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不到“武松”,买“武大郎”行不行?

比价效应造成的认知偏差

能不能买“武大郎”?

有些问题问出来,答案似乎就出来了。

谁都知道“武大郎”不能代替“武松”,但实际投资中,我们最经常犯的错误就是——明明出门想买的是“武松”,市场转了一圈不知怎么就满仓“武大郎”回家了。

比如说,大家都说调味品中的海天味业好,产品有味觉记忆,消费粘性导致高复购率,再加上管理好渠道好,一听就想终生满仓,但K线图一打开,三年涨四倍,近70倍PE,再往下看,中炬高新、恒顺醋业,个个都让你得了“恐高症”,再找找,还真有便宜的,莲花味精,才30倍PE,好歹也是个天天打广告的牌子,就买他了。

买“武大郎”,本质上是买“比价效应”,它的心态有三种:

心态1——性价比:“武松”好是好,但是太贵了。再说,武松不也有发配沧州的时候吗?“武大郎”虽然矮点,不也娶了潘金莲吗?

心态2——博弈:再好的“武松”,涨多了也会跌,再孬的“武大郎”,跌多也会涨,

心态3——困境反转:凭什么“武松”一辈子都是“武松”,“武大郎”一辈子就该是“武大郎”?

所以,有嫌恒瑞医药太贵买华东医药、复星医药的,嫌益丰药房贵,买老百姓、一心堂的……

例子举出来,大家可能又觉得“武大郎”也不一定赚得钱少,后者也是散户最爱。股市是一个“专治各种不服气”的地方,如果只买“武松”不买“武大郎”的策略永远有效,早就没人买“武大郎”了。

事实上,“武大郎”跑得比“武松”快的事情,股市还是很多的,这才是很多人想在“武大郎”身上下注的原因。

所以,到底该不该买,我们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心态1的背后:短线不讲基本面

这三种买“武大郎”的心态,对应着“短线、中线、长线”三种投资逻辑:

心态1——不屑:“武松”好是好,但是太贵了,不值。武松也不有发配沧州的时候吗?“武大郎”虽然矮点,不也娶了潘金莲吗?

心态1的背后折射出股市的一个规律:个股短期走势(一个月以内)与基本面无关,与估值无关,与涨跌幅也无关,只与资金的进出有关。

再垃圾的公司,只要有足够的资金量,短期内翻几倍并不少见。所以短线选手并不在意“武松”还是“武大郎”,重要的是股价的趋势、题材。

相反,在市场热点题材炒作中,业绩越烂的“武大郎”,游资越喜欢,因为“武松”往往有大量机构持有,一旦被炒高,引发机构出货。而“武大郎”们沾了“武松”的光,反而容易引发散户跟风盘,短线常常是“武大郎”涨得更快,最经典的就是去年5G通信设备中,游资爆炒的东方通信。

价值投资者虽然自称长线投资,但人性的都是“看短不看长”的,往往三天股价不涨,就疑神疑鬼,“武大郎”再一涨,就信仰崩溃。

从短期看,“武松”可能被分配沧州,流离失所;“武大郎”小本稳健经营也买得起门面房。

但长期而言,“武松”的人生是一个个台阶向上,“武大郎”只能原地折腾;“武松”遇上贵人就能成为梁山好汉,“武大郎”的人生巅峰娶了潘金莲,反而为他招来杀身大祸——东方通信已经从最高点下跌了64%。

不过,即便是从中线角度看,有一些“武大郎”确实也可能涨得比“武松”好,这就是心态2反映的股价现象——均值回归。

心态2的背后:均值回归

心态2——再好的“武松”,涨多了也会跌,再孬的“武大郎”,跌多也会涨,

心态2的背后是“均值回归”理论,它认为股价围绕价值中枢波动,任何偏离均值的高收益都有向均值回归的倾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涨多了也会跌,跌多也会涨”。

“均值回归”理论在股市分析中的应用很广泛,技术分析中很多指标都属于“均值回归”,价值投资中最著名的“遛狗理论”也属于“均值回归”。区别在于,前者是股价的回归,后者是估值的回归。

那这个理论对不对呢?我觉得对于90%的公司都是成立的,大部分公司没有护城河、管理水平一般,其经营状况完全取决于行业、竞争对手和政策风口,业绩缺乏长期的成长性,股价因此也是围绕“均值”随风飘动。

很多资深投资者自然得出这个经验:既然涨多了,“武松”也会跌,跌多了,“武大郎”也会涨,那么,买不到“武松”,“武大郎”不也挺香的吗?

“均值回归”有没有用,取决于“武松”和“武大郎”的对比,很多周期性行业、夕阳行业,“武松”和“武大郎”都属于这90%的公司,只是规模不同,“均值回归”策略当然是可以的,便宜就是硬道理。

这就是第一种——

第一种:行业赛道一般,连龙头也就只是混个温饱,“武松”和“武大郎”都属于那90%。

但如果“武松”和“武大郎”分属10%和90%,“买武大郎”的策略就错了,纳斯达克指数十年涨了6倍,70%的股票都是跌的,只有7%的公司跑赢指数;A股从2017年以后也是蓝筹股的行情。“武松”和“武大郎”的“均值”差距只会越拉越大,这就是第二种——

第二种,龙头太强,行业规模又无法增长,“武大郎”未来可能连汤都喝不上。

当然,还有第三种——

第三种:虽然规模不及龙头,但各有特色,比如五粮液与茅台;或者虽然整体不如龙头,但赛道好,“武大郎”也增速不亚于“武松”,比如调味品行业。

这一类个股往往都是有长线投资价值的,而“均值回归”是一个典型的中线策略(一年以内),对于这一类“武大郎”,我们应该有更好的投资策略。

这就是心态3背后的投资心理。

心态3的背后:低估值策略

心态3——不服气:凭什么“武松”一辈子都是“武松”,“武大郎”一辈子就该是“武大郎”?

心态3也有一定的道理,在一个股票上长线赚到钱,通常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长期持续成长(高成长策略),另一个是买入的估值足够低(低估值策略)。

如果在一个高成长的行业,放弃高估值的“武松”,选择低估值的“武大郎”,其背后就是“低估值”策略。

欧美的低估值策略中有一个“PB-ROE估值模型”,就是在那些相对盈利能力较强(高ROE)的公司中,选择低估值(低PB)的投资标的。

低估值策略对A股是否有效呢?我看过天风证券策略团队做过一个回测,以股票的历史估值区间为标准,低估值策略在两种情况下可以跑赢市场平均收益:

第一种是持股一年以上,到了三年就很明显了,而一年以内,低估值策略是无效的。

第二种是增长率在0~30%的正常水平,低估值策略相对有些效果,但高于30%或负增长的情况下,低估值策略也是无效的。

所以,长期选择低估值的“武大郎”,除了公司质地本身很好外,最好是消费类稳健成长标的,而且要做好持股三年的思想准备。

低PE不等于低估值

“武大郎”策略有一个认知缺陷,很多人把低PE当成低估值。

比较低级的错误是不同行业的PE进行比较,买了一堆银行股、周期股。这类错误比较明显,通常吃过一两次亏就不再犯了。

还有更有迷惑性的错误,在同一行业中买入PE水平明显低于同行的。

残酷的是,低PE并不等于低估值,并不会给我们带来安全边际,可以做一道简单的算术题。

假设一个板块的正常估值是30倍,甲公司40倍的高PE掉到正常的30倍,下降25%,乙公司20倍的低PE掉到更低的15倍,也是下降25%——事实上,后者并不比前者少见,低PE带来的安全边际只是一种幻觉。

更糟糕的是,高PE掉到正常PE,并不会出现业绩下降,而是增速从30%掉到20%;而从低PE到更低的PE,常常伴随着业绩持平或下降,比如估值下降25%,业绩下降10%。

比较一下两家公司上的亏损:

高PE个股上的亏损:估值下降25%,业绩上升20%,持有一年的亏损为0.75*1.2-1=-10%。

高PE个股上的亏损:估值下降25%,业绩下降10%,持有一一年就是亏0.75*0.9-1=-32.5%。

低PE不等于低估值,这个错误很常见,比如大家总是因为看好恒瑞,但又觉得估值一直很高,所以留言中常常有人问我,华东、复星医药这些能不能买。

如果你看好这些标的本身,那没有问题,按你自己的逻辑买,但千万不要因为恒瑞贵,就去买类似业务结构的低PE公司。

低PE有低PE的原因,华东的问题现在已被证实,市场被证明是有效的;复星的“投资公司逻辑”我之前也说过,很多人不信。不信也没关系,公司还是好公司,但如果基本面不变的话,PE永远不会向恒瑞看齐。各路资金不是傻子,像医药这种永远的热点,能挖掘的不会漏掉。

总结为“买武大郎”策略的两个注意点:

第一,你可以觉得“武大郎”更有潜力,可以买它,也可以基于“均值回归”而中线持有“武大郎”,唯独不能因为低PE而买它。

第二,如果你看好“武松”,又觉得贵,那就耐心等待,机会一年总会给一次,绝对不能因为买不到武松就去买武大郎,这不是投资逻辑,而是认知偏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