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选书:全本、选本or 丛书?

中国的古典文学浩如烟海,越读越发现学无崖,生有崖,遗憾我们又没有古人秉烛夜谈的毅力和习惯,怎么办?选书变得很重要。

我在系统了解完苏东坡生平传之后,就面临一个问题,到底是选苏东坡全集来读?还是找选集来读呢?

买全集就怕落得个束之高阁,买选集,又怕因为选本的缘故,错过了对苏东坡的全面认识,有违自己深入了解苏东坡文学魅力的初衷。

今天参加了一场人民文学出版社为新出的一套“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举行的读者会,请了一些出版界和大学的学者专家,受到一些启发,结合他们的分享和自己听完之后的思考,记录如下:

全本:

适合作深入研究,阅读时间长,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适合学者、研究者以及深度爱好者。

选本:

选本一般承载文化普及作用,但不同年代的选本不同,主要看三点:书是什么时代背景下提出的需要,由什么人做出来的,他们的学术造诣怎么样,这个决定了这本书的最高价值。

过去的学者,不强调个人的论文发表,专著,他们一辈子可能就留下几本选本,那时候的个人职业及方向更多服从组织和国家安排,时代原因,因此,选本包含着专业性的道路和方向,老一批学人的治学方法,文学的审美、学术高度、以及文学理论,都体现在选什么,以及如何写注释这两样事物当中。缺点在于,意识形态的深渗入比较多,又红又专,这点在诗歌选集上尤其明显,文以载道诗言志的多,儿女情长的就不会成为主流.

选本对于大众读者而言,能够取到最精华的内容,对于专业研究人员来说,他们在读完全本之后,再来看大家的选本,相当于通过书本向前辈学习以及传承。所以,无论什么样的人都需要选本.

选本方便平时作为教材使用,一个人即使读了全部唐诗,在给人讲述的时候,也只能选择一些解读,所以,从读者角度而言,所有的阅读,最终都是选读。

选本也有版本的更迭.但选本是应该越来越厚?还是越来越薄?阅读人群是否需要进一步细分?这是出版社和编辑要考虑的问题,但对我们读者而言,就是反过来思考,我处于什么样的读者阶层,想要达到怎样的目的。

其实很多书,就跟我们上学买学科参考书一样,没有一本万能参考书,所以,我们需要很多本参考书,每一本取其中最好最适合的部分,可能我们读书也是这样,许多很多本互相验证,但不必要求每一本都读完,除非它非常经典,只是这种读书方法费钱.

有没有对人影响最大的书?这个不好回答,但有没有根基性的书,这个好回答,每一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一个根基。

普及经典的选本,最后这个选本自身会成为经典,现在的时代不会有这样的经典产生,因为我们现在的学院派体系,考核机制?整个社会向财富看齐的价值观,已不利于孕育“三五年打磨为了流传三五十年”的工匠精神。

现场的嘉宾,大多是50-60年代生人,他们的文学引路人,很多都是选本,这提示我们一个问题,选本是很好的领路人,我们不妨利用起来,如果读完选本觉得够了,就不必再读全本,如果意犹未尽,或者找到了研究方向,不妨向全本全集前进。

现场嘉宾基于自己的阅读和研究经验,推荐的经典选本:(不是广告,因为都不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对史记楚辞和苏轼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入手。

王伯祥的《史记选注》、马茂元的《楚辞选》、王学照《苏轼选集》

王伯祥先生之前没了解过,但现场好几个嘉宾都一致推崇,看了目录,现在主流对史记的研究,所选文本都没有跳出他的选本范围,这个就是学术地位吧.

马茂元先生据说是个大才子,注解楚辞相得益彰,文采和情感都到位,王学照先生也写了苏东坡传,之前读过,也推荐,比林语堂版本更细致,又比李一冰版本更具学术性概括。

各大出版社的丛书体系:

为什么现在流行丛书,我自己的分析是这样的:

1、从出版编辑角度,丛书适合拆解,分工合作,也适合现在写书人的知识背景,因为现在的专业分工太细了,一个人的知识体系,不足以支撑一本书的完成,想想是一种倒退,这也是大师难以再现的体制缘故。分工之后,制作周期相对短,能快速推出市场,现在出版社竞争也很激烈,新书层出不穷,也是在迎合读者喜新厌旧的心理。

2、销售额高,比单本更有市场价值。

3、丛书本身是一个完整的主题阅读书单,我们作为读者,并一定要全买,但是看看目录,就能让你不至于漏掉重要部分。

所以,丛书要慎买,一定是会良莠不齐的,我自己会单本入,哪怕单本单价会贵,最后算下来,经过选择和判断的购买,总是显得更为合理和合算。

此外,还有 一个重要的选择标准,是要看出版社,每个出版社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和传承,这个直接决定了编辑的思路和风格,出版社是坚持自己的学术思想,还是迎合大众?我自己比较喜欢的还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华书局,上海译文出版社、,另外中州出版社钱穆先生的书籍,三联一些近代学者的书,也都值得一读。

比较尴尬的是,现在的书,经典的不畅销,畅销的却不一定经典,你想读什么书?要擦亮眼睛看。

选书、读书,都是很费劲的事情,最不费劲的是买书,也许就是买书太方便,导致我们过于随意。

我特别希望出版社在每一本书里,都写清楚这本书的出版历史,作者详细介绍,以及适合人群,后来想一想,王婆卖瓜,只能说瓜甜,因为这是一个营销的时代,人们已经只能相信别人告诉的,而不愿意自己去思考了。

做一个好读者,首先要学会选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