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悦读丨小说】韩雪丽《凤栖梧》(十三)
文/韩雪丽
【作者简介】韩雪丽,石家庄人,热爱诗歌,有作品发表在《现代诗歌》《诗歌网》《长江诗歌》等刊物。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凤栖梧----失落(一)
姚惠的希望落了空,她生下了东宫的嫡长女。
代宗到还高兴,他现在孙子多,孙女少,到是很喜欢这个孙女,起名若兰。东宫也疼爱若兰,可是姚惠是失落的。
对于她来说,嫡女和嫡子的差距太大,她还要强颜欢笑,她心里叹气,表面若无其事,韦侧妃生的长子,已经五岁了,她就算过几年生了儿子,年纪差别也大,很可能会弄成现在的局面,可是她苦笑,现在说这些太早,东宫的地位并不稳固,燕王的呼声很高。心中暗恨皇后,如果不是皇后偏向韦妃,自己不至于如此被动。
越是如此,越要低调,越要奉承皇后。
幸而代宗一直维护姚惠,在若兰满月那天,给了郡主的封号。
姚惠的心情有些放松,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证明父皇对她的肯定。表面上册封的是若兰,实际上是给姚惠支持。
姚惠收到了李梧的贺礼,李梧在信中提议给眸寻和若兰订亲。
眸寻三岁了,很得南宁王的疼爱,经常被接进王府,他的写字,就是南宁王给他准备的描红。
姚惠欢喜,和凰羽说了,凰羽也欢喜,眸寻是南宁王的嫡长孙,意义非凡。
代宗也同意了,让人送了若兰的八字给南宁王。
然后八字送去了,却一直没得到南宁的回音。
姚惠还要继续宫里的日子,姚大人以身体欠佳为由,上书告老,代宗准奏。姚惠更加失落。
皇后却一反常态,在几次的宴会上都对姚惠言笑殷殷,非常的宠爱。
如今的皇后,更加雍容。
凤栖梧----失落(二)
与南宁相连的是宁州,宁州去年新换了太守,乔太守为人刚愎自用,自谓上朝太守,对南宁很不礼遇,总有摩擦,只要一有摩擦,乔太守就小事弄大,引发争斗,几次打伤打死南宁的客商和往来行人。
为此南宁朝堂几次朝议要求开战,易章反对,他亲自到过长安,对代宗极有信心,认为这是个别事件。
司徒大人却认为,乔太守代表了长安的姿态,而且乔太守不是一般的人,他是东宫韦侧妃的表哥。
两方相争。
事件的上升是因为乔太守打伤了尚大人,尚大人两朝元老,做过南宁王的老师。
这一次不得不开战,但易章力主先礼后兵,先由杜大人去交涉,如果乔太守肯认错,则平息干戈。
杜大人无功而返,他看的出来,乔太守是故意的轻慢于他,根本不见他,把他的书信,撕碎了扔出来。
易章同意出兵。
战事一开,就复杂了。
各有胜负。
代宗接到的战报是南宁主动生事,他半信半疑,燕王力主以战止战。东宫要求先谈后战。相争不下。
凤栖梧----失落(三)
宁州失手的消息传来,不必再议了,胡捷领兵出战。
胡捷出战前,东宫特意召见了他,凰羽虽然忌讳胡捷是燕王的岳父,但几年下来,胡捷在朝堂上基本沉默,唯代宗的命令,凰羽佩服父王的眼光,他想就算胡捷有心相助燕王也不敢公开。
凰羽谈了他的看法,如果和南宁开战太久,会逼南宁倒向南安洲,不利于战局,如果战争打上七八年,劳民伤财,也会拖累户部。
胡捷深施一礼,说他也有同感,他虽然是将军,可是并不想穷兵黩武,他最清楚战争的残酷。
胡捷出战后,大胜,夺加宁洲。
燕王主战,一力要求乘胜出击。
代宗准奏。
南宁那边,新的主帅居然是凤嘉。
易章生病,不能出战,凤嘉以世子身份领兵。
这是他的第一次出战,意义非凡,是他能不能坐稳南宁王世子之位的关键一战。
凤嘉一夜无眠,在地图前徘徊。他不想开战,可是现在,已经不由他了。
他见了郑叔,交待最近不要让李梧出府,任何人宣召,以李梧生病为由,他不在南宁,李梧一定在世子府。
凤栖梧---失落(四)
李梧月下弹琴,还是那首《凤求凰》,她喜欢这首曲子,说是明快深情。
凤嘉静静的望着她,她还是那个样子,温暖而柔和,带给他家的感觉,凤嘉一直认为自己无家,没有母亲的南宁王府,不是家。长安的世子府不是家,只有娶了李梧才有了家,尤其是有了眸寻,他这一生,才有了家的感受。
他听的懂琴中的忧伤与叹息,风清月明,茶花盛放,这是南宁最好的时节,可是他和她,各有心事。
他走过去,把斗篷披在她肩上。
李梧抬头,琴音停了下来。
她站起来,温柔一笑,于她来说,没了爷爷的她,成了孤儿,幸而遇见他,他是她的夫君。
凤嘉握住李梧的手,有些冰凉,相携在月下散步。
什么也不必说,彼此心知。
凤嘉终于开口,你放心,我有分寸。
这场仗必须赢,长安输了还是长安,南宁输了就不是南宁了。
李梧点点头,世事如此,不是一人之功过,我相信你。
李梧凝眉,不知道太子哥哥怎样了,这局势不是他的意愿,看起来燕王占了上风。
凤嘉轻声说,代宗既然立凰羽为太子,总在保全他。
凤栖梧---失落(五)
这是凤嘉第一次出战,多少双眼睛盯着他。
他先去了易章那里,和易章讨论战况,易章谈了自己的看法,他早年受过伤,这次旧伤复发,比想象的严重。
他的态度是赢是必须的,不过还有留有余地。
凤嘉点头。
易章写了个名单,哪些人可用,哪些人用而防之,哪些人不能用, 不能得罪。
凤嘉躬身谢过。
他心里有数,天时地利人和,他总占了地利与人和。
天时一家一半吧。
他研究过胡捷的用兵策略,稳中求胜,可是远征作战,太稳就失了先机,在南宁的边界线,这对胡捷不利。
凤嘉另招募了一组人,专门负责打探情报。
这组人,算是他的一张底牌。
南宁王看了身着戎装的凤嘉,非常的欢喜,于他来说,凤嘉领兵,总好过易章带兵。
他问凤嘉,是不是让世子府的李梧和眸寻搬进南宁王府,这样方便照应。
凤嘉拒绝了,形势没那么坏,李梧能料理好。
他心中明白,进了王府,李梧就非常被动了,他起身给父亲跪下去,请父亲保全我的妻儿。
南宁王大惊,你这是何话。
凤嘉长叹一声,此次出争,不是三五月,战情瞬间变化,请父亲相信凤嘉,我是您的儿子,我是南宁的世子。
而李梧是我的妻子。我在她在,若没了她,这一生,凤嘉再无欢颜。
请父亲体念儿子的心,保全她。
凤栖梧---失落(六)
南宁王明白了,凤嘉是担忧自己会完全倒向南安。
南安洲是愿意协同出兵,南宁王一直在权衡。
他们出兵的条件是他们的公主成为世子妃。
而凤嘉态度明确,李梧是他的妻子,他在她在。
南宁王点头,你好自为之。
凤嘉起身。
李梧在灯下给眸寻缝衣,一针一线,都是她的心意。
眸寻已经开始跟着杜大人识字,因为年纪小,功课还轻。郑叔会教他些武功底子。
绿竹的心自开战以来,一直提着。
现在更加紧张,凤嘉离开王城,对于李梧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这几年郑叔已经把原来王府的人基本换掉,现在世子府的人都是自己人。可是世子府,所有的人加起来不过三百人,能抵挡什么。
李梧抬头一笑,姑姑放心,我相信凤嘉,如果南宁王在意他,就不会为难我们。
从战争开始,李梧就让郑叔大量购买粮食等物。
绿竹有些安心。
李梧的打算是,爷爷既然说,郑叔有办法让她离开南宁,而阿大阿二人在世子府,可是她从来没见过他们,可知郑叔自有安排。
她相信世态不会那么坏。
她明白她有公主的封号,除非胡捷全军覆没,否则,只要南宁还对长安有一丝祈盼,都不会为难她。
凤栖梧---失落(七)
凤嘉临出发前,给了李梧一块玉佩,拿着这玉佩,谢先生可以无条件的为你做件事。
谢文德又回了易章府,他现在是易章的总管。
李梧心里想,如果易章能立足朝堂,自然会维护于她,如果易章失势,谢先生能做什么。
凤嘉走了,带走了南宁的十万铁骑,这是南宁的家底了。
南宁朝堂一直争论,要不要南安出兵。
司徒大人是主张南安出兵的,如果等到战况落败,再让南宁出兵,条件会非常的苛刻。易章冷笑,现在也苛刻,他们的公主,凭什么做我们的世子妃,南宁已经有了世子妃。
司徒大人的徒弟,王城的提督阮大人出班,现在的世子妃是和宁公主,公主心向长安,此时再为世子妃,恐怕人心不服。
易章打断他的话,一派胡言,世子妃是明媒正娶的世子妃,是凤嘉的妻子,是南宁王嫡长孙的母亲,她的心,在南宁。
阮大人还要继续,南宁王开口了,李梧是世子妃,是我的儿媳妇,这一点不必讨论。
阮大人还要开言,司徒大人摇了摇头。
散朝后,阮大人不解老师的态度,司徒说,现在情势并不危急,此时就针对和宁公主,有些太早。
司徒大人想起去年茶花节,相遇了凤嘉一家人,和宁公主一身蜜合色衣裙,妆容清丽,站在凤嘉身边,一家三口其乐融融,有个孩子跌倒了,她向前扶起,脸上的笑容温暖明净。
凤嘉看她的眼神,那般的宠溺。
司徒明白,和宁公主对于凤嘉的意义,是家人是亲人,如果伤害了和宁公主,等于结怨于凤嘉,而且和宁公主在南宁几年来,一直安份守已,打理世子府,每年冬天施粥,夏季放药,在民间素有贤名。她清丽的笑容,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凤栖梧---失落(八)
司徒大人虽然倾向于南安,但没打算针对和宁公主,他心里总感觉,国事扯上女人,总是小气。
阮大人点头,也罢,且先看看,只是眼前不请南安出兵,他日再相求,反而吃亏。他更是倾向南安,他的夫人是南安贵族,是南安公主的表妹。
南安公主数年前见过凤嘉,一见倾心,非凤不嫁。
现在公主派使者前来,只要同意联姻,马上出兵,南安的作战实力还在南宁之上。
他想,拖一拖也好,等到战局不利的时候,到也未必是坏事。
易章身体欠佳,不是天天上朝。这一次,他就感到了风雨欲来。他和谢文德提了几句朝堂的事情,问世子府如何,文德回复,闭门不出。
易章点头,杜大人老诚,李梧也是谨慎的人,自然不会此时生事。
他让文德安排人在世子府附近转悠,免得让人打搅了李梧。
他知道,李梧出一点问题,都等于是和长安撕破脸。
他明白,南安所图极大,不只是一个世子妃的人选,是整个南宁。他不能让局面坏到那一步。
哪怕向长安低头,也不能倒向南安。
南宁王的心情很复杂,他知道南安的野心,可也不愿意向长安低头,他的想法是借机独立。
如何让南安出兵,而自己不用付出什么,他也不愿意儿媳妇是南安的公主。
他对李梧印象不错,李梧的身上有着已故前王后的风范,雍容闲雅,让这样的人教导眸寻,他是放心的。
凤栖梧---失落(九)
战局并不利,一直在败退,不过易章却看出了退而不乱。
司徒大人提议和南安合作。
南宁王并没有表态,他问过易章,易章说凤嘉熟读兵法,在长安多年,对胡捷的战术自知,他相信凤嘉。
南宁王的沉默等于支持了凤嘉。
冬天过去了,春天来的时候,凤嘉取得了第一次胜利。
南宁王安心了许多。
此时的长安却是喜忧参半,有人欢喜有人忧。
东宫的空气也放松了许多,凰羽担心凤嘉一直败下去,南宁和南安合作,就会让局势失控。
只是这种轻松只能藏在心里,朝堂上他一直沉默,他没有打过仗,不好发言。兵部的意见,是调集大军继续攻打南宁。
代宗问燕王,粮草如何,燕王说能够筹集,但此时黄河发水,奏折递了上来,需要赈灾。
东宫趁机发言,先顾内部,总要安抚百姓。
代宗一直在犹豫,他明白燕王的立场,需要这场仗,而东宫需要立足。代宗让东宫负责赈灾。
燕王还在催促发兵,代宗准奏,从川陕调兵十万,却没有让这部分归于胡捷,而是由韦敏领兵。
(图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