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所有人都喜欢我 | 讨好型人格如何自我重建?

你是否总是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认可。
你是否总是担心与别人发生冲突。
你是否总是看别人的脸色,担心别人不高兴是因为自己。
你是否总是别人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不敢也不会拒绝。
你是否总是希望让别人满意,即使委屈自己也不敢表达。
你是否感到奇怪,为何越迎合别人,越觉得自己没有存在感,到哪里好像都不太被重视。
如果您有上面的一条或者几条表现,那么,典型的“讨好型人格”没错了!
很多具备讨好型人格的人,超乎寻常地在意别人的认可、关注以及看法。
这其中又分为两种人,一种是能觉察到自己是在讨好,另外一种不觉得。
比如说,同在一个单位工作,其中一个同事对上级溜须拍马,端茶递水,别的同事都很鄙视,但是这个同事不觉得。
而且他做这一切的时候丝毫不觉得尴尬,他很自然,哄得上级很高兴,他还升职加薪了。
那么,讨好型人格,对这样的人来说就不是什么坏事儿,他不觉得有什么,就不需要改变。
然而,对大多数讨好者来说,由于很在意别人的认可和看法,所以时刻都关注别人的行为和感受,是很累的!而且会觉得很压抑。
为什么觉得压抑呢?因为过于抬高别人贬低自己,把自己得罪了!
还有一条,就是有时候我们讨好了别人,别人不一定感谢,反而还可能会鄙视我们,看不起我们,认为我们一文不值!
这就叔可忍婶不可忍了!
凭什么我们就得讨好对方,要对别人低声下气那样生活呢?
我们完全可以高傲地,理直气壮挺胸抬头精彩地生活,为了自己!
说起来,讨好者之所以这样做,也是有着令人心酸的原因。
这通常和他们的成长经历有关系。
比如,在小的时候,有一个控制欲比较强、或者爱激动的爸爸或者妈妈、或者其他的抚养人。
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如果孩子没有满足;或者孩子自己的喜好,如果没能符合他人的期望,就可能面临被抛弃、被打骂、或者被父母无视。
年幼的我们却无能为力。
为了生存,我们学会了讨好的姿态,从而来得到食物、得到关心,避免了争吵、打骂,不会再被批评、被否定,自己也不会自责了。
同这些好处相比,我们需要的那些就可以变得次要,甚至微不足道了。
当孩子长大以后,这些作为曾经成功的经验,就被拿来用于和别人的人际交往了。
他们会觉得,如果表现出真实的自己,别人是无法接接受的。如果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就会被别人理所当然地否定和拒绝,他们不敢提出自己的期待。
如果不小心和别人发生了冲突,那会是一件很令人苦恼的事情,他会很自责,认为都是自己不好才这样的。
时间长了,讨好者总是会意难平,因为他很好地照顾到了别人的感受,却忽略了自己!
著名的心理学家曾奇峰曾经说过,讨好者其实是用讨好这样一个行为,去掩盖对别人的敌意和攻击。怎么说呢?就是说我其实很讨厌你也看不惯你,但是为了维护好关系,这个部分我不能表现出来,甚至我不能有这个意识,所以就把这部分压抑下去,然后换了另外一个相反的行为(心理学上有一种叫反向形成),即讨好你。
但是讨好者压抑的部分需要找一个渠道释放出来。通过隐形的攻击他人,比如表现出委屈、抱怨、不开心等等得以释放,讨好者的人际关系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爱和尊重。
那么,如何摆脱讨好型人格呢?
1、清醒地认识到,现在的自己是个成年人,可以关心自己、爱自己,不需要再像小时候那样,通过讨好父母才可以得到关爱了。
2、明白成年以后的人际交往中,别人如何对待你,取决于你如何对待自己。如果你自己都不能尊重自己,别人凭什么要尊重你呢?任何你对别人的讨好行为,都会降低你在对方心目中的价值,对你们的关系毫无益处。你只需要好好地提升自己。
3、你不是人民币,没必要也不可能做到让每个人都喜欢你。
4、提醒自己,我们小时候的讨好行为已经不适用于现在。 清楚地表达自己当下的想法和感受,能更好地帮助你获得想要的关系。
5、在亲密关系的沟通中保持表里一致,尊重别人,尊重自己。
6、明白爱一个人的同时也可以做自己。爱一个人就是,当我为对方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很开心,不会觉得特别累或者有不情愿、不值得的感受,并且,对方也会有爱的回应,这才是彼此都舒服的相处方式。
愿你我都能学会真正的爱自己!

作者 | 文星雅

编辑 | 徐佳茜

策划 | 吴乐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