匙。马克思说:“书是我的奴隶,应该服从我的意志,供我使用。”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人要善于思考,再思考,我就是用这种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徐特立同志有句名言:“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写,读写结合,眼到手到心到,思路活跃,可以启发灵感,加深印象,巩固学习成果,也可以变不知为知之,变少知为多知,变浅知为深知。此外,边读边写出来的东西多有真知灼见,如果整理成篇,也许就成章。只要勤读多写,日子长了,写作能力也就提高了。

读书贵在持之以恒,日日、月月、年年,为此,宁愿牺牲某些“友谊嘴”、“游蛇”来串门,打破情面,必要时下“逐客令”。尤其是对读书有碍的“哥儿们”断绝交往也是选择的一种,这样做于人于已都有益。

读书要惜书,书籍要妥善保管,避免受潮和虫蛀,书页不要沾着口水或者用油污手翻看,不要边吃食物边看书,避免食屑掉在书上,书不要乱丢乱放,避免摔坏,遭雨淋,引起老化、起皱,变脆。

书这奇妙之物,说一千道一万,关于驾驭书是关键的关键,如果你勤奋读书,那么就必定成为书的主人和知识的富翁,就是脑袋再“笨”,长久下来,虽然与伟人、大家、名人、圣人仍然有差距,但可能释放出来的生命光彩自己也会惊讶甚至难以相信,不信,你可以实践一下,试一试。

(图片来自于网络)

《作家荟》微信号stzx12345678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