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以太网技术连载(二):车载以太网的物理层是怎样的?

原创干货

车载以太网

连载目录: 车载以太网

车载以太网技术连载(一):汽车为什么需要以太网?

车载以太网技术连载(二):车载以太网物理层是怎样的?
添加微信:NEWCARSHEN,加入车载以太网交流群

下期内容:

(3)车载以太网的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学习以太网技术请点击👉车载以太网物理层、AVB/TSN和网络安全培训
上一篇文章,我们已经介绍了以太网作为车载网络技术的背景和作用,以太网(和TCP / IP)与OSI参考模型之间的关系,以及PDU的结构。本篇文章,我们将讨论 OSI 参考模型的最底部,也就是以太网的物理层。

车载以太网拓扑结构

从各个网络协议本身来看,传统的车载网络和以太网(以及TCP / IP)有很多不同之处,其中一个差别就是网络拓扑。所谓的网络拓扑,是一种网络连接的形式,是指网络中各种通信主体的每个节点(车辆ECU),相互连接的方法和方式。
车载网络协议中,典型的网络拓扑结构类型有:总线型拓扑、环形型拓扑、星型拓扑。每种类型的网络拓扑都有自己的特征和不同的形状,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点:所有网络节点都是通过通信介质直接连接。这意味着通过测量网络上的某一个点,就可以掌握该网络上的所有交互。

另一方面,在当前的以太网中,主流的链接方式为交换型网络拓扑,如图2所示。与图1所示的网络拓扑不同,典型的网络拓扑类型在原则上节点之间都是一对一连接,因此仅通过测量网络上的某一个点,不能完全掌握整个网络。另外,如果你想掌握通信内容,仅仅凭借通信介质上的信号波形来分析,这是很难完成的(其原因将在后面描述)。也就是说,以太网的测量方式和传统网络协议的测量方式也不是不同的。

图1  典型的汽车网络协议的网络拓扑

图2 交换机网络拓扑(此处将具有多个连接的拓扑称为交换机)

车载以太网物理层

以太网物理层的作用是把多个相节点连接起来,在家庭和办公室的LAN局域网中,我们会用到多种设备和协议等连接节点。从车载网络来看,和LAN局域网一样也会使用多种设备和协议等。车载网络大致可分为“车内连接的网络”和“车与外部连接的网络”。那么,车内网络需要用到什么?车外网络又需要使用什么呢?
  • 车内的情况下:

    100BASE-T1、1000BASE-T1(车内通信)

  • 用什么将汽车连接到外部

    100BASE-TX,1000BASE-T(诊断标准)

    ISO 15118(充电协议)

两者都是为了支持新车通信的新案例而导入的,而前者的导入是为了满足车载网络本身的新需求,我们将关于这点着重讨论。

PHY

提到每个物理层,就必然会提到 PHY(以太网 PHY)*1。PHY位于 ECU 中的微控制器和通信介质(物理介质、铜线、光纤等)之间,将微控制器发出的并行数据化为串行流数据,再把数据送出去。收数据时的流程反之。

*1 PHY:取自PHYsical laye的前三个字母

如果是CAN的话,有一个CAN收发器,这个收发器将CAN控制器处理的TXD/RXD转换为 CANH/CANL(两者都是串行数据)。但是,在 PHY 的情况下,为了支持以太网的高速通信,并行数据并不会直接转换为串行流数据传输出去,而是按照物理层的编码规则把数据编码(编码),再变为模拟信号(加扰)*2把数据送出去,因此,在以太网中,仅通过查看通信波形是无法理解通信内容的。

*2 随机替换原始数据,防止相似的模型连续出现,目的是为了减少外界的噪声。

除此之外,由于PHY位于微控制器和通信介质之间,因此,PHY与微控制器之间具有一个接口,称为MII(介质独立接口),PHY与通信介质之间也具有一个接口,称为MDI(介质相关接口)。MII是一种不依赖于通信介质的接口,该接口与微控制器之间每次收发数据,都以25MHz的频率交换4位并行数据,并且可以100Mbps的速度进行通信。此外,GMII作为MII的一种变体,可以以1 Gbps进行通信*3,它可以以125 MHz交换8位信号。
*3 GMII:G为Giga的缩写
另一方面,对不同的通信介质,MDI接口也不同,取决于是使用双绞线(一对、多对)还是光纤。当然,如果MDI发生变化,与MII的转换方法也会发生变化,因此PHY的内部结构也会发生变化。每个通信介质都有单独的标准和PHY。
图3 ECU的内部结构

车辆内部的网络

· 100BASE-T(IEEE 802.3bw)
Broadcom开发了BroadR-Reach技术,基于该技术有了OABR协议*4,在IEEE参与之后,被将其标准化,这就是100BASE-T1。其特点是一对双绞线(类似于CAN)可以以全双工的方式通信,通信速度最大可达到100Mbps。CAN是以半双工的方式通信,通信的最大速度为1 Mbps,所以两者对比,前者的速度有了显著的提高。这不仅采用了操作信号(BI_DA +,BI_DA-)、还通过高级的数据编码(4B3B,3B2T,PAM3)对数据进行压缩,降低通信频率和抑制噪声来实现。根据标准,无论带或者不带对线屏蔽,都要求对线最长15米。在实际汽车环境中,因为要在狭窄空间布线,必须要采取额外的噪声抑制措施,以及限制STP的使用和平行线长度等
*4 OPEN Alliance BroadR-Reach、OPEN=One-Pair Ether-Net。
此外,编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在此尤其注意3B2T码转换,3B2T码是用2个代号(读取两次)进行3个位的编码(需要读取三次),此类编码方式使得信码传输周期降低了2/3(100MHz->66.67MHz)。
  • 对来自MII的4位信号进行4B3B替换,变成3位信号

    在此之后进行加扰。

  • 将替换出的3位信号再替换为2个带有3个状态的符号

  • PAM3输出具有三个值(-1,0,1)的矩形波符号

此外,虽然在总线观测到的是两个节点PAM3输出电压的叠加。但是两个节点在接收信号的过程中,会减去各自的输出值(回声取消),从而解析出另一个节点发出的信号内容。
· 100BASE-T(IEEE 802.3bp)
100BASE-T(IEEE 802.3bp)是在100BASE-T1之后制定的,兼容于1Gbps的车载物理层。与100BASE-T1相似,在一对线上的最大速度可达到1Gbps。在编码方法方面,与100BASE-T1也有很多共同点。100BASE-T(IEEE 802.3bp)执行的是80B81B转换而不是100BASE-T1的4B3B转换,但后续处理都用到了3B2T和PAM3。80B81B转换是把GMII处理的8位数据分成10组后再添加1位。
除了上述的两个标准以外,100BASE-RH可以应对用塑料光纤来作为通信介质的情况,正在开发中的10Mbps的10BASE-T1S(IEEE 802.3cg)可以用来替代CAN,还有一些多GB(2.5G, 5G, 10Gbps, IEEE 802.3ch)兼容的标准,可以用来支持不断增长的数据。我们必须要时刻关注未来的趋势。

车辆外部的网络

接下来,对用于汽车连接外部的物理层进行说明。首先介绍下用于诊断通信的。与截止目前介绍的东西不同,这些产品不是为车载用途而开发的。而是考虑将汽车与外部相连接的时候,如何充分有效的利用现有的技术。
· 100BASE-TX/1000BASE-T
100BASE-TX/1000BASE-T用于诊断通信,它们可以将诊断测试仪和名为诊断GW的ECU相连接。这就是普通的以太网标准,和办公室/家庭使用的标准相同。一般来说,一提到诊断通信,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使用CAN。但是随着ECU功能增加,以及网络变革,做为一种可以使用的时间更长的网络技术,以太网受到青睐。实际诊断通信中,会使用DoIP(Diagnostic over IP, ISO 13400)来作为上层协议,在本连载的后期,我们会详细介绍。
ISO 13400规定了100BASE-TX的,在实际应用中,一般使用速度更快的1000BASE-T。100BASE-TX相对1000BASE-T比较陈旧,100BASE-TX在2对线中实现100Mbps的全双工通信,而1000BASE-T在1对线中实现250Mbps全双工通信,使用4对线就可以实现1Gbps的速度了。
· BASE-TISO 15118(IEEE 1901)
BASE-TISO 15118(IEEE 1901)标准用于电动车的快速充电功能,相当有特色。基于CAN的CHAdeMO协议广为人知,在物理层上,采用ISO 15118标准中的物理层采用了IEEE1901的PLC(Power Line Communication)标准。各位还记得PLC吗?在Wi-Fi广泛普及前,PLC技术就成为了热门话题,PLC技术将家庭插座变成了LAN的连接器,是一种将电力传输电线作为通信介质使用的技术。
由于电力存在很大的噪声,我们采用了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的调制方案进行通信。此外,在ISO 15118标准中,即便是用了PLC技术,但是数据也没有放在实际的电源线上,而是将信号在另外一个单独的Control Pilot控制线上的矩形波上进行数字化后叠加。
下期预告:

本文从以太网带来的网络拓扑变化开始,逐步深入的介绍了车载网络中使用的物理层(例如IEEE 100BASE-T1)。下一期的内容将围绕物理层之上的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展开。

请持续关注牛喀网公众号。学习更多以太网应用技术,可参加如下培训:车载以太网物理层、AVB/TSN和网络安全培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