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初冬:换季记得做这件事,比穿秋裤更重要!
霜降过后,叶落归根,北雁南飞,万物都在为冬藏做准备。我们也不例外,被子盖上,秋裤穿起,该换季了。
秋冬换季之时,却也是最容易生病的时候。深秋时节,昼夜温差越来越大,身体很容易有各种小毛病。你会不会也觉得烦躁口干咽喉痛呢?或者常常手脚冰凉,体虚腹泻老打喷嚏,出现面色萎黄,腰膝酸软的情况?
与其等到不舒服了生病了,不如未雨绸缪,提前打好换季调理的基础,让自己和家人能安度寒冬。有句俗话叫「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就是这个道理。那霜降要怎么补呢?其实很简单,关键在于养脾。
内经告诉你:为啥换季要养脾?
之前一直提醒大家注意养肺,因为秋天五行属金,五脏应肺,养肺能借助天时,事半功倍。为什么此时需要调养脾胃呢?《黄帝内经》讲:
脾五行属土,治理中央之位,在四季里配合长养肝心肺肾四脏,在各季的最后十八天,配合当季的脏治理交接。
今年从10月20日~11月6日这18天,正是肺脾共管,要把政令权柄平稳交接给主冬肾水的关键时期。此时脾胃要在其中提供能量、主持运化,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人一换季就容易闹病,往往也有脾土不足的缘故。
反之,如果脾胃强健,此时则正好是补益的良机。内经讲脾是「仓廪之官」,就像人体能量的大仓库,深秋初冬调养脾胃,正好应「秋收冬藏」的气机。而且大自然也很配合我们换季的节律,俗话说「霜打的菜更甜」,蔬菜瓜果都会在秋末霜降变得格外香甜饱满。
不止是为了身体为了健康,光是冲着霜降美食,我们也应该趁着天时,把脾胃补养好。
怎么养脾?三招就够了!
关于吃法,民国名医张锡纯绝对有发言权。他可是用山药的高手,在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里,有一个最简单的山药食疗方,叫做「薯蓣饮」:
这个进补法很简单,说白了就一句话:生山药煮水当茶喝。
但也正因为简单,更要注意山药的品质。跟市场的大根大根的食用山药不同,真要想好好补养补养的话,必须得用药用的怀山药,一是品种,二是道地水土,三是种植农法,都缺一不可。
▲戳图入手,养足脾肺之气
商城之前默默上架了一款当季新鲜采摘的生山药,因为很多小伙伴煮食不便,所以生鲜一直没怎么推过,但这个时候吃点道地生山药正好,建议有条件的朋友入手尝尝。河南焦作温县的铁棍怀山药,垆土轮耕种植,就算是放在药材市场也是难得一见的上品。农户新鲜采摘直接就产地发货了。
分量按原方即可,削皮切片,大火煮开文火焖煮半小时,注意山药削皮戴个手套,不然手容易红痒。煮出来的山药水带着自然的清甜,柔柔糯糯的,特别好喝。
嫌麻烦的直接用山药粉也好,开水冲泡加点冰糖调味即可。今年秋天燥气特别重,山药正好也能清肺润肺,还有身体乏力容易疲劳、常年咳喘、容易出汗盗汗、皮肤特别干、容易烦躁内热的人都很适合。
▲戳图入手,1分钟享受山药的滋养
睡补:
睡补是最省时省力,又能出效果的法子。毕竟我们每天基本都有8小时的睡眠,要是能边睡边养脾胃,那简直太划算了。
先不讲方法,首先要做到的是避坑,不然再怎么补养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最重要的一点:空腹入睡,不然既伤脾胃,又影响睡眠,内经讲「胃不和则卧不安」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腹部保暖。脾胃很怕寒的,睡觉别露着肚子,尤其是肚脐,秋冬季节最好穿这宽松的家居服入睡,本身脾胃就有寒凉问题的话,可以用艾绒肚兜或者南师脐贴,最近也有文章和大家分享过,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再就是脾胃除了怕寒,还怕湿,内经里明明白白说「脾恶湿」,但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吃太多的甜食、油腻,这都是很不好运化的东西,把自己脾胃累得够呛,导致腰腹赘肉、腹痛腹胀、没胃口、大便不成形……
这种湿气重的情况,用睡觉时间来调补脾胃可以事半功倍,睡前贴上竹醋理中贴去睡觉就好。
▲戳图入手,睡觉养脾祛湿三不误
它祛湿养脾的奥秘都在名字里了:
1、竹醋:竹生而中空,有利水通淋之意。醋可软化皮肤角质层,帮助有效成分由足底吸收,作用于全身。
2、理中:采用《伤寒论》调理脾胃的名方「理中汤」,以人参、白术、炙甘草、干姜等配伍,温中祛寒,补气健脾。通过植物精华提取技术,将理中汤的有效成分提纯,便于贴敷吸收。
因为我们足底有很多穴位,是全身的反射区。用足底「吃药」,往往能更好地发挥本草药效。很多人脾胃不好,吃药不容易吸收,都可以采用中药泡脚或足贴的方式改善身体。
贴足贴方法很简单,但也有3点要注意的:
一定要覆盖到涌泉穴,这是足底第一大穴。。
摁住药贴中心,把四周的贴纸顺着足底曲线抹平、贴紧。
解开足贴时准备好手纸,以便清洁足底,防止液体渗漏染污。
还有不到两周就入冬了,气候也将由秋凉渐渐过渡到冬寒。换季的时节,除了及时穿上厚衣秋裤,更要注意调养脾胃。不论是喝碗暖暖的山药水,敲敲足三里做做八段锦,还是贴着理中贴睡个饱觉,都是对自然时令最好的回应,也是对身体最贴心的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