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北往事:清香窝窝头

鲁北传统文化原创作品

第235期

鲁北往事:清香窝窝头

文/扈忠信

最近查体,发现血糖有点高。

妻子知道了,周六的早晨,她早早起床,开始忙活起来,她把豆面、玉米面和白面掺合在一起,撮起了窝头。

五月的早晨,凉爽宜人,我拉开厚厚的窗帘,看到楼外满目绿色,微风吹来,心旷神怡。我来到厨房给饭锅加满水,摆上笼屉。随着雾气的飘散,小小的窝头便凉在了灶台上。
吃着清香的窝头,想起了那个年代……
70年代初期,我吃过地瓜面窝头。70年代后期,我吃过高粱面窝头。80年代初期,我吃过玉米面窝头。现在,在餐桌上有时也吃小米面窝头,就着虾酱,咀嚼着小葱,那滋味香醇可口、持久弥香。

那地瓜面窝头是用晒干了的地瓜干粉碎而成的面子做的,黑黑的,刚刚蒸熟了发软,时间长了发硬,吃到肚子里浑身没劲。上高中时,学校伙房的大锅上面,好几个笼屉高高的堆砌着、树立着,里面布满了半大高粱面饼子,另一口大锅里则是高粱米黏粥。

同学们端着碗,拿上饼子回到宿舍,连在一起的床头就是我们的餐桌。大家打开从家里带来的罐头瓶子,里面有豆豉、萝卜缨子咸菜、韭菜花,同学们一边吃着、一边说笑。那是一段难忘的岁月。

高中毕业,我名落孙山。我曾暗下决心,坚持自学。路在脚下,看你怎麽走吗。那时正处于大包干初期,16岁的我便参加了劳动。生产队长看我年纪小,便安排我和另一个绰号叫“四两”的男孩,与一帮妇女拾棉花。
那时候,大嫂们调侃的话语让我和“四两”害羞地躲在她们的身后,落下一段很长的距离。那个男孩一直伴我5年的农村生活,因为身材瘦弱矮小,所以叫他绰号“四两”。
我们一起推过土、下过洼、包揽过工程,每人买了一台3.5抽水机给人浇地,我用当兵的舅舅淘换来消防袋引水,从百米开外的沾利河取水,马力小、距离远,一亩地需要好几个小时。初夏,干干的南风吹过,麦浪滚滚,太阳烧烤的土地干裂,弯曲的裂纹布满了旷野。我白天、黑夜连轴转,困了就倚在土坝的斜坡上眯会儿。

有一回,已近黎明,伴着机器“突突”的轰鸣,我沉沉地睡了,在梦中被人叫醒,一条小蛇弯曲在我的耳边。那是他们查看“漏子”的时候发现了小蛇,我扑扇着衣服上的尘土,抖擞下精神,沿着阡陌溜达。

旭日东升,片片云彩被染得通红通红的。一会儿感觉燥热起来,我脱掉陈旧的棉大衣,遐想着未来的美好,吟唱起来:“我从陇上走过,陇上一片秋色,枝头树叶金黄,风来声瑟瑟,仿佛为季节讴歌……”

那时,我每顿吃两个大窝头,外带三碗黏粥,体格一直很强壮。

每到春天,人们盖屋垒墙,都愿意叫我帮忙。伙食也逐渐好了起来,大大的白面“卷子”,香喷喷的炒菜,还有杂烩汤。

吃饭时,在院子里摆上一溜门板,乡亲们一边说笑,一边咀嚼着美味,小口喝着倒在茶碗里的地瓜干白酒。

每到夜晚,我便拿起书本复习功课,厚厚的数学让我眼花缭乱。有时竟捧着书本沉沉睡去,终究还是年年落榜。

但是,我始终没有放下书和笔,没有放下填补空空的小方格,没有放下书写人生,也没有放下我的高考情结……

寒来暑往,岁月如歌。清香的窝头,让我体验了人生沧桑。它镌刻在我的心里,像窖藏多年持久弥香的老酒,似一杯飘散芳香的茗茶;有时让我心如止水,有时让我起伏微澜。

让我深深感念那段过往,感念和我一起度过艰难岁月的同学们、乡亲们,还有发小们……

作者:扈忠信,东营市利津县利津街道人。从事文字工作30余载,作品偶见报端,喜欢书写乡愁糸列文字。
(0)

相关推荐

  • 窝窝头最养生做法!和面加它、又香又软,吃了还能治便秘!

    点击蓝字关注这个神奇的公众号- 上周教了大家早餐鸡蛋的花式吃法,有人来留言说:"咱北方人就是喜欢馒头.窝头当早餐,能不能接点地气?" 小编一看这可不服气了,要论做窝窝头,我说第二可 ...

  • 李连义 | 背着煎饼去上学

      我上中学的时候,家里的主食基本是窝头和煎饼,要说水饺和馒头那都是奢侈品,除了逢年过节基本见不到这东西.麦收和秋收的时候,为了补充体力,能吃上烤鱼子就非常不错了.一年到头,只有在中元节和春节的时候才 ...

  • 【征文043】窝头情缘//邢桂珍

    窝头情缘 文//邢 桂 珍 于婶去世的消息,让我泪流不止. 回首往事,是窝头连接着我跟于婶的情缘. 我五岁左右,由于妹妹体弱多病,母亲照顾不过来,常把我托付给于婶照看,于婶忙时,再把我交给她儿子拴住, ...

  • 想念儿时的窝窝头

    小的时候,母亲隔三差五会蒸些窝窝头.抓起一把事先泡好的玉米面,放手里转啊转,那时候,母亲就像是会魔法,不一会功夫,一个窝头就做成了.就算是这般神奇,我还是不喜欢吃窝头. 我想吃白白的馒头啊.父亲说,在 ...

  • 李连义 | 怀念一个窝头的滋味

    怀念一个窝头的滋味,绝不是我吃腻了山珍海味装高尚.那一个黑乎乎的窝头已经化作不可磨灭的映像牢牢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但那窝头的光滑,窝头香甜的味道,还是让我不自觉地咂嘴. 我们 ...

  • 超受欢迎的红枣窝窝头,多吃粗粮更健康哦!

    这款玉米面窝窝头无需发面,不放酵母或者小苏打,没有任何添加剂,用烫面的方法,做出的窝窝头也很松软好吃,也很容易做哦.加了红枣,特别香!告别春节的油腻,多吃粗粮,很健康哦! 准备食材:玉米面190g,普 ...

  • 鲁北往事:过年走亲戚

    一提到过年留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走亲戚,走亲戚是我们博兴当地的方言,就是亲戚之间互相走动拜年的意思,然而依照我们当地的风俗走亲戚得是男孩儿,未出阁的小女孩不走亲戚,所以作为女生的我来说其实没怎么走过亲戚 ...

  • 鲁北往事:窑厂岁月

    小时候,经常听老家人说:"好男不上窑厂,好驴不进磨房."并不是说在窑厂干活的男人都不是好男人,拉磨的驴就不是好驴,而是说窑厂的活儿太累,但凡有点其他的出路,哪个男人也不愿去窑厂受那 ...

  • 鲁北往事:村里来了要饭的

    爷爷七岁去要饭, 爸爸七岁去逃荒, 今年我也七岁了, 高高兴兴把学上. 幸福全靠毛主席, 翻身不忘共产党. 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上小学时候一篇课文里的一段顺口溜,说的是在万恶的旧社会许多老百姓摆脱不了要 ...

  • 鲁北往事:挑水那些事儿

    印象中村里有两口水井. 最早的那口水井在老村的北边,顺着村子中央那条通往姥姥家的南北路一直往北走,过了小桥,经过一片场院,大约一里多地就到了.水井就在路的东侧,中间只隔着一条小水沟.井台周围长着几棵老 ...

  • 鲁北往事:上河工

    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对"上河工"这件事不会有什么印象,对"河工"一词也会感到陌生.河工,是整治河道等工程的总称,是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 鲁北往事:上伕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地方政府经常利用"春冬两闲"时节,组织辖区内18-45岁的青壮年劳力,实施一些沟渠开挖.水库修筑.黄河坝增高拓宽以及对现有沟渠.水库底部的淤泥予以清理.外运等大 ...

  • 鲁北往事:取水记

    "--扁担就是农人的精神脊梁,让他们挑起一个家庭重担的同时,也挑起了一个村庄沉重的历史与殷殷期盼--" 课堂上,正在进行一篇题为<扁担的一生>的阅读训练讲解.文章题材距 ...

  • 鲁北往事:挑水

    "铁大汉踢了鞋,唱着去,哭着来."这个谜语一说出来,许多八零后以前的人们马上都会说出来答案.对了,答案就是挑水,因为生长在那个年代的人们都挑过水.去挑水的时候,两只空铁水桶前后左右 ...

  • 鲁北往事:卖猪

    小时候,家里的院子西南角有一个猪圈,上面是三个平方左右平台,下面是两米多深的粪池,中间一个斜坡马道.年初买一只猪仔,年末出栏卖了过年,秋后还能挖出一坑猪粪上农田.不仅我家这样,村里家家都如此,并且猪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