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问出处——五胡十六国的牛人们 NO.187
拓跋珪
NO.187
当时前秦各地四处皆反,就在别人都争先恐后逃离前秦这艘正在下沉的破船的时候,刘库仁这个和前秦本来并无多大瓜葛的外人却坚定不移地选择了忠于前秦。
最终他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先是发兵救援前秦幽州刺史王永,后来又准备大举出兵讨伐慕容垂,但由于征发过急,导致部下兵变,自己也被乱兵杀害。
刘库仁死后,其弟刘眷代领其部众。
公元385年8月,刘库仁之子刘显又杀掉了叔叔刘眷,成为独孤部的新任首领。
刘显对拓跋珪的态度,和他的父亲完全不同。
在他看来,拓拔部建立的代国曾雄踞代北多年,号召力极大,而拓跋珪又是拓拔部最根正苗红的继承人,且现在已即将成年,对自己显然是个潜在的巨大威胁。
他打算杀掉拓跋珪,以绝后患。
好在贺兰氏人脉深厚,消息灵通,提前得知了刘显的阴谋。
在她的策划下,拓跋珪逃出了独孤部,投奔贺兰氏的娘家贺兰部。
此时贺兰部的首领是贺兰氏的哥哥贺兰讷。
贺兰部本来也是和独孤部、铁弗部实力相当的草原三大部之一,代国被灭后,根据苻坚的安排,独孤部和铁弗部两家瓜分了代国的全部遗产,而贺兰部却得到的却是Nothing!
这让贺兰讷怎么可能服气?
不过碍于前秦的强大武力,他心里再怎么不服,也只能把气往肚子里咽,眼看着肚子是越来越鼓了。
而现在前秦已彻底土崩瓦解,贺兰讷仿佛被压在五指山下500年的孙悟空再次重获自由一般的轻松——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不用再看前秦的脸色了!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草原广袤随便我贺兰讷尽情驰骋!
恰巧此时拓跋珪来投,贺兰讷觉得自己正好可以借外甥代国嫡系继承人的名头震慑诸部,那叫一个喜出望外。
他对拓跋珪说:复国之后,可别忘了老臣!
拓跋珪虽然年少,却极为老成——说话得体,脸上不写悲喜。
他恰到好处地回答道:如果真的应了舅舅的吉言,我当然不会忘记!
之后,贺兰讷便打出了拓跋珪的金字招牌,大力招揽代国旧部。
很快,大量代国旧人就如蜜蜂闻见花香一样纷至沓来。
当然,他们不是来归顺贺兰部的,而是奔着拓跋珪来的。
贺兰讷的弟弟贺兰染干对此很是不满。
这里是贺兰部的地盘,你拓跋珪怎么能干出这种鸠占鹊巢的事来了呢?
他派人刺杀拓跋珪,因消息走漏而没有得手,之后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率军包围了拓跋珪的住地,想要袭杀拓跋珪。
关键时刻,贺兰氏紧急赶到,严厉斥责染干的行为。
染干不敢得罪自己的姐姐,无奈被迫退兵。
拓跋珪这才再次逃过一劫。
公元386年正月,在贺兰讷以及代国旧臣长孙嵩、叔孙普洛等人的拥戴下,16岁的拓跋珪正式登上了代王的宝座。
不久,大概是不想寄生于贺兰部篱下,拓跋珪又带着部众南迁到了代国旧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同时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北魏的建立,让独孤部的刘显深感不安。
刘显清楚地知道,自己和拓跋珪早就结下了不可弥合的梁子,两人如寒冰和滚水一般根本不能共存,一旦让拓跋珪成了气候,他绝对没有好果子吃。
何以解忧?
唯有先下手为强,把新生的北魏政权扼杀在襁褓里!
然而,拓拔部之前世代都在塞北称王,是草原各部的共主,独孤部当初也是其下属。如果现在发兵攻打拓拔部后人建立的北魏,似乎听上去像是叛臣反噬旧主——实在是不那么名正言顺。
但一个人的到来解决了刘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