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人到中年,学会给自己看病
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洞见·握书姑娘
知世故而不世故,历圆滑而弥天真。
人到中年,经过岁月的洗礼,时间的沉淀,我们逐渐参透了生活百味。
也正因为懂得了一些人生道理,容易变得世故圆滑,生出一些毛病。
中年以后,避免油腻,就得学会向内审视,自己给自己“看病”。
01
作家喇嘛哥说,人到中年,不知不觉就会变得好为人师。
即便是竭尽全力学着内敛,但在与人交谈中,也会不自觉地把话题引入到别人难以参与的往事里,去炫耀自己的经历。
宋朝有个官员叫钟傅,自己的字写的不怎么样,却非常喜欢评价别人的字。
有一次,他见一寺庙中挂着一副匾额,但署名模糊不清。
于是马上神气活现地对匾额上的字各种吐槽,还让寺中僧人取下匾额,自己重新书写。
寺僧取下匾额擦干净后,他才发现被钟傅贬低的字,竟是出自颜真卿之手。
见此,钟傅只得悻悻地嘀咕:“像这样的字画,怎么不刻在石碑上?”
一个人最大的愚蠢,就是认为自己什么都懂,对别人指手画脚,品头论足。
结果越是好为人师,越会暴露自己的无知。
微博里有位网友讲过自己的故事。
步入中年后,他不知不觉变得喜欢显摆。
遇到有人向自己求教,他更是刹不住车,常常把生活、感情、工作各个层面都长篇大论地说给对方听,俨然一个无所不知的“人生导师”。
可那些经常被他说教的人,非但不感激他,反而一个个都开始和他保持了距离。
后来他才逐渐明白:
每个人经历不同,自作聪明地用自己的那些大道理指点和干扰他人的人生,最后只会招人反感。
孟子有言:“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人际交往最忌讳的,莫过于自以为是地到处秀优越,用自己“过来人”的经验去教育别人。
学会克制自己好为人师的欲望,改掉妄自尊大的毛病,才是中年人最顶级的自律。
02
生活里总有一些人,喜欢满口大话,天南地北地扯,吹捧自己。
小品《有事您说话》里,郭子是一个在铁路部门上班的中年人。
为了让别人高看自己,他常常自吹自擂,无限夸大自己的能力。
他不仅谎称自己在铁路部门有关系,还四处吹嘘自己有能耐,可以买到别人买不到的票。
朋友听说他人脉广,便托他帮忙弄两张春运期间的卧铺票。
为了让自己说出去的大话不被揭穿,他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他大冬天连夜去排队买票,结果排了一晚上没买到,最后自掏腰包买了高价票。
妻子得知后,和他大吵一架,还愤怒地表示这日子跟他没法过了。
看着妻子生气的样子,他才发现,那些说出去的大话,不仅没能让别人高看他,反而害苦了自己。
无论为人还是处世,都要心怀谦卑,敏于事而慎于言,才是最好的智慧。
孔子有位弟子叫宰予,平时心直口快,喜欢说大话。
一开始孔子欣赏他,以为他胸怀大志,可在后来的相处之中才发现,原来他只是单纯爱夸海口。
于是孔子将他狠狠训斥了一顿。
还立下规矩:凡孔门弟子,必须言行一致,不可讲空话,乱吹牛。
在老师的批评下,宰予很快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此慎言慎行。
治好大话毛病的宰予,得到孔子重新认可,后来在三千弟子中名列十哲,成为真正的贤者。
曾国潘说:“立身,以不妄语为本。”
人到中年之后,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口舌。
管住嘴,谦卑做人,沉稳做事,是修养,也是智慧。
03
易中天曾说:“面子是咱中国人的宝贝,几乎主宰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爱面子是人之常情,但死要面子,却是一场灾难。
鲁迅曾在杂文里记载过一个故事。
一个前去奔丧的人,到场后发现其他人都收到了死者家属发放的白孝,自己却没有。
他觉得自己被区别对待,太没面子,就召集了一些朋友,大闹了一场。
结果本来是办丧事的灵堂,却变成了打作一团的战场。
后来这件事被人们传得沸沸扬扬,让他在整个村子里颜面扫地。
正如郑渊洁所说:“要面子的结果,大都是没面子。”
做人,放下无谓的虚荣,不让面子绑架。
我老家有一个企业家,中年破产,债务缠身,养家糊口都成了问题。
他曾经的竞争对手说:“我可以给你一份工作,来我公司上班。”
身边人纷纷劝他,别去了,给昔日的对手打工,太没面子了。
但他欣然接受了这份工作,还对这份工作付出了百般的努力。
渐渐地,他和老板关系越处越好,得到了赏识。
后来他与曾经的对手、现在的老板合伙开了一家公司,让自己的事业再次腾飞。
亦舒说:“面子是一个人最难放下的,又是最没用的东西。当你越是在意它,它就会越发沉重,越让你寸步难行。”
太看重面子,只会阻碍自己前进的脚步。
越不把面子当回事的人,越没有负累,最后才会活得越体面。
中年以后,改掉死要面子的毛病,人生的路便会越走越宽。
04
人到中年,比形象油腻更可怕的,是内心的油腻。
失去了年轻时的简单与初心,变得圆滑又世故,复杂而庸俗。
五代时期,有个大臣叫冯道,为人十分势利,对下欺凌贬踩,对上无底线奉迎。
他为官共历5朝11帝,每次新君主上位,他就马上溜须拍马,说着最谄媚的话,以博恩宠。
有一次,周世宗想要效仿唐太宗,亲自带兵出征。
这时,一向习惯于曲意逢迎的冯道,马上嘻嘻一笑迎上去奉承说:
“皇上是皇上,唐太宗是唐太宗,怎可相提并论呢?”
其实他想表达的,是皇上比唐太宗更英明啊。
但唐太宗作为帝王,在历史上的声誉实在太响亮了。
冯道此言一出,周世宗就大发雷霆,认为冯道是在讥讽他。
这件事后,周世宗对冯道十分反感,打发他去管理修造周太祖坟庙的工事。
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冯道内心恐惧,惶惶不可终日,不久竟积郁成疾,死掉了。
人到中年,如果不能保持内心的干净,市侩油腻,只会换来他人的反感和厌恶。
主持人马腾曾说过:“油腻,本质上是一种对自我的放逐。”
作家冯唐曾在自己47岁的时候,写过一篇《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
在文章中,他清晰明确地列出十条准则,用以警醒自己,千万不要变成一个油腻的中年男人。
走过半生,他越发懂得,思想不油腻,内心不堕落,才能看到更美的风景。
人生后半场,最好的境界,无非知世故而不世故,历圆滑而弥天真。
正如洪昭光教授所说,你永远是自己最好的医生。
人到中年,行至半坡,我们最难得的清醒,是看清身上的毛病,自治自愈。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