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泉·散文】洪与《谯周:他才是诸葛亮最大的政敌》

【作者简介】洪与,男, 1967年生,汉族,四川苍溪人,大学文化。2006年开始创作、发表作品,2014年加入四川省作家协会。中国民族复兴青年文化促进会理事、新华文轩职业作家俱乐部签约作家,曾任四川省作家协会《作家文汇》特邀编辑,四川省作家协会青少年文学导师。因致力于监狱文学创作,被誉为“新监狱文学”领军人物之一。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监狱三部曲:《敌人》《监狱长》《AB门——贪官的后半生》;其他作品有长篇小说《大国相——蜀汉丞相诸葛亮》等。其中《大国相》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优秀作品奖,被列为全国农家书屋采购目录。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请勿擅自转载】

我对谯老先生的印象基于两点:一是他是诸葛亮的政敌;二是在公元263年力谏刘禅投降。

对于这位“蜀中孔子”,我还是了解的,谯家算是巴西郡西充国大户,他的父亲谯山一直主张半耕半读,他学识宏富,尤善《尚书》,对于诸经及图纬的造诣也很深,在蜀地颇有名气。刘焉、刘璋主政西蜀时,州郡多次辟请他出仕为官,他父亲都拒绝了。后来不得已,应州府之召,作过一段时间的师友从事。

不幸的是,谯周还在的幼年时,其父不幸去世。从此家道没落,只好跟着舅父姑姑生活。他酷爱读书,整日孜孜不倦地诵读典籍,经过多年的苦读,终于修成了博贯古今、精通六经的硕儒,特别是一手词理渊通的好文章,引起学人景仰。

(谯周画像)

不仅如此,他还跟他父亲一样,对天文、命相颇有研究,就是今天俗称的“算命”。在这方面,与蜀地命士张裕、杜琼、周群等相提并论。公元223年,诸葛亮领益州牧,拜老先生为劝学从事;234年,大将军蒋琬领益州刺史,徙为典学从事,总州之学者;238年,后主立太子,以谯周为仆,转为家令;246年任中散大夫;257年,任光禄大夫,位亚九列;263年,魏大将军邓艾克江油,老先生力排众议,劝后主投降,魏国以其有全国之功,封阳成亭侯。

他的学生陈寿在《三国志》中说,谯周“身长八尺,体貌素朴,性推诚不饰,无造次辩论之才,然潜识内敏”。 蜀记还记载了一个小故事:周初见亮,左右皆笑。既出,有司请推笑者,亮曰:“孤尚不能忍,况左右乎!”

我猜是谯老先生举止有些癫狂,也就是我们说的曰夫子吧,所以连诸葛亮都想笑。虽然为人聪慧,而不善表达,八成也属于性格内向的一类人。

往往这种人意志坚定,敢于抨击朝廷不合理的典章制度,也敢于同朝廷中当权者针锋相对,于是蜀地士大夫、豪族就把他奉为代言人。诸葛亮执政时期,一部《蜀科》将蜀地豪族地主打压得喘不过气来,他自然也就成为了诸葛亮的政敌之一。

(诸葛亮画像)

在邓艾兵临城下时,后主与群臣会议,形成两大意见:一是东投吴国;二是逃往南中。两种意见相持不下,后主更是拿不定主意。就在这时,谯老先生站住出来,提出了降魏之计。他力排众议,引经据典,列举四大理由阐述只有投降魏国才是唯一出路。最后他又保证说如果后主得不到魏国的礼待,他愿意“身诣京都,以古义争之”。

于是乎,后世的许多史学家对谯周诱劝刘禅不战而降的作法,给予了指责:“自为天子而乞降请命,何耻之深乎!”、“周谓万乘之君偷生苟免,亡礼希利,要冀微荣。” 等等。

我真佩服老先生,满朝文武,只有他一人力主降魏。

而当时的蜀汉局势是,尽管邓艾兵临成都,但西面,郫县令常勗固城拒守,而成都西除了郫县还有汶山郡之汶山、龙鹤、冉駹、白马、匡用五围牙门之兵可用;东面,姜维大军进于三台,罗宪在江州;南面,霍戈镇守南中六郡;北面,重镇雒城尚未失陷;汉中诸围守也在柳隐、蒋斌、王含领导下坚守。所以蜀汉周边要隘一个没丢,半壁江山依在。

那么主力部队情况怎么样呢?姜维的主力部队在三台,距离成都也不过一百多里;南中的霍戈正整顿兵马,准备北上;巴东的罗宪兵精粮足。可以说蜀汉的军队并没有遭到重创,完全可以为之一战,何况这三人都是当时天下一等一的将才。特别是罗宪,蜀汉灭亡后,巴东遭到几十倍于他的东吴军队攻击,他坚守孤城竟然达一年有余。

最终却是一片降旗,这是钟会、邓艾、姜维三人都没料到的。

然而,我也很困惑,老先生被人们称之为“蜀中孔子”,难道他就没有想过这样做的后果吗?

(蜀汉后期形势图)

上个月,我去看望一个朋友,他说,谯周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违,那是因为古代读书人骨子里有一种心怀百姓的品质。当时我没有认同,在我看来,他跟那位想跳城墙投降刘备的许靖一样,是无耻的儒生叛徒!东汉末年到三国时代不知怎么了,似乎世风日下,女性偷人,儒生投降,不一而足。

从老先生的从政轨迹来看,246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这一年,蒋琬、董允相继去世。主管朝政的费祎信任陈祗,使用他接替董允的侍中职务。陈祗是个玩弄权术的政客,与宦官黄皓互为表里,操弄权柄。对于后主刘禅,陈祗、黄皓阿意顺从,百般迎合。刘禅遂如释重负,肆意胡为起来。于是,他经常外出游逛,广设伎乐,沉湎于酒色之中,不理朝政。老先生非常反感,上书刘禅省减乐官、停止兴造,希望皇上从善如流,广纳众谏,注意理冤狱,力节俭,施仁政。在陈祗、黄皓等人的怂恿下,刘禅不仅不采纳他的建议,反而疏远了他,被免去太子家令的职务,改任中散大夫。

(刘禅画像)

从史书记载来看,蜀汉建立到234年诸葛亮去世这段时间,谯周的政治立场主要站在本地豪强和从北方避战乱来的士族立场上,协调刘备为代表的荆州派之间的矛盾。因谯周性格所致,本地士族奉他为代言人,而谯周呢,词不达意,可能还轻微有些结巴,基本上诸葛亮做什么,他就带头反对什么。但诸葛亮也拿他没办法,也许碍于他蜀中孔子的名望,或者根本没把他放在心上,在诸葛亮眼里,他就是一个冥顽不化的书呆子而已。

蜀汉之初,百姓对汉朝还没有丧失信心,一心恢复汉室的诸葛亮算是蜀汉初期的民意代表;诸葛亮死后,接替诸葛亮主持朝政的蒋琬立即停止北伐,休养生息,234年蒋琬秉政到253年费祎被刺杀这一段,民意代表是蒋琬、费祎;那么谯周则是后期蜀汉的民意代表。在这一时期,他的政治态度也较以前发生了发生了改变,不仅站在本地士族的立场上,更多的则是站在平民百姓的立场上,在蜀中威望很高,以至于在邓艾兵临成都时,后主不得不把他这个不于朝政的闲人请到朝堂上,讨论蜀汉的出路。

对,谯周是后期蜀汉的民意代表!

我这么说是有依据的。

接替费祎职务的姜维不顾国力,连续向曹魏用兵。253年到257年,姜维共进行了5次北伐,每年一次。穷兵黩武和政治腐败,把百姓搞得疲弊凋瘁,怨声载道。谯周对此十分不满。257年,他猛烈抨击朝政,并与尚书令陈祗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他知道自己的意见,不会受到朝廷的重视。退朝以后,他愤然写了一篇讥讽时政的文章《仇国论》。在文内,谯周提出治国的根本在于养民恤众的主张。

古代用兵对国力消耗是不可想象的,从后方到前线运送军粮,要两个民夫才能保证一个军士的口粮供给。蜀汉只有一个州,人口顶多也不过100万,出征军士10万,加上永安1万,江州2万,南中1万,全国总兵力14万人,随军出征运送粮草的民夫得有20余万人,这基本上是蜀汉三分之二的壮劳力,留在田间生产的已经多为妇孺老人了,这些孱弱的老人妇幼成了农业生产的主力军,还如何劝桑殖谷?而且计算下来3个人就要养活一个军士,朝廷能承担得了吗?百姓能承受么?而魏国占据着整个北方,有十一个州。魏国的华北平原、黄淮平原和关中平原幅员广大,物产十分丰富。相比之下,蜀国只有成都平原这一个较大的农耕区,其物产远远不能和魏国相比。魏国有450多万人口,保守估计军队约30多万。

(蜀汉名将姜维)

我们可以看到在蜀汉后期百姓负担是多么的沉重,那么百姓究竟生活得怎么样呢?公元261年,薛珝受吴主孙休之命赴蜀,回国介绍蜀国情况说“经其野民有菜色” 。那就是说全国人民大饥荒,蜀汉连年用兵,百姓根本无法承担如此沉重的兵役,与蜀汉前期诸葛亮主政时期相比,蜀汉百姓在生死边缘挣扎着。

由此观之,谯周之谏也是迎合了民心,谯周之谏也是无奈之举。我想当时老先生的内心一定经历了难以想象的痛苦,最后才下定决心,就算背负骂名,也要为蜀地百姓作一点事情。

在我看来,老先生与诸葛亮算得上是一对惺惺相惜的朋友,只是因为政治主张不同,致使两人貌离神合。虽然他处处与诸葛亮作对,但诸葛亮没有刻意打击他,仅仅把他看成一个书呆子,食古不化,动不动引经据典,言必称圣贤的迂腐清客。尽管他跟杜琼、来敏、李邈、杜微、五梁、费诗等散布政治谶语,蛊惑人心,说什么“代汉者,当涂高。当涂高者,魏也;象魏者,两观阙是也。当道而高大者魏,魏当代汉”,诸葛亮也仅仅是批评教育一番就罢了。而谯周呢,陈寿说:“亮卒於敌庭,周在家闻问,即便奔赴,寻有诏书禁断,惟周以速行得达。”

(有些荒凉的谯周墓,位于四川省南充市玉屏山公园一角)

到汉中奔丧的,仅老先生一人。

两个都是蜀汉的民意代表,一个流芳百世,一个声名狼藉。

一夜暴雨在黎明时分戛然而止,早早起来,居然光风霁月,那西去的月亮宛如一把镰刀挂在一汪的清泉上,而东边的天幕上,未见太阳,却已经射出万道霞光,与那淡泊宁静的月华交相辉映……信步来到玉屏山,凉风习习,空气中湿漉漉的水汽似乎已盛开的栀子花的花香发酵,沁人心脾……

我走进谯周祠,湿漉漉的台阶,绿油油的青苔,偌大个祠堂里没有一个人,祠后就是谯周墓,杂草丛生,难以落脚,看样子这也是个人迹罕至的地方;而下面的其他景点,早已人声鼎沸。

从祠堂出来,我已经难以说清楚心里的感受,落寞、惋惜,还有一丝丝伤感,老先生的悲剧,乃是一个学者的悲剧,这让我想起戈尔巴乔夫,他作为学者是优秀的,但是作为政治家,在国人眼里,他跟老先生一样,注定孤独一生。

(据说是流传下来的谯周贴)


顾问:朱鹰 邹开歧

编辑:姚小红 洪与 杨玲


《琴泉》平台微信号:stzx123456789;

(0)

相关推荐

  • 如果蜀汉不投降迁到南中地区,可以避免亡国吗?

    刘备 蜀汉在被邓艾围城之时,曾有机会迁到南中地区继续反抗.但是却因谯周认为南迁之后,后主无法控制当地而作罢.南中地区的大族问题其实是西汉初年统治者开发当地的遗留问题,而诸葛亮远征南中,其实也并没有完全 ...

  • 三国名臣精通周易,劝阻诸葛亮的继承人北伐,算准司马昭死期

    三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大多数对他的印象认为他是一个投降派,认为他是一个软骨头,但实际上,历史上此人不但是一个饱学鸿儒,受到诸葛亮的推崇,而且他还精通周易,算准过司马昭的死期. 这个人曾上书皇帝,劝阻 ...

  • 《三国》深扒蜀国灭亡的真正原因

    蜀国之所以灭亡,应该是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部分的. 内部原因: 在蜀国内政方面,谯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他直接向刘禅提出了投降魏国的建议.那么谯周又是何许人呢?为什么他会劝刘禅投降呢? 可能大 ...

  • 散文:​布谷声声 | 欧才海 主播 | 黄河清

    长风文艺 ▼点击收听▼ 作者:欧才海 朗诵:黄河清 谷雨时节,和风细雨.鲜花怒放,绿意葱茏.行走在故乡的田野里.耳边传来布谷鸟一声声清脆的叫声.布谷   布谷  那样的悦耳,那样动听. 站在水田的田埂 ...

  • 散文||洪友爹

    洪友爹 这些年,毎到初五老先生的祭日,总想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写篇祭文,今年春节回家,赶上肺炎疫情,宅在家中,记忆的闸门忽然打开,想起了有关洪友爹的一些往事. 洪友爹是我们这个大屋里唯一进过私塾读书的长者 ...

  • 散文随笔:接受平凡才是接受自己

    首届"青春杯"全球华语诗歌大赛 欢迎全国老.中.青年诗人踊跃参赛 (详情请点击下图进入) 接受平凡才是接受自己 (外三章)                           文/ ...

  • 散文||洪记理发店

    洪记理发店 在萝岗大街上有一理发店,显得与周边有些不一样,柱上.墙上.门楣上都写满了"理发""洪记理发""洪记理发店"的标识,不管你从街的西 ...

  • 【甘肃天水】散文|看开点,生活才美好| 六月虎

    【甘肃天水】散文|看开点,生活才美好| 六月虎

  • 【散文随笔】——满园花儿才是春

    作者简介:胡小兵,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中共党员,1974年6月生,从军12载,痴情文学,用心写作,耕耘不辍,作品多次在军内外获大奖,发表作品3000余篇.著名军旅作家.长安作家协会会员.长安国学会会 ...

  • 【阅读悦读丨小说】邱洪《失败过才是年轻人》(五)

    [阅读悦读丨小说]邱洪<失败过才是年轻人>(四) 文/邱洪 [作者简介]邱洪一个与世俗赤身肉搏却又经常陷入世俗的人,一个妄想凭着深情的故事感动更多世俗人的文艺青年.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

  • 【琴泉·散文】林志强《返莞路上写真》

    [作者简介]林志强,笔名:星月童话,广东省青年产业工人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增城区作家协会会员, 先后在<宜州文学><情故事><江门文艺><南方工报>等报 ...

  • 【琴泉·散文】郭淑琴《我的高中班主任》

    [作者简介]郭淑琴,山西省原平市人,出生在世界名山五台山脚下,就职于以爱国将领续范亭将军命名的范亭中学校,喜爱文学,热爱生活,作品散见于<范中往事><蚕音>等 (本文由作者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