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病九寒”,身上这四个地方“冻”不得!用好厨房两样宝,驱寒少生病
近期全国大范围降温,已经逐渐进入秋冬换季时期,每天昼夜温差更大,再加上季节性流感等传染病和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对于人体免疫系统来说是一大考验。
从中医角度讲,外界正逐渐从秋燥转变为冬寒,我们的养身重点也要从降燥转变为防寒,否则让寒气滞留在体内深处,就容易埋下病根……
案例
刘女士50岁后,心脏就开始总是不舒服,特别是一到秋冬交际,常常会感到心慌、气短、胸闷、烦躁。她也很注重保暖防寒,但是效果微乎其微。
最后还是经过中医调理驱寒,情况才慢慢好转,心脏也不难受了。
俗话说“十病九寒”,绝对不要小看寒气,有时一味保暖并不起效,还要学会驱寒!
寒气不除
易生痰、瘀、湿、痛
人体有卫气,可固护体表;还有阳气,可抵御寒气。身体健康的人,很难因为降温而诱发疾病,但如果卫阳受到损耗,则发病几率大大增加!
现代人卫阳减少、寒气侵扰主要有4个原因:
气温骤降不及时添衣
秋初气温多在20℃以上,但秋末可降到10℃左右,期间还会反复升降,如果不能及时增添合适的衣物应对温差,就很容易导致寒气从呼吸道侵入人体,诱发鼻塞、流涕、感冒、咳嗽、哮喘等。
出汗后不及时保暖
秋季因为天气干燥,在运动后、饭后、睡醒后都容易出汗较多,排汗时人体毛孔张大,如果不能及时保暖防风,寒气可以从皮肤表面侵入人体,可能引起关节肌肉疼痛、头痛、手脚冷痛、静脉曲张等症。
夏季贪凉
夏季食用过多冷饮、过度吹空调、用冰凉的水洗澡等贪凉行为,也容易破坏人体的防寒和免疫能力,让寒气在内腑瘀滞。当气温较高时不易被察觉,等气温降低时就容易爆发,引起腹泻、腹痛、胃痛、呕吐等症。
不良生活习惯伤阳气
熬夜失眠、过度劳累、精神焦虑、久坐久卧等也会损伤人体的卫气和阳气,天气一冷就可能诱发伤寒病。
此类人缺乏运动,心肺功能和血液循环功能较差,常常手指脚趾冰凉、面色苍白、四肢乏力、怕冷怕风、舌苔淡白,其中三高、冠心病患者还容易因寒冷而诱发心梗、脑梗意外。
《素问·痹论》说:“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寒气堵塞经脉后就会不断刺激血管收缩、神经和肌肉痉挛,产生疼痛。
除了痛,长期滞留的寒气还会扰乱人体气血运行,降低新陈代谢效率,给湿邪、风邪提供机会,最终形成痰积、血瘀、风湿等。这些因素又容易进一步削弱人体健康,使人常年多病,各个器官组织功能下降,甚至提前衰老。
如果有下列症状,可能说明体内有寒气,症状越严重可能寒气越重:
经常虚弱,容易疲劳; 手脚冰凉,怕冷; 容易腹泻,喜欢热食、烫食; 月经总迟到,常有血块,易痛经; 腿脚容易水肿; 下肢容易无力,酸麻,易犯腰痛; 夜尿增多等。
身上这4个地方最怕寒
人体有几个薄弱之处最容易被寒邪侵入,也更容易引起疾病,分别是:
头为人体“诸阳之会”,是全身阳气最旺盛的部位之一,一旦受寒,往往会引发头痛、头晕、失眠等症。另外,对于有高血压、脑梗塞的患者来说,寒冷会刺激大脑皮层毛细血管收缩、交感神经兴奋,易出现血压升高、小血管血液淤堵的情况。
颈部有大椎穴,是人体阳经交汇的要穴,此处一旦受寒,全身的气血运行都会受到不利影响,特别是大脑供血将更加困难,还容易引起感冒。
中医上将肚脐称为神阙穴,它疏通着人体下焦的血液循环,固护着腹部脏器的阳气,如果受寒,腹部的脾、胃、肝、胆、肠等消化器官都会受到损害。反过来,适当按摩或热敷腹部有益于生发阳气,提高消化能力和免疫水平。
脚是人体末梢,距离心脏最远,因此血液循环的负担更大,维持体表温暖更加困难。特别是脚踝处,不仅分布着很多重要的穴位,如三阴交、太溪穴等,还是很多泌尿生殖器官的反射区,比如前列腺、子宫、输卵管、输精管等。一旦脚踝长期受寒,就可能影响到生殖健康。
厨房里的2样宝
驱寒方便好帮手
其实真正驱寒的“高手”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用得好,就能帮你暖暖地渡过秋冬换季,还能少生病。
干姜味辛、热,能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中老年人当中,阳虚的情况比较普遍,适合用干姜驱寒。
【材料】干姜5克、肉桂3克、炙甘草6克。
【做法】开水煎煮15分钟,作为代茶饮即可。
【提示】热性的药吃久了会上火,如果服用后舌头转红、症状消失了,就可以停止。饮用前可咨询医师。
【材料】花椒和粗盐的比例是1:1。
【做法】将花椒、粗盐装入纯棉布袋中,表面淋湿,放入微波炉加热4分钟,等到温度适中后,敷于关节患处即可。
天气渐冷,平时也可以用艾草、红花、干姜等泡脚驱赶寒气,还有助于入睡,改善睡眠,简单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