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到真切自有诗
情到真切自有诗
——杲仁华先生诗集《仁者情怀》序
文/马明德
《仁者情怀》作者:杲仁华,笔名仁者,惠民县杲家村人,1954年2月出生,1969年1月任本村民办教师,1972年12月应征入伍,1975年8月提干,1992年8月转业,2015年2月退休。部队期间,曾任团政治处主任,是军区树立的优秀党员和政工干部标兵。转业后,一直从事和分管滨州市广播电视局政工人事工作,参与了该局初建、规范、发展、改革、合并的全过程,年年立功受奖,被授予“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退休后,选择了诗词。现为中华诗词学会、山东诗词学会会员,滨州市诗词学会副会长,滨州市关工委诗词宣教团副团长,《中华诗人》《北方诗刊》编委,《黄河三角洲诗词》执行主编。创作诗词1000余首,其中600多首在报刊上发表,并多次获奖。出版有个人诗集《仁者情怀》。
和杲仁华先生相识、相知是种缘分。我俩都是1972年入伍,1992年从部队转业的。转业干部分配到地方工作之前,须经过三个月的培训。期间,班上的团职干部不多,我们自然交流多,印象相对深些。到工作单位后,大家都发扬部队的优良作风,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新的工作岗位上。真正走到一起成为挚友,应该说还是中华诗词作了媒介。尤其自2015年初滨州市诗词学会换届,杲仁华先生担任副会长兼秘书长后,学会繁重的具体性工作就由他承担了起来。有战友、诗友当左膀右臂,我这会长自然当得顺风顺水。前几天,他说想出本诗集,并提出请我作序,我当即回答:义不容辞!
近年来,我们经常一起采风、研讨,对杲仁华先生的创作历程早有一定了解。而当他把个人简介和诗集的样稿发来后,通过认真阅读,其作品的风格特点在我脑海里更加清晰起来。深感清人袁枚所云精辟:诗难其真也,有性情而后真。杲仁华先生,从小有着良好的家庭环境熏陶。自民办教师入伍后,长期从事部队政治工作,曾荣立二等功,也曾被评为全军优秀政治教员。转业后年年立功受奖,被誉为市广电局的创业人、实干家。与他接触过的人,无不评价说:老杲待人热情,为人真诚,工作认真。正是这个“真”字,充溢在他诗集的五百余首作品中,使人读后为之击节!
杲仁华先生在部队曾任团政治处主任,在市广电局曾长期分管人事和机关党建工作,因而对政治的关切度和传播正能量的责任感非常高。举凡党和国家遇有重大活动,他都会满怀激情,抒发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希冀。譬如,党的代表大会、全国两会、党的生日、神舟上天、航母下水等。对端正党风、政风、社会风气,他力图通过宣扬英模人物,弘扬正面典型,为增强人们的认知度做出自己的努力。《雷锋》《焦裕禄》《钱学森》《孔繁森》《余旭》《罗阳》等作品,无一不是他发自心底的呼唤。在这部分作品中,更为出彩的是他的《三代领袖》——
开国领袖
大略雄才万世功,丰碑高耸入云中。
音容虽去魂犹在,日出东方今更红。
总设计师
摩楼如柱接云霞,高铁似飞连角涯。
神笔马良叹不及,春歌一曲沸中华。
党的三位领袖,在不同历史阶段,为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不朽功勋。杲仁华先生没有泛泛赞誉,而是抓住每位领袖最为精彩的特点,用俗中见雅、十分贴切的诗语,分别写出了清新流畅的颂歌。使人读后,有画龙点睛之感,避免了写时政类诗词容易出现的板滞、流俗之弊端。
杲仁华先生从军20年,1976年参加过原子弹实爆条件下检验性军事演习。1991年5至10月奉两级军区之命,带领两个加强营1200余人赴中印边境执行国防施工任务。期间,人生观、价值观、军旅情、战友情,在克服重重困难,挑战多项生存极限中得到了淬火,得到了升华。这也是诗集中真情流露最为感人的部分之一。
忆7601演习(新韵)
兵演蘑云史未前,金戈铁马到楼兰。
茫茫大漠人烟灭,浩浩荒滩鸟影难。
如瀑狂风沙灌眼,似笼酷暑火烧丹。
英雄千载豪将在,敢教军魂保永安。
情系十团(新韵)
——贺十团战友八一聚会暨《西陲第一团往事录》新书发行仪式
虽因琐事未分身,吾梦飘然早入新。
爬雪卧冰同苦乐,餐风饮露共晨昏。
青春无悔天山泪,历史应留和静魂。
敬酒千言求一醉,十团永刻老兵心。
注 :新即新疆;天山是新疆的地理标志;和静是十团部队驻地。
《忆7601演习》中,他描写了在荒无人烟的茫茫大漠中,狂沙迷眼,暑火似笼,诗外之语自然是辐射的危险、体能极限的挑战等等。但作品没有过多的渲染困难和危险,而是以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赞颂为了国家安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铁血军魂。《情系十团》则是离开部队多年后,对在军旅生涯中,同战友爬冰卧雪、风餐露宿激情岁月的追忆,对身在齐鲁、心驰疆陲思念之情的抒发。这部分作品读后,那些白描般的诗句,火热而艰苦的野战部队生活,使我这个在地方部队从戎20年的老兵深受感染,为杲仁华先生拥有这份阅历,拥有这些诗料而自豪、而骄傲!
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曰:“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何也?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悱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纵观杲仁华先生诗稿,我信然。从诗集的篇目到作品的内容可以看出,他没有多少华丽的装饰,没有多少曲折隐晦的语言,而是像王国维主张的那样,力求“写真景物,写真情感”。赤子情、山河情、军旅情,可算诗集的一个层面,它真实地映现了一位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家国情怀;而亲情、乡情、友情、悯情等,则清晰地反映了杲仁华先生善良、诚实、仁义的真实人性。且看他在父亲连续两年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情况下的《陪父吟》:
陪父吟
病魔缠父越冬春,护理天天暮至晨。
饭菜难调嘴频试,秽污乱抹鼻常伸。
孤灯长夜望天亮,腊月寒风盼日新。
诚访百医寻仲景,细熬千药觅时珍。
曾祈折岁增龄寿,欲许捐心减痛呻。
不信真情唤不醒,也求菩萨佑其身。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读这首排律,让读者看到是一位年过花甲的孝子,对病重老父亲无微不至的护理以及盼望老人摆脱病魔自己内心的痛苦挣扎。人们都说,只有孝顺的人,才可能对他人、对朋友,有爱怜之心。这话应是真理。杲仁华先生,对战友、对乡亲、对诗友真诚、热情,善于助人为乐,在与其接触的群体中有着很好的口碑。他在《战友情深(四首)》中饱含激情地描述道:“官兵胜过亲兄弟,战友如同手足情。拉练常眠多腿被,演习曾让水一盅。”感叹:“要知战友谊多深?生死之交竟是根。”转业地方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军旅情结愈来愈浓。“梦魂常向军营行,始信战壕有深情。夜半屡思诸友事,伴星携月到天明。”这首《赠战友》,相信谁读后,都会为作者半夜醒来,辗转翻侧,回忆往事,思念战友的真挚思绪所感动!
求真,大概是杲仁华先生一生中不懈地追求。从民办教师,到营部书记、组织股长、政治处主官,以致转业在地方工作,他与文字有着不解之缘。但格律诗是他退居二线后才精心学习研究的。对此,杲仁华先生坦言:为了保持专题内容的完整性,诗集中也保留了少量的自由体作品。我认为,这里面既有他对内容上的难以割舍,也有他尊重历史、尊重客观的勇气。这是难能可贵的!事实上,杲仁华先生自学习研究近体诗词以来,苦勤精进,其刻苦精神、进步幅度以及取得的成就,是一般人所难以比拟的。
与诗情缘
退休换岗选学诗,夜夜推敲不自持。
访友拜师求雅韵,翻书上网觅新词。
挥毫寄语惜贫弱,借景抒情咏爱慈。
仄仄平平常伴梦,吟声高处宛如痴。
两种态度二
本心无欲作诗人,入得门来别有春。
格律仄平天籁曲,茎须拈断也求真。
杲仁华先生正是凭着这股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精神,自2013年后的五年来,在省以上正规诗词大赛中,屡屡获得等次奖。“军港深深望碧宫,舰船列阵待出征。云花遥送夕山雾,鸥鹭欣迎旭海风。拍岸惊涛如战鼓,闪光新月似弯弓。百年圆梦情难了,洋上依然巨浪汹。”这首《军港抒怀(新韵)》,在解放军红叶诗社、中华诗词学会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当代中华军旅诗词奖传统诗词中青年组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优秀奖。2016年,在山东省老干部局举办的全省离退休干部庆祝建党95周年摄影、诗词、书画网络大赛中,他的《咏赞三代领袖(三首)》荣获一等奖。
咏胡杨(新韵)
虬枝老干劲如松,大漠扎根仰远空。
贯把旱魔当伴侣,乐将风鬼作歌听。
驼铃摇落高天月,羌号吹残满目星。
敢问尊龄深几许,千年不朽笑从容。
咏红柳(新韵)
塞上荒原当作家,红妆素裹映云霞。
朝迎旭日千年梦,夜伴寒风万里沙。
数度春秋留大志,几经岁月显奇葩。
天涯羁旅情尤劲,铁骨芳魂胜百花。
咏沙枣树(新韵)
扎根戈壁守边关,愿将青春护沃田。
花落花开情切切,叶黄叶绿意绵绵。
冬来雪虐枝尤壮,夏去笼蒸果更鲜。
尘路茫茫英俊志,于平凡处不平凡。
杲仁华先生这三咏,在诗集中应属上乘之作。这里面,与他长期驻守疆陲大漠,熟悉那儿的一草一木是分不开的。他咏物托志,以胡杨、红柳、沙枣树为特定景物,写出了它们的挺拔、坚韧,并以拟人手法,抒发了它们的高洁与情志。三首作品的比兴手法,老到娴熟,写出了当代军人驻守边陲的生动形象与高尚情操。而其中尤其可圈可点的是几个出彩的句子。“驼铃摇落高天月,羌号吹残满目星”,“朝迎旭日千年梦,夜伴寒风万里沙”。实虚结合,雄浑遒劲,相信人们读后定会眼睛一亮,为之一振。元好问在《论诗》中曾云:“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一语能做到万古新,自然绝非易事。但这应是写诗之人不懈地追求,努力去实现的目标。杲仁华先生正是这一追求的执着者之一。我相信,有此基础,再加他的努力,今后一定会不断读到杲仁华先生那包含天然、真淳语句的优秀诗篇。
最后,赠诗一首(新韵),谨以此对杲仁华先生诗集出版表示祝贺:
取名仁者最为佳,山左边疆众口夸。
曾伴胡杨瞻重器,亦经藏域受哈达。
摛词高赞黄河浪,调韵轻吟武定衙。
诗赋情怀真意在,西园唱晚水栖霞。
作者:马明德,笔名听芦轩主,1952年5月生于山东桓台县。自部队团职转业地方后,历任地(市)委副秘书长、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兼党委书记等职。现任滨州市诗词学会会长、市关工委诗词宣讲团团长,山东老干部诗词学会副会长、《诗坛》主编。《诗词家》《历山诗刊》编委。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著有《听芦轩诗词》。作品选刻于湖南、山东等旅游景点,膺选入《第五届华夏诗词奖获奖作品集》、首届《当代军旅诗词奖获奖作品集》、《诗词》报精选本《诗词三百首》。
马明德先生在《滨州文学》发布文学作品,请点击标题欣赏
责任编辑:长安、张心静;版式设计:远方。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