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影:天王与金像,圈子游戏与跨界的烦恼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香港娱乐圈主体分为乐坛和影坛。
在九十年代之前,虽然也有交错,但几乎只出产了许冠杰这么一个歌影双栖的大明星。
谭咏麟专心唱歌,虽然之前拍过不少文艺片,但除了一个金马影帝之外别无所成,张国荣在歌坛大红的时候,影坛地位还略有欠缺,成龙和周润发则专注拓展自己的电影版图。
直到谭张隐退,从影坛跨界乐坛的刘德华,苦熬数年,到1990年终于站在了舞台中央。
他或可称为继许冠杰之后的第二个歌影双栖的大明星,虽然在影坛的统治力还比不了此前的许冠杰,但综合而言,胜出其他人不少。
再及至四大天王列位,另外三人携歌坛天王之威跨界影坛。
至此,香港娱乐圈神话诞生,同时出现了四个歌影双栖的巨星级人物。
就如天有十日,其威煌煌。
而从他们的各自经历观察,就体现出来乐坛和影坛的不同。
相对而言,乐坛包容性比较强,对于从影坛甚至电视界过来的艺人都表现得非常热忱。
并不吝惜于给他们掌声和嘉许,除非他们实在是没有音乐方面的天赋和才华,或者玩一把就跑。
比如跨界过来的刘德华,从1990年开始连续三年拿了十大劲歌金曲的最受欢迎男歌手奖,而这个奖项是歌坛王者的标志。即便只是玩票唱歌的梁朝伟,也拿过两次十大劲歌金曲的最受欢迎国语歌曲银奖,但像梁家辉这样只发过一张专辑的跨界歌手,就拿不到奖项。
反观影坛。
历史上三十九届金像奖,仅有三位从歌坛跨界的影帝,分别是张国荣、郭富城和谢霆锋。
另外两位天王张学友和黎明,更是颗粒无收。
但坦白讲,以商业型表演为颁奖基础的金像奖,在两位天王的巅峰期,是绝对有资格拿起码一届的。
虽然有对手因素和时运问题,但圈子的排他性或也是原因之一。
先看两个没有拿到金像影帝奖的天王。
1994年到2002年,黎明一共拍了17部电影。
客串的《废话小说》不计,再扔开六部商业娱乐电影,有九部文艺小众类型电影和一部杜琪峰的《真心英雄》,表演皆有可观之处,但在这个全盛期,只得到过三次金像影帝提名。
虽然即便有更多提名,他也未必能赢,但总得先有机会才行,而这三次提名也就是他职业生涯里的全部机会。
再看张学友,虽然在歌坛出道,但影坛资历其实也非常早。
1985年发第一张专辑大红,次年就接拍了三部电影,因早期表现确实出色,也较早拿到了金像奖的褒奖,1989年凭《旺角卡门》获得了最佳男配,但任谁也没想到,起点就是终点,其后一共得到了六次最佳男主角和三次最佳男配提名,却一无所获。
再看另外两个天王。
郭富城虽然在歌坛出道之前有一部配角电影,但影圈始终认为他是歌星。
在当红期的两三年之后,电影大幅减产,所以在九十年代只得到一次最佳男配提名,两千年代开始逐渐增大拍片量,从2006年《三岔口》开始,截止目前总共提名最佳男主角七次,到第五次提名方凭《踏血寻梅》的臧Sir角色封帝,当然那一场也是张学友截至目前的最后一次提名。
但他的金像奖之路有两个小插曲。
第一个是金像合影的“右二律”,在2005年金马凭《三岔口》赢了《黑社会》的梁家辉,次年回到金像奖再战,却突然传出合影“右数第二”的演员是得奖人选的流言,闹到文隽辟谣。第二个是2007年以《父子》的超强表现连庄金马影帝,回到香港却大热倒灶,输给刘青云一部《我要成名》。
也算是五味杂陈。
最后看看刘德华的金像历史。
从1983年首次提名最佳新演员开始,截止2018年总计提名最佳男主角13次、最佳男配1次,获得影帝奖杯三座、男配一提一中。
虽然与刘德华资历早、拍片数量大有关,但与其在影坛出道的身份也有莫大关联。
对于影坛而言,他肯定是「自己人」圈里的。
加上刘德华待人接物的情商,其圈内人缘没得说,看《桃姐》就能知道,客串出镜的大咖就包括博纳于冬、大导徐克、前辈洪金宝以及新贵宁浩。
另外一个问题。
金像奖似乎有一个默认的「贡献度」概念。
所以有些演员凭资历熬到后面,碰上某些年份竞争性不强,也就拿奖了,或者是年纪很大了还坚持一直在一线,有些配角型演员转做主角兼演技有一定说服力,也就「查漏补缺」做了影帝。
当然这只是一种推测,根据金像奖历史情况观察而来的结论,并不做准。
但金像奖的圈子游戏意味确实有点浓厚。
或与其颁奖规则有关,换句话说,几乎集合了电影产业的各个层面人士,从导演、编剧和演员,到摄影、特技和美术、剪辑、后期,以及行政、灯光、戏院和词曲等等,无所不包。
而跟歌手比起来,大多数电影工作者都相对更辛苦和底层一些。
所以在他们的眼里,从歌坛跨界的演员可能是来「抢饭碗」的,这也是人之常情。
这也就带来了投票倾斜的可能性。
有些赛果,就会出人意料。
用一句《寒战》台词结尾。
「你要在一个环境生存,一定要学会明的或暗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