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辛劳无以立世,无激情何谈人生?
金成阅读第1039天
早上打开网络,推送的第一条消息就是确定感染人群达到5900多人,已经超过了非典的感染人数。在此,为那些过年期间还奋斗在危险抗疫前线的医疗工作者和其他工作人员表示崇高的敬意!正在因为他们在这份事业上的辛勤付出,让我相信,这场疫情阻击战我们是定可以取得胜利!
翻开稻盛和夫系列的第三本《干法》,其实知道围绕的一个中心就是劳动。如果再细化一点,可以说是工作。本来想继续写读书的体会,但是看到这里,我想就自己的经历,来阐述书中的内容进行印证。在之前写笔记的时候,我提到过,我写出来的东西,要么是我相信的,要么就是我要去做,或者已经做到的。那些我自己都不信服的东西,我也无从落笔。今天主要谈两个词:激情与专注。
一、激情
本来我想在这个地方写坚持,但是想想,写激情也许更恰当。如果问一个人,现在有没有能够让他依旧产生激情的事情,回答是有,我认为不管他现在遇到什么事情,至少还有那么一点点前行的勇气。反之,如果现在任何事情都让他没有了激情,也许是自我颓废,也许是被现实磨砺掉无数棱角。不管如何,前方是否还能去走好,都成未知。
自己是非师范出身,机缘巧合之下进入教培行业。最初来到这个公司的时候,用一穷二白形容我觉得都是委婉。而我之所以来到这里,很简单,以我的条件也选择不了太多。学校大猫小猫两三只,冬天还睡了一个月的办公室(没有暖气),初创时公司发的薪资连温饱都很难满足。老师们备课也是零零散散,在过年前都纷纷离职。
对于当时的我而言,我也面临着纠结:到底是辞职还是继续做。并不是我真的多热爱这份工作,而是在我看来,我还没有在此努力,何谈所谓的不适合?过年回来之后,所有的老师就剩我一个,另外也招聘了几位新老师。那时起,自己一大早去公司,一直忙到深夜回来,没有所谓的加班费。干嘛呢?刷题,再刷题;练课,再练课;备课,再备课。当时的自己相当于是一个已经开足马力的马达,不停地旋转。
彼时的我不知道这样会怎么样,而我这样去做只是基于两点:
1.我不想随随便便放弃眼前的工作,尤其是在我自己还没有努力的时候;
2.当时的我也许不是多么喜爱这份工作,但是我没有太多的选择。要么想办法做好它,要么就是滚蛋。
在这样的过程持续了几个月之后,开始发生了变化:自己所带学生成绩稳步提升了;学生和家长的好评越来越多了;学生问的题回答起来越来越轻松了;自己授课越来越收放自如了。这时的公司也挺过了最艰难时期,自己的级别,薪资也开始稳步提升,基本上就是每个月一个台阶,没有多久就是站在所有老师前面。
这时候是不是可以了?是不是自己的辛苦已经有了收获就可以休息下,可以让自己安逸点了?毕竟付出那么多不就为了利益,为了享受吗?不是,或者说,不全是。那一年的自己和前一年刚来公司的自己确实是两个极端,可是我想说,我真的没有出现过那样的迷茫,而是一种恐慌!没错,就是恐慌!
为什么恐慌?因为在我看来我是配不上这样待遇的。我很清楚自己的水平,而当时新招进来的老师中,确实高手云集。我为什么能够有如此待遇呢?我想无非三点:
1.我是早期一帮人中唯一一个留下来的;
2.我做事情相对比较认真,并且有一定成效;
3.我也许不是最好,但是可以把我立成榜样,起到千金买马骨的作用。
其实自己梳理这几点之后,我也明白,如果没有自己之前的辛勤付出,也就不会有现在的收获。这时的我,也许不需要做当时那样的艰难抉择,但是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去挥洒汗水的感觉。世上总会有人鄙视那些愿意加班的人,也总会有想不通为何这么拼命工作的人,自己又不是老板。如同在后来,有位女同事辞职,她说:闵老师,我工作是为了混口饭吃,而你工作是为了事业。我想很多人听到这话也会很有道理。错了,大错特错!
我在走向管理层之后,和下属要去沟通的时候越来越多,经常会提到一点:我自己也是从一个普通员工走过来的!之所以比很多人走的看起来高一点,只是因为我愿意去把自己的精力往这里挥洒。我也尊重那些有不同思想的人,但是有一点,你自己如果没有去努力过,没有为此奋斗过,没有真正尝试去热爱过,那你是没有资格说三道四,站在所谓的正确制高点去指责!
写到工作,我又想到感情好像也是如此。七年之痒确实是有原因的,到如今,三年之痒都是正常。两个人在一起久了之后,当初热恋的那种激情已经逐渐消散,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也许就只有平淡的左手牵右手的感觉了。我理解,感情走到最后,没有那么多的轰轰烈烈。但是激情,也许正如那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没有它,反应也能进行,但是偶尔用用,你会发现,效果总会让人惊喜!
二、专注
在当初制定企业文化的时候,立下了很多flag,也修改了几次。说实话,企业文化修改,本身就是一个很无厘头的事情,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你确实会发现,当时的自己确实没有想清楚很多事情。这时候按照不太适合的方针去走,也许一时没有什么,但是后面会有更大的坑,提出修改,就是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没有什么,敢于担当也是我们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而在多次修改中,有一点是一直存在的:专业专注。
一方面我们作为教育培训学校,需要老师专业,并且在某一学科确实是有所造诣;另一方面,职业工作者对待工作,也应该是专注,这是对自己,对公司、对客户和对社会的一种负责。
在我经历了之前的努力之后,我还是步入一个瓶颈,开始思考接下来的发展方向。要么就是正常的一对一继续走,补习一般的学生,这种难度偏低,但是往前很难有多大发展;要么就是进行培优辅导,自己要花的功夫很多,但是一旦出成绩,会带来很大影响。经过思考,我选择了第二种。
选择一时爽,但是自己的水平摆在那里,要拓展培优,首先那些题目你得做的起,其次你得知道有哪些题,然后你能够把这些题型方法讲给学生,并且让他们懂。由于当时条件所限,没有人带我,自己只好选择一个点去做,那就专门训练中考压轴题。
说实话,我对于这份工作是怀有激情,但是当时选择这件事情去做,也是属于被动,而非完全的主动。一个月的时间刷了全国各地600多道压轴题,到后来看到这种题真的就是反胃。为了能够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我的方法,基本上自己做题时不看答案,而是选择自己从各个角度去思考,找出最适合学生理解的方法出来,这个过程很纠结,因为有些方法你能够做出来,但是讲出来理解又是另外一回事。
经过这样冰火两重天的感受之后,当开课专门进行培优拓展的时候,学生的反馈很好:方法新颖,题型变式多样,上手快,易操作。在后续带这样的课程中,根据需要,自己适当调整方向,死磕!
在这里,我认为专注不是说一定是某件具体的事物而应该是做事态度,或言之,它可能是在不同时段你投入自己尽可能多的精力去做好一件事情。在第一年,我主要是刷题;第二年,是培优;第三年是家长沟通;第四年是员工沟通;第五年是培训;第六年是服务……每一年的主题会有些许不同,但是确定之后,就是投入自己。谢春霖老师的《认知红利》一书中,在前面的篇章就说到了一个词:注意力。做事的效率和结果为什么不好,注意力就是最重要的因素,而注意力使用的过程,就是专注!
由于自己职业的原因,我可能不是在一件事情上完全钻研下去,只能在不同阶段,需要我去花精力的事务上专注研究。我很佩服那些在某一个领域深挖的人,不管是袁隆平于杂交水稻,科比于篮球,还是黄渤于演技。能够在某一领域专注而取得成就的人,都值得被尊重!也许你不一定喜欢,但是我们没有资格去否定别人的喜欢。专注于自己所为之事,也是善!
我们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我觉得这真的是每个人应该去思考的问题!我承认,它基本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得到生活所需,但是我认为还应该有更多,那就是磨练心性!不要抱着我工作就是为了糊口,还谈什么精神追求这种话。在《攀登者》电影中,吴京针对有人提出“那个年代饭都吃不饱,还想着劳民伤财去登山”这句话做出来这样的回应:如果一个民族只想着的是吃饱饭,那是很可悲的!翻翻历史,在三年灾害中,全国人民都是勒紧裤腰带忍受饥饿,而在大沙漠深处,却有一帮人还在搞原子弹。时至今日,如果有人说:饭都吃不饱,还搞什么原子弹。这种人,我认为要么就是秀智商,要么就是应该枪毙三十分钟。无论何时,无论何事,我们不应该只是局限于现在环境,更多的应该提升心性。多想想,作为人,何谓正确?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