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宗教的三大派别的形成和关系
喜欢看欧美电影的朋友会经常看到教堂的画面,对外国人胸前画十字的动作更是习以为常。有时也会看到什么天主教徒、东正教徒、新教徒啥的。这时候也许你脑袋里会有个问号,不都是信上帝吗,咋还说法不一样呢。
对基督教有兴趣的朋友可能也从不同的渠道了解过基督教三大宗派的那些事,但是有一头雾水,搞不清关系的感觉。这里咱们就来简单聊一聊,梳理个清晰的脉络关系。
首先了解一下中国对几个基督宗教派别的称呼。
如果是非宗教人士,或者不专门研究过基督教文明,作为一个中国人很难说清楚基督宗教各派别是怎么回事。比如说,我们会经常听人说信奉基督教,也会经常听到天主教,偶尔会听说东正教等等。听着听着就晕了!搞不清怎么回事。
“基督教”一词在中国大陆的学术界使用比较混乱,我们会发现,在中国的一些书籍和文章里,基督教所代表的范围并不相同。其实,在中国,基督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简单来说,广义的基督教是指凡是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所有教派,涵盖了罗马公教、正教、新教三大派及其他一些小教派;狭义的基督教则是专指其中的新教。
华人新教人士一直坚持把基督教等同于新教,结果社会上好像也就慢慢地真的以为基督教就是新教,新教就是基督教了。其实,这在国际上是不成立的。大陆的新教教会也从不称自己为新教,而只称基督教或耶稣教,而将罗马公教称为天主教,正教称为东正教。
港、台华人为了解决这一混乱状况,把广义基督教称为“基督宗教”,以与专指新教的狭义基督教相区分。这一用法现也渐被大陆学者所接受。把广义基督教称“基督宗教”,而“基督教”一词就专指新教。
天主教教堂
东正教教堂
在下文中,我们采用广义的基督教概念。
基督教的形成和发展
关于天主教和东正教
公元1世纪前后,耶稣出生在一个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家庭,在犹太教的影响下,创立了新的宗教思想,即我们所说的基督宗教。基督教诞生以后,不断向外传播,期间受到了罗马帝国和犹太当局的多次迫害,最终,耶稣被罗马帝国钉死在了十字架上。后来犹太人保罗吸收希腊哲学对基督教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改造,逐渐被罗马帝国所接受,并于3世纪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395年,罗马帝国在内部的矛盾和外族的入侵下分裂为以意大利的罗马城为中心的西罗马和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的东罗马。随着东西罗马的分裂,基督宗教也开始分裂为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
关于基督新教
16世纪初,罗马教庭欲在梵蒂冈建圣彼得大教堂,为了筹集资金,教庭向西欧各国的教会出售赎罪券,并宣称买赎罪券的信徒的罪才能够被上帝赦免。此行动和教义在德国受到修士马丁·路德的质疑,他认为信徒只要相信耶稣,就可蒙神赦罪,因为耶稣已在十字架上担当信徒们的罪,人们只要向他祷告,认罪,相信他,就可罪得赦免,因信称义,而不是靠购买赎罪券称义。教皇得知此事后,下令叫马丁·路德认罪,并收回己见,遭到马丁·路德拒绝。教皇开除路德的教籍,路德于是脱离教廷,与他的支持者们(其中有一些德国的诸侯)一起在德国建立了一个独立于教廷的新的教会,也是新教的第一个教会(即教派或宗派),称为路德宗(或信义会,因为强调因信称义)。这一行动史称“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
后来,加尔文受马丁·路德的影响,在瑞士从事宗教改革,使瑞士教会脱离教廷统治,建立了归正会(即加尔文宗)。加尔文创立了长老制的教会组织体制,由一个教会的全体信徒选举该教会的长老,再由长老选举或聘请牧师共同管理教会,牧师主要负责宗教事务。再经过地区教会和一国教会的分层选举,组成地区的教会和一国的教会。加尔文的长老制为西方国家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英国国王为了加强王权,也宣布英国教会脱离教廷而独立,建立圣公会(即安立甘宗)。实行主教制,由坎特伯雷的大主教管理全英国的圣公会。后来,从以上教会中又出现新的宗教改革,产生了许多新的教派。在英国,这类新的教派多为清教徒,常常受到英国政府和英国圣公会的迫害。清教徒为了逃避迫害,远渡大西洋,到北美大陆谋生。
基督教宗派表
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新教的教义
在经典方面,东正教除《圣经》(新旧约)处,还包括《圣传》(即前七次基督教大公会议决议)、《尼西亚信经》教父亚大纳西、大巴西勒、金口约翰等人的著作和神学家格列高利等人的著作;而天主教的经典则主要是《圣经》和教理。基督教新教则认为,《圣经》是教徒的唯一最高权威经典。
《圣传》又译“口传”或“教会传统”。由先知或使徒口传下来、属于“上帝启示”的各种文献。
在教义方面,东正教主张圣灵只来自圣父,而天主教则主张圣灵既来自圣父,又来自圣子的说法;东正教没有关于在“天堂”和“地狱”之间存在“炼狱”的说法,而天主教则声称有中间阶段的“炼狱”(人死后暂时受罚的地方,以此赎尽罪孽,再升入天堂);东正教否认童贞女玛利亚玛利亚贞洁受孕普世教会的首脑,只承认他的主教和“西部教会牧首”职位。而天主教教皇则自称他是全世界教会的领袖。基督教新教不承认天主教传统教义马利亚、炼狱说;基督教新教主张“因信称义”,信徒靠信仰与上帝直接交通,无须神父作中介,而天主教和东正教则强调信徒要与上帝交通,必须通过神父中介;基督教新教主张要破除罗马教皇的绝对权威“永无谬误”,而天主教则要维护教皇的绝对传统权威和领导地位,保持原有的东西。
在礼仪方面,东正教教士衣着装扮与天主教教士有所不同,东正教主教头戴圆顶帽,身穿银白色或黑色神袍,胸挂圣像,手持权杖,而天主教主教则头戴桃形尖顶帽,身着特制的黄色神袍,胸挂十字架,手戴权戒;举行仪式时,东正教会除使用希腊语言外,还许可使用地方民族语言,如斯拉夫语言等,而天主教会则在长时间内只使用拉丁语言,现在有些天主教会也可使用地方民族语言;唱圣歌时,东正教唱诗班没有乐器伴奏,而天主教唱诗班则有风琴伴奏;祈祷时,东正教徒用3个手指(拇指、食指、中指)在胸前自上向下、自右向左划十字,而天主教徒则是用整个手掌在胸前自上向下,自左向右划十字;洗礼时,东正教采用浸水式,而天主教则采用注水式;东正教主张婴儿受洗后就有资格领圣餐,而天主教则持反对意见;东正教的坚振礼在小孩(7岁前)受洗后不久举行,而天主教的坚振礼则在小孩长到7至8岁时进行:举行圣餐礼时,东正教使用的是发酵饼和酒,而天主教使用的则是无酵饼,并规定,只有神职人员才能使用饼和酒,一般教徒只用饼;礼拜时,东正教堂里不放板凳或坐椅,参加者只能站立,而天主教堂里则放有成排的长板凳,供祈祷者跪坐;告解(即忏悔)时,东正教规定,教徒在神父面前可站,也可跪,而べ主教则规定,教徒在神父面前只能跪着;东正教准许除主教以外的一切神职人员结婚、离婚、再婚,在婚姻问题上比较自由、宽松,而天主教则很严格,一切神职人员不得结婚,强调独身主义和禁欲主义。
而基督教新教教士在举行仪式时,在衣着装扮上不强调一律,比较自由,有的教派教士穿圣袍、戴圣带等,有的教派教士只穿普通服装(如西装、中山服和其他服)就可以了,而天主教主教则要头戴神帽,身穿神袍,胸挂十字架,手戴权戒;在祈祷时,基督教新教使用地方语言,而天主教则在长时间内只能使用拉丁语言,现在也使用地方语言。基督教新教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只承认两件圣事;洗礼和圣餐礼,而天主教坚持的宗教礼仪是七件圣事。洗礼时,基督教新教采用点水式或浸水式,而天主教则采用注水式;基督教新教主张,牧师可以结婚,反对独身主义,而天主教则规定,主教、神父都不能结婚,终身不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