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好员工开始混日子?人在职场,千万别成为这样几种动物角色
我有个发小,从小一块儿玩到大的,而且我们小学、中学都在一起,到了大学才分开,我考上了一所二流大学,他是学霸,考上了一所985院校。毕业之后,他因为成绩优秀、学校也有名气,去了一家省内有名的国企。
刚工作那几年,出差、加班、学技术,拼业绩,那叫一个努力,就连喊他出来喝酒,都得提前好几天预约,要是赶上临时有任务,爽约不来也是常事。短短几年,他就从技术员做到项目经理,不能说一帆风顺吧,也算是小有所成。
前不久,我们一起吃饭,我觉得他怎么状态不太对呢?整个人都有点萎靡不振,人也显得苍老了一些,言谈之中,没有了当年的意气风发,还时不时地埋怨领导不行、单位不好等等。最后,他说:现在觉得上班真没劲,天天打卡,还得经常加班,我现在有事能推就推,能不出差就不出差,就这么着吧,反正单位也不能随便开了我,混呗。
后来,我一琢磨,好像现在在一个单位里混日子的员工还不在少数。而且,这些员工并不一定都是那些能力差、没作为的人,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曾经是有贡献、有成绩的好员工。
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好员工”开始混日子了呢?
总体来说,好员工开始混日子,一是管理制度和激励方式有毛病,二是团队里出现了不和谐的人和事,三是员工自身出了问题。具体来说,有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好员工开始混日子,是从认识到自己是只拉磨不吃草的“驴”开始的。
好员工之所以称得上“好”,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踏实苦干,出成绩,有贡献,而且为人老实,不给领导同事添麻烦。
按说这样的优秀员工理应得到提拔、奖励和重用,但是领导要么视而不见,要么只知道用人,不知道奖励,让员工的努力付诸流水,多年下来止步不前,看不到升职加薪的希望。更有甚者,不去提拔奖励好员工,却任人唯亲地提拔重用那些能力一般但和自己交情好的员工,严重伤害了优秀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自尊心。当他们拉完磨、卸完车,发现自己得到甚少的时候,就会意识到,自己只不过是一只被蒙着眼睛原地转圈的“驴”,再往后,又怎么会有动力继续努力工作呢?对待好员工,如果只有拉磨,没有奖励,那就一定是管理有问题,考核不公平,奖励不到位,领导有私心,这是让一个优秀员工从勤奋变得懒散被动的主要原因。
第二,好员工开始混日子,是从认识到自己是永远是停不下来的“马”开始的。
在职场上,有一个普遍现象:会干的、能干的、肯干的员工,永远有忙不完的活,永远都被领导压担子、派任务,干的越多,工作越多。而那些能力一般、推诿扯皮的员工却永远都能挑最轻快、最简单的工作干,并常常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这也是管理和用人方面的问题,也是我们常说的“鞭子抽快马”。
这样做最大的坏处就是忽略了员工的承受能力和基本的岗位职责范围,对优秀员工过度使用导致其疲惫、厌倦,学习成长空间被挤占,并相应地产生不公平感。当员工意识到自己总是挨鞭子跑路,其他人却无所事事的时候,就会对领导、团队产生失望甚至抵触,最终他们不仅不会继续努力工作,还会学着别人同样去推诿扯皮、混日子。因此,如果不能及时调整管理方式,对工作进行合理分配,对人员进行科学使用,对劳动和成绩进行公平奖惩,就可能会让好员工变成混日子的差员工,甚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第三,好员工开始混日子,是从认识到领导是光知道往上爬的“猴”开始的。
猴子干活不一定行,但往上爬的本事可不小,这就像是有些领导,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也不脚踏实地,整天只知道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对上吹牛说大话,对下画饼耍威风,而最终目的只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位置,给自己的晋升提拔铺路。
跟着这样的领导干活,优秀员工不一定有前途,但是成绩却很可能都成了领导的功劳,最后,自己下力,领导邀功,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
而如果遇到能力不强、眼界不高、作风不正、头脑不清的领导,就更倒霉了,因为领导本身可能就对自己的工作缺乏热情和追求,只想当一只躲在树上看热闹的“猴”,又怎么能给团队带来目标感呢?这时候,领导很可能就会带头混日子。作为有理想、想干事、能力强、有想法的员工,也一定得不到施展才能的机会,久而久之,他们会产生“领导都这样混,我又何必努力呢”或是“干不干都一样”的想法。
当好员工意识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只不过是在让“猴子”爬得更快、坐得更稳的时候,自然会心生不满,他们要么减少付出、不再愿意“为他人做嫁衣”,要么就上行下效,让自己学会投机取巧,也变成一只“猴”,混日子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了。
第四,好员工开始混日子,是从认识到同事是没能力、只添乱的“猪”开始的。
“不怕狼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这就是职场上的一个写照。
优秀员工如果仅仅是自己优秀,也很难把事业做成、做好、做大。优秀的团队不是一个人鹤立鸡群,而是讲究合理搭配、能力互补、协调作战。就怕能干的员工遇到添乱的队友,这样的员工简直就是团队的“灾难”,不光做不好自己的工作,还会推延团队的进度,甚至暗中使坏,起反作用。
猪队友的工作能力不行,但是对团队的杀伤力却很大,除了影响工作、拖累业绩,更重要的是影响团队的士气和情绪。能否及时发现和剔除团队中的“猪队友”,也是在考验一个单位的管理机制和奖惩机制是否有效的方式之一。否则,好员工再怎么努力,也会因为别人捣乱而显得碌碌无为,时间久了,他们的努力也成了“混日子”。
第五,好员工开始混日子,是从认识到自己是无力拉车的“牛”开始的。任何人的职场发展都要经历“过渡期——适应期——成长期——成熟期——稳定期——调整期——衰退期”这样一个大致的过程。
成功的职场人士也逃不开这个发展规律,但是优秀的职场人士却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尽量延长自己的职业成熟期和稳定期,尽量减缓和缩短自己的职业衰退期,而方法就是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完成认知升级和技术迭代,并不断地适应新环境、新变化。
相反,如果一个曾经的“好员工”,开始出现混日子的迹象,也说明他在职业成长和周期调整方面出现了问题,要么是技术和经验落后,被年轻人超越,产生自卑、焦虑和失望,要么是自己心态发生变化,开始“倚老卖老”或“认命”,丧失了继续学习和进步的动力。
当一个员工觉得自己辛苦了大半生,已经没劲拉车,跟不上现在的职场发展和工作节奏的时候,他们就会认为自己的“职业黄金期”已经过去,那头曾经满身是胆、豪气冲天的的“野牛”,变成了如今浑身无力、怨声载道、举步维艰的“老黄牛”,慢慢开始混日子了。
因此,曾经的“好员工”如果开始混日子,一定要先检讨自己的问题,除了年龄这个自然规律不可抗拒之外,心态、学习能力、精神状况等都可能左右自己的职场沉浮。
那么, 怎么避免这种好员工开始混日子的职场现象呢?
首先,建立目标感和有效的激励、奖惩制度是关键。目标要拆分、细化、阶段化,要让每个员工都能建立自己的目标感,并感受到目标的真实存在。激励制度要跟上,物质激励和精神鼓励同样重要,升职和加薪同样重要。但更关键的是,要建立多维度、多角度、多元化的激励体系,要让每一个工种、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年龄段、每一个部门的员工都能获得激励,要让优秀者出众、要让平庸者上进,要让落后者加速,要让搅局者出局。
其次,建立求真务实、干事创业、诚实积极的企业文化是长久之计。企业文化听起来很空很大,但其实却贯穿和体现在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上。这种细节对领导者来说,就是要为人正直,要公平公正,要实事求是,要抓成果、看效益,要识人用人团结人,要合理科学的安排岗位、考核业绩、分配利益;对普通员工的角度来落实企业文化,就是要做事直接迅速、说话简单明了、看重业绩和效果、看重自我成长,还要抗压抗击打。
再次,把“混日子”现象防患于未然才是有效的方式。一是要建立员工学习、培训、培养、锻炼的常态化机制和机会;二是要鼓励年轻人早学习、早进步、早提拔,以激发个人发展需求作为进步的动力,替代职业衰退的压力带来的自我消沉;三是要允许“老同志”原地踏步,因为他们的进步空间已经很有限,但是要激励他们把擅长的、有经验的、已经做了很多年的工作做到极致,尽量成为专家和行家,尽量能带出几个新人里的“专家”或“能手”,这对他们的个人职业发展来说,即使很难增值,但至少可以保值;四是合理招聘、适当裁员,不要迷信庞大的团队,人多活少最容易滋生慵懒和懈怠,也会给管理带来困难,不合适的人越早离开越好。
职场如战场,能征善战者为王。职场如行舟,不进则为退。“混日子”永远长久不了,因为你不会战斗,战斗就要来找你,你不去进步,别人就会快速超过。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这既是对领导者、管理者的忠告和建议,对个人特别是刚刚入职的新人来说,也是一个必要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