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那最初的“生”似乎才能找到真正的“死”的意义

导读:从今往后,每一个活着的人,都应该以人的名义为上帝祈祷,因为他无所不能,无所不知。这是上帝的悲哀,是人的机会。

天桥

——灵遁者

人的一生是向生的,还是向死的?似乎连小学生都能回答这个问题,大家会说人生是向死的。这也是很多哲学家和作家悲观的原因。事实上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在哲学和艺术领域是不可或缺的代表思想。

人的生是怎么诞生的,植物是怎么诞生的?物质又是如何诞生的?回到那最初的“生”似乎才能找到真正的“死”的意义。不是吗?不以生作为背景来谈论死,有意义吗?不以黑暗为背景来谈论光明有意义吗?

物质不灭,能量不灭,物质形态会不断发生变化,能量会发生转移,仅此而已。也就是生和死是物质【人作为物质而存在】形态或者状态发生变化而已。所以不以人的意志来谈论生和死,就没有所谓的悲欢离合。有的是“生亦何欢,死亦何苦。”的觉悟。

意识是物质逆熵存在的本征。以此来定义意识,则万物皆有灵。人类智慧的顶点是什么?是可悟不可说,是空无。从物理到佛学,似乎都指向了这一点。

万法空相,一切转瞬即逝。空是什么?空不是生,也不是死,空更不是关于生死的悲喜,空是什么都没有吗?也不是,因为有“万法空相”。从物理角度说,物质的诞生来自于希格斯场的耦合。怎么来描述希格斯场,很难,目前还没有确切找到希格斯场。但希格斯粒子已经被证实。似乎理论中的希格斯场,也是要呼之欲出的。

如此这般想,人生就不应该是向死的,而是一直向生的。辩证法大概是这个世界赋予我们最大的礼物,也是最大的矛盾。我们似乎生于此,困于此。以此身为存在,为永在。

作为人而言,逆熵意味着付出,意味着抵抗熵增,抵抗无限的空间和时间,所以活着是一件伟大而艰难的事情。

最近挺火的韩剧《鲸鱼游戏》我刚刚看完,人一个接一个死去,而最终得到奖金的人似乎也没有得到幸福。每个人都是“住在实相中的人”,有血有肉。每个人都是活在现实与理想的共同作用下,而非单纯的生活或者单纯的理想。

我的题目是《天桥》,不是天上的天桥之意,我能想到用“天桥”作为题目,仅仅是因为我是陕北人,陕北绥德人。被洪水冲击形成的深坑或者洞穴,我们叫“天桥”【音译】。好有趣,全国人民听起来都联想到了天上的桥,而其实它指地上的深坑,是岁月的河流所冲刷的深不见底的坑。

我是站在坑外的人,还是坑里的人,在这一刻都不重要了。因为坑里坑外,都是土。你站在哪里,就应该在哪里呐喊,鼓掌,冲锋——

人最大的勇气不是来自于什么都知道,而是来自于不知道。这才是我们活到今天,发展到今天的动力和真谛。

从今往后,每一个活着的人,都应该以人的名义为上帝祈祷,因为他无所不能,无所不知。这是上帝的悲哀,是人的机会。

摘自独立学者,作家,艺术家灵遁者哲理散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