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讲堂】提高与修养(二)
汉代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她在军事上的强大、经济上的全面发展,使得农业、手工业、以及相应的上层建筑,如哲学、文学、史学、科技、艺术等,都无不超越前代。由于政治、经济、文化诸因素的影响、手工业制品也得到兴盛发展。这些都给印章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加之当时有用印之嗜,厚葬之风,生前官民皆人手一印,死后随之殉葬。因此,汉代印章特别发展与成熟,不论在形制工艺,印钮等方面都极为完备精美,一直为后代篆刻家作为学习的典范,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所赞赏。为此,我们开设“篆刻讲堂”栏目,与读者分享汉印临摹、创作等相关知识。
提高与修养
创作的入门较易,但提高确要花不少时间,甚至是终身为之孜孜以求的事。创作的提高,也是有阶段性的,如今以临习汉印,采取汉印形式的创作就可说是一个阶段。这个过程中如临摹、仿作、习作至创作。是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程序安排的,但这程序也不是绝对的,它可以如此顺序进行,也可适当调整,根据自己学习情况而定。即是以后可以学习古玺,或借鉴近现代名家的作品,也可作为几个阶段,但也可以穿插或提前进行。但不论何种程序或方式进行,都离不开不断提高。提高是多方面的综合工作,它们之间当然有先有后,有主有从,有精有粗。根据前人的经验,篆刻艺术创作的提高,众说纷纭,无所适从。我们将其归纳为印内求印、印外求印以及印如其人等方面。因篇幅有限,今日仅论述印如其人, 介述如下:
印如其人
一件篆刻艺术作品的好坏,除了字法、章法、用刀等技巧外,更为重要的是作者的文化修养与人品,因为一件作品不仅是表现的技巧,而是有深层的内在表现,作者的人生观、人品、气质、性格和审美理想的好恶,以及政治、道德、文化修养的高低等等,都会通过作品或隐或显地表露出来。我国历来都很重视文学艺术与人品的关系,有“文如其人”、“画如其人”、“书如其人”的观点。外国也有“风格即人”(罗丹)、“文学即人学”(高尔基),这些观点都是不谋而合的。因为一切优秀的文艺作品都是人的精神产品。那么一件篆刻艺术作品,又何尝不是篆刻家的人的道德品质、政治思想、文化修养、专业技巧、审美情趣的综合表现呢?所以在篆刻界也有“印如其人”之说。
为了具体阐述此观点,兹分人品、生活、不断学习几节述于后。
1.人品与印品
人品,指人的思想品质与道德修养。也是指篆刻家的品格、思想意识、文化修养、创作态度、生活态度、专业技巧的总和。一般而论,印品出于人品。人品高,作品的品格就高。清代印学家程远在《印旨》中说:“诗,心声也;字,心画也。大都与人品有关。”鲁迅也曾说:“美术家固然须有精熟的技巧,但尤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他的制作,表面上是一张画,或一个雕像,其实是他的思想与人格的表现。”(刘再复《鲁迅美学思想论称》第488页)
印品,其实就是在作品中蕴藏着某些标志着人的精神气质的东西。在明清许多印论中皆提及印作有雅俗之分。程远说:“故寄兴高远者多秀笔;襟度豪迈者多雄笔:其人俗而不韵,则所流露者亦如之。”如果一个人只顾埋头刻印,而不注意与周围的关系协调和各方面的修养,其印作格趣必难高雅;若急功近利,不择手段,说不定还会流于恶俗或市侩气息。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指出:“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凡论书气,以士气为上。若妇气、兵气、村气、市气、匠气、腐气、伧气、俳气、江湖气、门客气、酒肉气、蔬笋气,皆士之弃也”。刘熙载的观点,受时代的局限,但其中仍是有可借鉴之处。如我们评析书法篆刻作品时,赞誉某作品就很重视其气息,说某作品有“书卷气”、有“文人气”、有“秀雅之气”;对于一些不好的作品,贬斥之为“匠气”、“俗气”等等。
人品,首先表现在人的道德品质、品性修养上,孙光祖在《篆印发微》中指出:“书虽一艺,与人品相关。资禀清而襟度旷,心术正而气骨刚,胸盈卷轴,笔自文秀,印文之中,一一流露,勿以为技能之末而忽之也。”人品高,印品方可高。
人品也通过作品具现出来,作品中用笔、用墨、用刀,皆以人之性情为本。沈宗骞《芥舟学画编》中说:“笔墨之高下亦如人品,……笔墨出之于手,实根于心。鄙各满怀,安得超逸之致?矜情未释,何来冲穆?”意思是说那种卑鄙庸俗自私偏狭的人,怎能创作出具有洒脱、高雅的作品来呢?的确一个人的心胸开阔、学养丰富、情趣高尚、性格开朗、思想进步,其作品中或多或少都可见其反映;反之如果其人心地狭窄、学识浅薄、情趣庸俗、性格沉郁、品德低下,那在他的刀笔之下也一定有所流露。因为作品是人创造的,人的思想、性格、感情、爱好都会无形地、不知不觉地影响到作品的精神面貌和品格。所以马克思说“风格就是人”、罗丹也说:“做一个艺术家,必先做一个真正的人。”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每个有志于篆刻创作的人,在练好篆刻的基础功的同时,更应注意不断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和完善自己的人品道德修养、思想水平和审美情趣。尤其是在今天,要创造出具有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篆刻艺术作品,更应关心祖国和人民,宏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具有新时代进步的思想,方才可能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民族风格的优秀作品,为人们创造出上等的精神产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2.生活的广度与深度
提高篆刻创作水平,要加强文化与品德的修养,这修养不仅限于闭门读书、修身养性,还须到社会的大生活中去陶冶,到社会的大学中去学习。因为我们创作的文艺作品,它的内容来之于社会生活;完成后,它还须回到社会生活中受到检验,为人民所应用和欣赏。何况作者也是一个社会的人,他的生活也离不开今天社会。因此,我们搞篆刻的人和创作的作品,都无不打上今日社会生活的烙印。在前所述的印内求印、印外求印,以及人品与印品中,都涉及到生活这个领域。这里只不过从其生活的广度与深度而言。
生活的广度,简言之即是较广地接触生活面,生活面广、经历丰富,这是我们思想活跃的基础,也是创作的契机所在。我们知道,“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其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毛泽东论文学与艺术》)要想创造出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的作品,如果没有长期丰富生活的积累和感受,是不可能的。王羲之在《书论》中说:“凡作一字,或如篆籀,或似鹄头;或如散隶,或近八分;或如虫食木叶,或如水中蝌蚪;或如壮士佩剑,或似妇女纤丽。”又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说:“每作一横画,如列阵之排云;每作一戈,如百钧之弩发……;每作一牵,如万岁枯藤;每件一放纵,如足行之趣骤。”你看,他把自然界景象和社会生活中的感受,都融会成笔下的艺术语言。
在篆刻创作中,如果没有生活的广度,我看明清以来的篆刻家的作品内容与风格,那将是千人一面、千印一面的可悲情景了。而事实上,明清篆刻艺术的发展,实由于各人不同的社会生活经历所造成的,风格面貌各有千秋。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对扩大生活面,明董其昌有一个很好的概括,他在《画禅室随笔》中提出:“读万卷书,行方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玄鄞鄂,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他虽是论丽,实理亦通篆刻创作。如果不多读有关书就不能提高文化修养和品德修养;不多行路,多涉猎社会,就不可能开拓视野和胸襟,养成天地浩然之大气。
生活的深度,就是对生活中的某一点、自己修身、养性以及和专业有关方面的深入,和对社会生活本质的认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广博的涉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句)这“破”字是读书深度的比譬和概括。
生活的广度与深度,与博和专是一个辩证的关系。没有广博的基础,就不可能深专,要想在一个问题上能深入专门化的研究,没有广博的的知识也是不可能的。
生话在今天社会主义时代的篆刻爱好者和篆刻家,他必须是今天社会主义生活中的一份子,他必须关心国家和民族,热爱自己的祖宗遗留下来的优秀传统,也必然热爱自己的国家,如果是自私自利、目光短浅、品格低下、思想后进的人,他的作品必然不能表现我们这个时代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主流。我们从历史上看,秦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有一种豪强自信之势,其作品都显得大气磅礴。如秦始皇陵的兵马俑,汉代霍去病墓的大型石雕,均表现了当时的宏大气势,以及深厚含蕴的内在神韵。在篆刻上那么多的官私印、吉语印、肖形印中,也可见到方正严谨的秩序与整体感,同时又能体现出温厚敦实、气魄雄伟的共同的时代特点,以及各种不同印种类的不同风姿和神采。如气势雄强的官印,遒劲秀雅的玉印,婉转多姿的殳篆印,别出心裁、巧秀相参的鸟虫篆印,以及刀痕纵放、不构一格的凿印,雄厚浑朴、生意盎然的肖形印等等。这些有鲜明时代特色印章作品,是当时无名的印章工匠他们生活在那个时代,亲身参与或感受到当时社会的精神,和他们的智慧和技巧相结合而产生的必然结果。也可说是他们对当时的社会生活有一定深度感受的结果。
3.不断学习,不断进取
不断与社会生活有着广泛而深入的接触,不断思考、研究,不断学习、提高,就可以不断改变我们头脑中落后的一面,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思想和技巧等修养,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前进。对于篆刻创作的水平也会在不断实践中,不断地提高与发展。因为学习和提高,是一个由少到多,由博到精的辨证发展过程。今天的专精,明天也可能变成博的一个方面,加之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旧的知识也并未完全涉及和深化,新的知识领域在不断扩大与深入,因此我们也应不断地努力学习新事物,丰富、深化原有的创作的素材的积累,可从下几方面着眼:
(1)面向传统
篆刻是中国有二千多年历史的传统艺术。与它相关的各种资料,过去由于只在某一方面的专门深入,而未涉及之面与角还会不少;加之现代科学发达,大量新出土的文物资料层出不断,这是必须不断再深入研究与学习的一面。
各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印章作品,和不少有关这方面的资料,或是一些篆刻家的印谱和他们的片言只语的印论等,也是值得在开创新的路子时很好借鉴。由于时代的不同,古今人的审美观不一,所以我们在广泛深入向古代优秀作品和资料学习研讨时,要区别是优是劣加以分析研究,批判地继承。也许前人认为好的,今天却是糟粕;前人批评是不好之处,于今来说,其中某些长处,正可借鉴,加以改造,确可适合新印所用。总之是要分析、批判、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我所用。
(2)取法今人
近现代篆刻艺术是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清末以来,名家辈出、各有特色。他们是如何批判地吸取古人或前人的某些有益部分而自成新貌的经验,是我们借鉴的主要点。近现代来,也有不少失败之作,他们的缺点,也正值得今日前进的警惕和防止。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是说只要注意研究今人,好者学之,坏者戒之,必可悟出一条正确的前进之路。
(3)借鉴外国
篆刻虽是中国的传统艺术,但从借鉴的角度有两方面:
一是有的国家,如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早在汉唐时代,篆刻就传入诸邦。由于历史的发展,这门艺术在他们国家也土生土长好几百年或千年以上,也逐步形成他国风貌的作品。这种“他山之石”也可给我们以广开眼界、启发或借鉴,以发展我们自己的特点。
另一方面,国外地广、国家众多。文化的风格特色也极为鲜明强烈,有些与印章有关,有的则是较广范围的文学艺术。风格多样、五彩缤纷,这种具有强烈的地方民族特征的艺术,也可能给我们以启发或借鉴,他们的艺术理论,也表现出不同的立场观点和论述方法,也可以有分析有批判地认识或借鉴。
总之,对于古今和外国的东西,千万不可盲目照搬照抄,而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皮毛,通过“肠胃”加以消化,而后才可以吸收。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以丰富发展自身篆刻艺术,而不是变成不伦不类混合体。
责任编辑:高佳晨、何涛(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