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风波

现在的00后是网生代,似乎这里的每个小朋友玩起手机来都很溜,手机也渐渐从通讯工具变成孩子们的玩具。

今天没收了两个小朋友的手机。

午自习快结束时,“大喇叭”小静突然叫起来:“老师,小健一直在玩手机。”

“那是小星的,他的早就被他爸爸没收了。”边上的小欢争着补充道。

“小星下课后把手机交过来,毕业了再还给你。”

小健显得不服气:“那小倩也带手机了啊!”

“小倩也把手机交过来,一样毕业了还你。”

小倩“哦”了一生声。过不多久,小倩开始不停地撕纸,一片片纸屑堆满了课桌。一下课,周围同学便围了上去,小倩的泪水便止不住地往外流,还大声嚷嚷着:“毕业了那就不要还了,我也不要了!”接着便开始发QQ信息,告诉朋友自己的手机被没收了。

看着小倩迟迟不交手机,还一个劲儿地流泪,小健在旁边嘟囔着:“哭了就不用被没收了啊?”

小星很快地就把手机交给我了,又立马去上音乐课。小倩的情绪却久久不能缓解,音乐课也不去上了,自顾自趴在课桌上哭,和她说话也不理人,只是默默把头埋进臂弯。立马联系小倩爸爸,小倩爸爸也是一个很通情达理的人,叫我一定不要把手机还给小倩,还在下课后打电话来试图和小倩沟通。可是小倩并不领情,在被告知爸爸打电话来时,原本已经不哭了的小倩顿时又抑制不住泪水,并拒绝接电话。

我告诉小倩:“手机先给我保管,等下周六学校考结束后还你。”

“那你就不要还我了啊!你又不懂我!”小倩似乎很生气,大声叫起来。

“手机对你很重要吗?还是说你手机里的朋友很重要?”

小倩不说话了,只是啜泣着。周围的几个女孩子也在安慰着,小帆说:“没有手机也可以很好玩啊,我不常玩手机,现在我妈也不让我玩了,我觉得也挺好。”

晚上八点多,小倩爸爸对我说,小倩在家里经常玩手机到晚上11点,又吩咐我不要把手机还给她。想起上个月起,小健的手机被他爸爸没收后,便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还和同学商量怎么把手机偷回来。聪明又乖巧的小桢也是如此,小桢爸妈也多次对我说起过小桢最近的状态一直不好,在家里闹脾气,又拒绝和父母沟通,原本准备冲刺一中的他也将志愿改成了三中。

类似的学生还有很多,手机对于大家来说是个新奇好玩的东西,可以让人足不出户便可接触如此多的新鲜事,有时真的挺让人着迷。

而小学生往往有猎奇心理,却没有足够的自制力去过滤信息,也没有正确的方法去获取有用的信息。没有人去引导他们,他们就会被手机带到沟里去。手机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洞,会吞噬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一味禁止小学生使用手机,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反而会增强学生的叛逆性。关键是老师和家长要对孩子正确引导,让他们明白学生配手机的真正用途,正确地使用手机。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低头族”,仿佛手机成了自己最不能离开的物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觉得手机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疏远了。

之前看了奇葩大会,马东在节目里分享了自己对“手机依赖症”的理解。他说:“为什么你真的想看手机,因为我们从来没有一个东西能让我们超出我们的自然社交圈去看到更多的世界。”

“人交流的欲望是发自内心的,不是手机所能阻挡的!

人不想交流的内心也是真实的,因为手机他代表科技,给了你自由,给了你从来不曾有过的,可以超越你身周围的社交圈,遥远的,无关的但有意思的,和你喜欢的那些人和那些事去交流的权利。

所以你不是对手机上瘾,你是对交流的自由上瘾,你不必心怀愧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