弩炮悲歌:英法二战期间的一场残忍互殴

在二战的历史上

有过很多悲壮和残酷的战役

但那面对的都是不共戴天的敌人

像今天说的这场战役

恐怕并不多见


【今日由头】

1940年7月3日

英国舰队炮轰法国舰队

1

1940年7月3日凌晨,大西洋,直布罗陀海峡。

意大利“马可尼”号潜艇的值班观察员惊呆了——通过潜望镜,他看到了远处海面上驶来了一支庞大的舰队。

从潜望镜里看到,这支舰队显然是一支英国的舰队,因为观察员轻易地就分辨出了英国皇家海军赫赫有名的“胡德”号战列巡洋舰。

作为交战国,“马可尼”号潜艇立刻全员进入战斗状态,快速向那支英国舰队靠拢,同时,鱼雷也已经做好了发射准备。

然而,这支英国舰队的航速极快,迅速把“马可尼”号甩到了后面。“马可尼”号只来得及发射了几枚完全偏离目标的鱼雷,就只能目瞪口呆地看着这支庞大的英国舰队劈波斩浪地消失在远方。

如此庞大的一支舰队,如此急速的航行,“马可尼”号上不少艇员认为:他们肯定是去执行一次针对德国海军的重大任务。

然而,他们只猜对了一半。

这支由“胡德”号战列巡洋舰作为旗舰,同行的有“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两艘巡洋舰、十一艘驱逐舰的庞大舰队,确实是去完成一项重大任务的。

但这项任务的目标并非交战国德国,而是自己曾经的铁杆盟友——法国。

“H”舰队的旗舰“胡德”号,是英国建造的最后一艘战列巡洋舰,标准排水量达到41758吨,长期作为到各国展示英国海军“帝国威严”的礼仪舰。于1920年服役,到1940年已服役20年。

2

这件让人困惑的事情,还是要从1940年的5月10日说起。

就在这一天,在入侵波兰后获得充分时间休整和准备的纳粹德国——因为英法盟军“宣而不战”等了德国大半年——出动了136个师,在3000多辆坦克的引导下,分A、B、C三个集团军,潮水般扑向比利时、荷兰、法国、卢森堡等西欧国家,全面点燃了欧陆战火。

他们的主要进攻对象,当然是号称“欧洲第一陆战强国”的法国。

但是战端一开,严阵以待的法国人惊恐地发现,自己那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通行的“高筑堡垒死守阵地”的战术,遭遇了德国人以飞机、坦克和机械化部队为先导的全新“闪电战”打法。在德国人这种“降维打击”下,很多防线的法国守军还没反应过来,德国人已经跑到自己后面去了。尤其是德国A集团军的装甲部队,在“装甲天才”海因茨·古德里安的率领下,直接绕过了法国人认为“万年不破”的马奇诺防线,在色当撕开了一条口子,潮水般地杀入法国腹地。

从从5月10日到6月10日,才一个月时间,法国全境就已经被德国打穿,首都巴黎只能宣布为“不设防城市”——12天后,法国被迫与德国签订停战协定。

纳粹德国与法国签订所谓的“停战协定”,堪称是希特勒导演的一场超级“行为艺术秀”:他命人将福煦车厢搬了过来,要求法国代表在这节车厢里签字投降——福煦是法国一战时著名的元帅,以他名字命名的这节车厢曾是一战时德国向英法签订停战协定的场所。

在战前动员了600万战斗人员,在北部驻防200万军队,号称“欧洲第一陆战强国”的法国,才打了一个多月,就被迫投降了。

法国的“闪电投降”,让海峡对岸的英国立刻陷入恐慌。

英国完全没有想到,法国这个在一战时和自己浴血奋战四年最后惨胜的坚定盟友,居然在二战中只坚持了一个多月。

尽管经历了奇迹般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后,英国人把自己的有生力量都成功撤回了本土,但还是丢失了几乎所有的重武器和物资,能否扛得住此时如日中天的纳粹德国,英国人自己心里也完全没有底。

而在英国人看来,法国人还留下了一颗“大地雷”。

根据法国和德国签订的“停战协议”,法国领土的60%被德国占据,南部40%的领土成立法国元帅贝当领衔的傀儡“维希政府”,法国投降后残存的军事力量,都由“维希政府”管辖。

法国残留下来的陆军对英国人而言意义不大,因为英国人本身就没有能力登陆到欧洲大陆去对抗德国人;法国的空军在抵抗德军进攻的时候,已经基本被打残,也失去了威胁。

真正让英国人担心的,是几乎毫发未伤的法国海军。

敦刻尔克海滩上留下的英法联军遗弃的物资(来自德国人拍摄的彩色照片)。当时整个英伦三岛,只剩下500门火炮和200辆坦克,而空军只剩下700多架战斗机和500多架轰炸机,以至于英国人完全没有信心能够抵御德国空军48小时的空中进攻。

3

法国的海军,曾经长期处于世界一流。

早在殖民时期,法国的海军是仅次于英国的世界第二强大海军。在一战之后,受国力衰退和“先陆后海”思想的影响,法国的海军力量渐渐被美国和日本超过,但依旧还能排到世界第四。

在1940年,法国海军拥有航空母舰1艘,、战列舰3艘、战列巡洋舰7艘、轻巡洋舰12艘、各型驱逐舰50余艘,各型潜艇共101艘——这个实力,超过了德国和意大利两国海军的总和。而且法国海军的大多数主力舰,都是刚刚建造的,战斗力很强。

但是,由于法国在陆战中的脆败,海军还没能有用武之地,就等来了政府宣布投降。

此时的法国海军就陷入了一个尴尬境地:到底听谁的?

听德国人的?这超出了法国海军的荣誉底线,听法国政府的?眼前的这个政府已经投降了德国。那么,听英国人的?英国人倒是在法国投降的第一时间就发来了请求:请法国海军第一时间编入英国海军序列,共同抗击德国,但这个请求,又有违法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并且,法国人相信战争结束后英国不会归还一艘法国军舰,还很有可能趁机掠夺法国的海外殖民地。

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的法国海军上将、海军总司令达尔朗最终做出了决定和承诺:法国海军听命维希政府,保持中立——既不会攻击德国,也不会攻击英国。

弗朗索瓦·达尔朗,法国海军元帅、总司令。他在二战期间是法国“维希政府”仅次于贝当的二号人物,充满争议,在1942年被暗杀。

对于这个决定,希特勒当然是欢迎的:当时的法国海军的主力舰队驻扎在北非的海军基地米尔斯科比尔,这是法国海军的传统军港,扼守直布罗陀海峡咽喉。希特勒在当时并没有剿灭法国海军的精力和实力,那么他们自己宣布中立,肯定是希特勒希望看到的,他也为此表态:尊重法国海军的中立,不会让他们编入德国海军。

但是,法国人和德国人这样一表态,英国人慌了。

以法国海军的实力,一旦他们为德国所用,就立刻会逆转欧洲战场上双方海军的实力对比,在德国准备全面入侵英伦三岛的背景下,大英帝国唯一还能对德国保持优势的就只有海军了——这种逆转是英国人绝对不能接受的。

英国人其实在法国投降之前,就知道自己的盟友已经大势已去了,为此他们早就三番五次地提出法国舰队“入编”的请求,但不断被拒绝。英国首相丘吉尔并不信任达尔朗的承诺,但这背后的关键是他完全不相信希特勒。

1940年6月25日,丘吉尔在下院演讲时几乎拍着桌子说道: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德国政府庄重地保证在战争期间不打算为自己的目的而去利用它们(指法国海军,馒头注),这有什么价值?可以去找半打国家问一问,这种庄严的保证有什么价值?有头脑的人谁会相信希特勒的话?”

在经过再三思考之后,英国海军部出台了一个专门针对法国海军的“弩炮计划”:

以“胡德”号战列舰为旗舰,编组一支'H舰队”,即刻开赴法国海军驻扎的北非阿尔及利亚奥兰湾的米尔斯克比尔军港。

“H舰队”的首要使命,是说服在那里的法国海军投降英国。

当然,他们还有一个次要使命——如果首要使命被法国海军拒绝的话。

丘吉尔

4

1940年7月3日清晨,一路疾行的英国“H舰队”抵达了距离米尔斯克比尔军港10海里的位置,静候命令。

直到此时此刻,“H舰队”的司令萨默维尔中将的心情依旧是矛盾的。

在来的路上,萨莫维尔和自己的幕僚不断开会,认为要用尽一切手段避免和法国海军冲突,尽量使用和平的方式。但是,就在7月2日晚上10点55分,首相丘吉尔的一封亲自发来的电报,打破了萨莫维尔的希望:

“你所负担的任务,是历来英国舰队司令部所遇到的最不愉快和最困难的任务之一,但是我们对你完全信任,相信你会毫不留情地执行这一任务。”

丘吉尔使用了“毫不留情”这个字眼。

7月3日清晨,萨莫维尔试图做出最后的努力:他派出了幕僚霍兰上校去和法国舰队交涉。霍兰上校是那支驻扎在米尔斯克比尔军港里的法国海军分舰队司令让·苏尔的私人密友。

然而,让·苏尔表示,海军总司令达尔朗上将有令:不能和英国人发生私人接触。

无奈之下,霍兰上校只能托人送去了一封以英国海军部名义写的信函,信函上再次对法国海军提出了要求:

1、希望法国海军加入英国海军的队列;

2、如果不愿加入,那么裁减船员后,将军舰开入英国港口;

3、如果以上两点都不愿意,那么在裁减船员后,在英国军舰监督下开往西印度群岛的一个法国港口,解除船只武装,或交给美国保管,到战争结束后归还;

4、如果以上三点都不同意,必须在6小时内自己把港口内船只全部凿沉;

5、如果以上四点都不同意,我们会“使用一切必要的力量”。

一直到下午4点之前,港内的法国海军都没有给出任何回应。直到4点之后,让·苏尔同意与霍兰上校碰面,但态度冷淡:

“我以个人荣誉担保,如果德国人来抢夺舰队,我就把舰队带去西印度群岛,但是如果你们要硬来,我们会武力回敬武力。”

而与此同时,位于伦敦的英国海军部收到了秘密电报:六艘法国轻巡洋舰正火速赶往米尔斯克比尔港,其他法国在地中海的军舰也在向该港口迅速靠拢。

丘吉尔知道,法国人肯定是不肯“投降”了。

下午4点46分,丘吉尔给阿莫维尔发去了最后一封电报:

“尽快解决问题,不然你将面对整个法国海军。”

此时,在米尔斯克比尔港口内,法国海军的军舰也都将炮口对准了英国舰队——这支舰队拥有两艘战列舰,两艘战列巡洋舰,六艘超级驱逐舰,实力并不逊于英国的“H”舰队。

这个时候,谁先发制人,谁就能掌握先机。

下午5点56分,英国人最终决定率先动手。

英国'H舰队”的旗舰“胡德”号打响了第一炮——一枚330毫米的炮弹径直飞向了港口内的法国战列舰“布列塔尼”号。

上一次英国人向法国人开炮,还是在1815年的“滑铁卢战役”。

遭遇炮击的法国舰队

5

一场昔日盟友之间的血战,就此拉开帷幕。

尽管法国舰队并非没有战斗准备,但由于英国舰队是有备而来,并且抢先开炮,所以一开战就占了先机。

最先遭受重创的是停泊在港口内的法国战列舰“布列塔尼号”,这艘老式的战列舰率先中弹后,又遭到了从英国“皇家方舟”号起飞的鱼雷机的密集攻击,开战仅十几分钟就中弹无数,开始倾覆——它的舰尾炮直到沉没的最后一刻依旧努力在向英国舰队开炮。

随后遭受攻击的是法军的旗舰“敦刻尔克”号战列巡洋舰和“普罗旺斯”号战列舰。由于英国海军一开始就处于战斗阵型,而法国舰队停泊在港口内,做战术机动的空间不足,所以基本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敦刻尔克”号和“普罗旺斯”号在饱受炮火之后,为了避免船只下沉,只能选择冲上港口的沙滩搁浅——尽管舰体已经伤痕累累,但幸存的法国水手依旧聚集在几门还能运转的大炮前,用绳子和铁索拉动炮管还击。

被轰沉的“布列塔尼亚”号

此时的变数出现在法国的另一艘战列巡洋舰“斯特拉斯堡”号上。

早已发动的“斯特拉斯堡”号趁着浓烟掩护和有利位置,冲破了英国舰队在港口布下的水雷,全速向法国的另一个港口土伦港方向逃去。由于事出意外且担心撞上自己布下的水雷,英国舰队在追击一阵之后就放弃了。“斯特拉斯堡”号最终成了幸运者,当它在7月4日晚上驶入土伦港时,得到了所有驻守法军的欢呼。

但其他军舰就没有“斯特拉斯堡”号那么好的运气了。在开战后的短短十几分钟内,“布列塔尼”号沉没,“敦刻尔克”号和“普罗旺斯”号搁浅,其余舰只都受到了重创。

“布列塔尼”号倾覆时,舰上的1000多名水手掉进了海里,一艘最近的英国驱逐舰试图捞救落水者,但愤怒的法国水兵宁可被淹死,也不愿意登上英国人的船。

基本达到目的的英国舰队,最终在晚上6点12分全面停火。

整个米尔斯科比尔港内浓烟弥漫,海面上到处漂浮着着火的燃油,以及不断哀号和挣扎的法国水兵。

在这场不到20分钟的战斗中,停泊在港口内的法国舰队主力被重创,基本丧失作战能力,另外还有1297名法国水兵阵亡,341人受伤。

而英国舰队除了两名水兵轻伤外(被法国军舰上冒险起飞的的水上飞机自杀式扫射),没有损失。

6

但其实,英国的这支“H舰队”也并非全身而退。

7月5日,他们通过舰载机再度攻击了之前搁浅的法国旗舰“敦刻尔克”号,在炸死了军舰上154名水手后,彻底让这艘军舰丧失了战斗力。

7月11日,圆满完成任务的“H舰队”胜利返航,在通过直布罗陀海峡的时候,又遭遇到了那艘意大利潜艇“马可尼”号。

这一次,“马可尼”号终于取得了战果——它发射的鱼雷击沉了英国舰队中的一艘驱逐舰“护卫”号。

这是英国舰队在这场海战中唯一一艘沉没的军舰,是被意大利人炸沉的。

一场离奇的海战,从这艘意大利潜艇开始,也从这艘潜艇结束。

一来一去间,法国海军的重要力量之一,灰飞烟灭。

【馒头说】

平心而论,关于道德伦理上虐心的抉择,二战期间的英国人还真没少碰上。

比如说德军轰炸考文垂(此事还有争论),比如“弩炮计划”歼灭法国海军主力。

这事情如果站在英国人的角度,他们还真有点道理可以讲:

首先,盟友的武器如果不能归我所用而被敌人利用,那就是对我最大的威胁——何况英国人已经给出了几条退路但法国不选;其次,在英伦三岛岌岌可危的时候,连丘吉尔“永远,永远,永远不要投降”的宣言都有不少人认为是在作秀,结果炮轰法国舰队之后,全世界都相信英国人是要真的抵抗到底了;第三,英国人这一轰,等于也是向美国人输诚,美国明白了英国的决心后,立刻就给予了英国大量的军事援助。

所以,在海战第二天,丘吉尔准备怀着“沉痛的心情”去议院报告整个海战的经过,但他走进大厅时惊讶地发现,迎接他的,是全体议员起立,以及暴风雨般的掌声。

但是,站在法国人的立场上,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首先,我们刚刚在敦刻尔克战场用几万法国士兵的浴血阻击,换来你们英国人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然后你们回报的礼物,就是血洗我们“敦刻尔克”号领衔的法国舰队?其次,连德国人都能允许我们保持海军中立,你作为盟友倒要将我们斩草除根?

所以,英国人也为自己这一举动付出了沉重代价——法国海军就此将英国海军视为不共戴天之敌。

1942年,美英联军制定了“火炬行动”,在法属北非登陆,结果遭到了法国海军的拼死阻击,法国海军付出1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7艘鱼雷艇、10艘潜艇沉没和3000水兵的伤亡,也坚决不让英国舰队登陆,最终还是达尔朗上将下令全线停止抵抗。

但法国海军停止抵抗又激怒了纳粹德国,希特勒下令全面接管在土伦港的法国舰队。面对英国舰队伸出的援手,法国舰队却断然拒绝,最终选择了最悲壮的一种方式:包括3艘战列舰,8艘巡洋舰,17艘驱逐舰,16艘鱼雷艇,16艘潜水艇,7艘通讯舰,3艘侦察舰,以及60多艘运输舰、油船、挖泥船和拖船在内的法国舰队全部自沉海底。

曾经排名世界第四的法国海军,至此彻底消失。

有悲壮,有残酷,有荣耀,有耻辱,有两难,有狗血,这就是战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