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与许鹿希:半生坚守,半生追寻,人间值得
邓稼先与许鹿希是青梅竹马,
又有着师生之谊,
相识于北大医学院,
可谓是郎才女貌。
1958年,
34岁的邓稼先接受了研制原子弹的任务,
便隐姓埋名进入了与世隔绝的戈壁滩。
这一年,许鹿希只有30岁,
两个孩子,一个四岁,一个两岁。
邓稼先这一去,就是28年。
这28年,总是聚少离多。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自古多情伤离别。
邓稼先与许鹿希只有短暂的相聚,
犹如昙花一现、转瞬即逝,
恐怕和柳永的“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有得一比吧!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二十八年,
对于一般的人来说,
可能只是一个空洞的数字而已,
而对于许鹿希,
这可是她一生中最珍贵的青春。
是的,她把最好的年华都付给了坚守。
她无怨无悔。
她甚至不清楚丈夫具体做什么工作,
他不说,她也不问。
她坚定地认为这样做值得!
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
忧艰常早至,欢会常苦晚。
念当奉时役,去尔日遥远。遣车迎子还,空往复空返。
省书情凄怆,临食不能饭。独坐空房中,谁与相劝勉。
长夜不能眠,伏枕独展转。忧来如循环,匪席不可卷。
秦嘉《赠妇诗》
这首《赠妇诗》是东汉时期秦嘉回复妻子徐淑的一首情诗。
此诗诉尽人生苦短、长夜漫漫、儿女情长。
而许鹿希和邓稼先又何尝不是这样孤枕难眠、两地相思。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984年,
邓稼先在大漠深处,
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
距离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整整20年,
这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核试验。
红云冲天照九霄,千钧核力动地摇。
二十年来勇攀后,二代轻舟已过桥。
这是邓稼先在那次核试验成功后写的一首诗,
也是他人生中最后一首诗。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二十几载风雨路,戈壁荒滩铸烈魂。
奋力钻研核事业,甘当隐姓埋名人。
这是对邓老一生最好的写照。
隐姓埋名,积劳成疾,死而后已。
1986年7月29日,
邓稼先在北京逝世,
终年62岁。
此后28年间,
许鹿希追寻着丈夫生前的足迹,
走遍大江南北,收集各种资料。
2015年2月,
一本沉甸甸的《邓稼先传》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
这一年离1986年整整过去了28年。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人生苦短,
能有几人肯拿出28年来挥霍?
恐怕只有许鹿希 ,
她用了人生中的两个28年只做了两件事,
那就是坚守与追寻。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好一个“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奈何柳永一往情深。
而许鹿希觉得,
行动就是最好的证明。
她已经做到了极致。
邓稼先是幸福的。
一生能够潜心事业无后顾之忧,
家有娇妻患难与共永心相随。
来世一遭,人间值得!
作者:宋灯顺,(自由职业者)登高远眺时,顺意自然来;看惯云淡风轻,宠辱不惊;诗意人生,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