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探秘】泽州大地上的一曲绝唱
【泽州探秘】
泽州大地上的一曲绝唱
★ 刘庆庆
山村多黍又多歌,
金色芳香聚一坡。
何日回乡来两口,
蒲河流水润心窝。
刘庆庆题
黍米山秧歌不管有多好,现在的年轻人是看不到听不见了。虽然在解放初期它还红火了一阵子,也是最后的绝唱。后来,集体保存的黍米山秧歌班曾经用过的所有行头家伙被变卖一空,剧本、箱口也不知所终,黍米山秧歌就此彻底销声匿迹。做为曾经黍米山秧歌的传承,泽州秧歌倒是在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和咱们黍米山已经没什么关系了。
但是如果想了解黍米山秧歌,以解乡愁,还有一个途径,就是听老人们说一说,咱们做为后辈记录下来,这就是所谓的挖掘整理。我的父亲刘森1919年10月出生在黍米山村,到1938年3月离开这里外出参加革命,在村里生活了18年半,对生养他的故土留有不可磨灭的记忆。他生前就和我们子女讲过黍米山秧歌,虽然年代久远记忆支离破碎,也是一家之言和大家分享。为了感到亲切,我用第一人称——
我的父亲刘森说
……我的家乡黍米山村地处南太行泽州、高平、陵川三县(市)交界处,地偏僻,经济也不发达。乡民在艰苦紧张的劳动中产生了放松和娱乐的需要,于是慢慢学习口唱小曲加手足表演的秧歌文化。由于黍米山秧歌腔调平缓流畅、表演诙谐幽默,所以这种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适合当地群众的审美情趣的表演也就蔚成乡村文化的一道动人的风景线。
黍米山秧歌是“干梆戏”,它简单易学,伴奏主要打梆击板,多是梆子、小锣等打击乐器,而没有板胡、柳琴等弦乐;它的唱腔声调也比较平和悠扬,有时它们甚至接近口语化,比如唱词有几句就是:“你家住在疙瘩上(指黍米山),咩(我)是凹呢(指南凹),咩哥哥打咩嫂,咩该逞能(怎么)……”。正因为黍米山秧歌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所以在过去,村里的大人们人人都会哼几句。唱的人多了,也就产生了大本戏,各村里也就有了比较稳定的演出班子,甚至出现了“热圪瘩秧歌冷台子戏”的场景。虽然周边村子也有人唱,但是只有黍米山的历史最久,据说黍米山同治元年(1862年)秧歌班子就能唱几十出剧,这是任何一个村子都比不上的。
后来,随着列强的入侵,国家的势衰,黍米山大户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从歌舞升平转到艰苦度日。但是演唱秧歌还是村民的爱好,继续坚持着。秧歌班子组织的秧歌表演只是在节日,特别是春节期间集中进行活动,也不赢利,还是有专门的总领召集人,有自己的行头家伙,有比较固定的剧目和演员角色。村民就是通过这样的表演和娱乐,来解除一时的疲惫,换来片刻的欢愉。
抗日战争前黍米山村的秧歌还十分活跃,仍然在十里八乡都有名气。那时黍米山村的秧歌戏班的领导人是秦在礼和牛原孩等;主要演员有秦天喜、秦全喜兄弟,哥哥演花脸,弟弟演青旦,还有牛冰孩演花旦,牛黑虎演小生,牛霞生演须生等。
每年的春节至正月十五前后,各村都要组织具有民俗文化特点的娱乐活动,大社组织起有一定技艺的人来扮演各种传统故事,比如划旱船、踩高跷、顶桩、跑马等,也就是闹社火。各村排练好这些较为固定的传统故事后,除了在本村进行表演以外,还要去其它村子“巡游”表演,担负起展示风采、联络感情的重任。而其它村也要以自己的有特色节目进行回访,这样来达到一方献歌献舞、大家礼尚往来、共同热热闹闹度新年的目的。周边村子的故事会来到黍米山,黍米山的老社都会准备礼品或是钱包酬谢,大家富户也会在自家门前摆上方桌,上面放上点心、卷烟等招待,耍故事的队伍见此就会停下来,专门在这家门口耍上一段。黍米山当时就是以自己的秧歌节目为主,辅以其它节目组成队伍到各村演出回谢。
黍米山的秧歌虽然演员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但是他们演技还是相当不错,这是由于他们长期的舞台实践,加上人聪明又有一定的悟性和创造性,所以表演精湛,极具特色,在那一带都是名声在外,很受四下观众的欢迎。
黍米山秧歌在那个时期经常演出的剧目有三个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是《蜃中楼》也就是《柳毅传书》的秧歌版,二是《沉香杖》,三是《双如意》。除这三本以外,还有如《清风亭》、《梅降雪》等剧目。最受欢迎的剧目还是《清风亭》,其中原因是牛霞生在其中表演的龙舞十分精彩,一招一式纯熟风趣、出神入化,一板一眼声情并茂、扣人心弦。每到一个地方,只要牛霞生他演到龙抓探花这一情节场面时,总是台上激情演绎,台下一片叫好。还有《梅降雪》是一出两个狐狸精和一个老道斗法的故事,演狐狸精的秦全喜和牛兵孩他们紧身装束,背插宝剑,扮相英武俊美,凛凛生威,表演身手利落,功夫到家,也是配合默契、名噪一方。
那时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农村传统文化活动盛极一时,各村的故事纷纷来黍米山演出,而黍米山秧歌也不断外出回访答谢,成了民间民俗生动的一景。
黍米山附近的村庄也有这样的秧歌戏,比如相隔不远的陵川县石末村(现在属高平市)秧歌,就到黍米山村演过。它们的保留剧目是《白蛇传》,演员比较年轻,演技也很有功夫。
在那些清贫的岁月里,过年的日子给很多孩子们带来了无限的欢愉和快乐,使他们不出村庄也可以看到精彩的有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真是让他们终身难忘啊。如今,舞台空空,多有破败。能让我们看到黍米山秧歌那段历史的怕只有镶嵌在村中老房檐角下的那些精雕细刻的秧歌戏墀头了,虽经百年,仍熠熠生辉……。
2021年10月26日于锦溪苑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夏历八月十六 [1]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2-5]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6]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4]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