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见诗社 |《江西婺源菊径游记》——作者:徐登明,诵读:李杰

配图画家:赵忠仁

▾  点击收听  ▾

江西婺源菊径游记

作者:徐登明
诵读:李    杰

江西婺源,有一个中国最圆的村庄,名字叫菊径。

菊径古村落,在大鄣山的环抱中:一条小河呈大半圆形,绕村庄近一周,四周的高山在小河外,将村落环绕。整个村子,只有一面的小部分与山相连。从村子对面山上俯橄,山脚下一圈圆圆的公路,公路向里是一条环绕村落的小河。小河向里岸边,是一条环绕村落的青石板小道。在青山绿水间,村落像相嵌在大樟山中的一款翡翠玉盘。因为这个特殊形状,当地人又叫它为"脸盆村"。

“菊径村”是江西婺源县大鄣山乡下辖的一个自然村,全村250余户人家,都姓何。村里有六座古祠,两座古庙。分别是:前门祠堂、中门祠堂、上门祠堂、后门祠堂、永和祠堂、大祠,以及关帝庙、八角庙等。

菊径村,始建于宋代初期,由南唐国师、中国著名的风水大师、婺源何氏一世祖何溥亲自规划设计。

建村初时,名字叫九径,后来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里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诗句,取菊之高雅,改名为菊径,沿用到现在。

这里是明代宰相何如宠的故里。这位明末一代名臣,《明史》称其“操行恬雅,与物无竞,难进易退,世尤高之”。

要进入村子,沿着河岸呈现圆弧型绕村而过的柏油公路,仅有四处木板桥与村落相连。最成规模的,是菊径村囗的一座廊桥。廊桥靠 公路方向的桥头,有一颗大樟树。葱茏茂密。近地茎杆周长丈余,高约百余米,状如华冠,已六百五十年树龄。

樟树旁,是一座宋代何氏祠堂,也就是六个祠堂中的大祠。祠堂内有大明崇祯皇帝于崇祯元年御笔亲赐的"黄阁调元"牌匾。意思是"荣登宰相之位,执掌天下大政"。据《何氏族谱》记载,是崇祯为何如宠题写的。

行走在古老的村子,漫步在窄窄的青石铺就的巷道,满眼都是岁月的痕迹。村中的道路,大多数两人无法并肩而行,对过只能侧身。地上青石子错落有致,踩踏的人多了,以及时间的久远,大多都已锃亮和光滑。巷道的墙壁,都是住户房子的墙体,也爬满了青苔,诉说着房屋的历史。

在这天目山山脉的大鄣山中,有着这样桃花源式的村子,像何如宠这样历史上的大人物,也退养于此,反映了人类长期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特题诗记游:
山环环水水环乡,黛瓦白壁马头墙。
溪流绕村如翡翠,樟树护桥似山冈。
九曲深巷行难尽,三径清晖影更长。
疑是仙界玉盘落,归去来兮宜此方。

【作者简介】徐登明,知见诗社顾问。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委员会委员。成都航空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

【诵读简介】李杰,知见诗社主播。成都铁路局客站建设指挥部高级工程师,成都市“知止学社”社长,多家朗诵网络平台嘉宾。成都市档案馆声像作品合作者。
【画家简介】赵忠仁,别号养知斋主,1957年生,祖籍山东青州。毕业于辽宁大学。现为中国人民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人民书画院艺委会副主席,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研究会理事、闾山画会常务副会长、辽宁美协理事、锦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清华美院访问学者。
「知见诗社」

策划出品:「知见诗社」

品牌定位:中国首家全民原创精品文化艺术公益平台

文化宗旨:知天下,见未来,只要热爱,皆是诗人

合作平台: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方志四川》

法律顾问:王劲夫(四川蓉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执行主任,民盟四川省委社治委副主任,民盟成都市委会法制工委副主任)


本公众微信平台音频、视频及活动图文信息报道系「知见诗社」独家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本平台所使用的诗歌、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部分作品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授权事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