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友德|长安湖上扛浪桩
雷友德|长安湖上扛浪桩
——太白湖防汛抗洪战地纪实
连续五番强降雨,黄梅县江河湖库全面告急。机关干部二十四小时待命,不休假,不外出,随时准备驰援抗洪前线。局长蒋学平见是县作家协会邀请我奔赴防汛一线采访,还是特别批准了。
梅济闸自有水文记载以来,从未有过17、39的高水位记录,而太白湖堤坝已经在超历史的高水位里浸泡多日了。太白湖防区指挥部就设在梅济闸口。防区政委张鹏程向我们介绍防区形势。入汛以来,受长江水位顶托,华阳闸关闸,太白湖成了没有出口的水袋子。高出四周的土圩坝,长期在高水位浸泡下,险象环生。就在我采写抗洪新闻的时候,央视新闻连续两天播报黄梅太白湖抗洪实况,一条是“黄梅太白湖堤惊心动魄的6小时”,一条是“湖北黄梅考田河堤坝突现溃口”,军民正在日夜抢堵。
这么一个太白湖,这么连上央视新闻频道,历史上没有过。
采访分三个小组。老同事张鹏程主席知道我是太白湖边人,理所当然地分我到大河镇防区。长安湖分指挥部,县政协副主席余展晗和镇委於春明书记带着我们边巡察边介绍。超强的厄尔尼诺现象,今年也太“厄”了,连日暴雨,太白湖早于往年两个月就超过设防水位,历史上没有过。
当我们走到太白湖西北段顶头,雷咀村64岁的老支书雷项求正在巡堤查险。还是那双黄力士鞋,还是习惯卷着吊八寸的裤腿,湖边的日头毒三分,草帽下的一张脸晒得黑绿了。我笑称:“老弟我回来看望非洲人呐”。余展晗同志指着他说:“他就是太白湖里一根扛浪桩,拦在风口浪尖上。”
是啊,多么熟悉的面孔,友良、友全、胜先、雷红、安火、国权……都是儿时的伙伴。我们都是一个屯上的,都叫老雷就不晓得叫谁,所以对书记雷项求不称姓,而是取一个字,叫老项,有点象声“老憨”的意思。从6 月19号至今,“老憨”就带领群众,一直坚守在堤上。一顶救灾帐篷,吃住就在坝头上;一公里责任段,就是雷咀村死守的阵地。
七月一号那天,暴雨成百毫米地泼下,轧得人睁不开眼睛。就在此时,坝脚平台出现滑坡。险情就是命令。“老憨”和村委迅速组织人员紧急上堤。男人不在家,女的上;年青的不在家,老少一齐上。镇上正在召开的七一表彰会改成紧急动员会,全镇党员立即开赴长安湖。人们冒雨上堤,迅速摆开战场。也就在此时,於春明发现老支书雷项求脸色不对,一摸额头,烧得怕人。抢险就是打仗,冲锋陷阵的紧要关头,少不了带兵的领头人啊。可是连日带夜的、几天几夜的疲劳,终于使老支书体力不支,就要倒下了。於书记叫他赶紧去医院。“老憨”一摔雨衣,几乎吼叫着:“来不及了!”带头跳进水中。这是一场与暴雨抢时间的恶仗。全村上了50个人,一共打下50口桩,然后又灌包、扛包,筑起两条土牛。滑坡止住了,雷支书才肯打针。
暴雨橙色预警,又是一轮强降雨。七月二号,大堤正面塌陷告急。村里能上的人全部上堤了。“老憨”带全村群众准备从塌陷外围打桩,筑一圈新坝隔离塌陷。又是一场激战,打算一天一夜,耗费怕是要五万。“幸亏县财政农发办雷志强一行的现场技术指导”,雷项求跟我说。只花半天在原地筑粘土就解决了,至今那段坝还很扎实。
“老憨”数得清的,历史上太白湖还没到保证水位,就破坝五次。可是,一旦溃堤,不但几万亩庄稼和渔池淹没,几万人生命财产遭灾,还将直接威胁到105国道、黄黄高速和京九铁路大动脉的安全。这就是“小小太白湖,惊动中南海。”不能放弃,雷咀和湖边人民也不愿放弃。我负责采访雷咀村雷项求,我知道大雨中抢险、黑夜间巡堤,几天不落床的味道,问他“苦吗?”可“老憨”总是只说别人。他说七月三号、四号,太白湖水位达到有史以来最高,已经超保证水位,人力几乎不可抗拒了。子堤驮水了,坝脚管涌了……太白湖防汛指挥部的号召是“人在堤在,水涨坝高”。领导带头打桩驮包,责任部门合窝端日夜尽责,王枫总支部连夜组织来一百人支援,湖东几十成百的部队官兵总是出现在应急抢险主战场上,想到这些,“老憨”说:“值啊!"
是的,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名干部就是一根桩,你看那湖上一排扛浪桩,总是站在前头,群众紧跟着织起扛浪枝,压实扛浪坝,至今长安湖圩堤安然屹立,雷咀村防汛指挥部的牌子是那样鲜亮。望堤外太白湖象个大宝盘,碧波万顷:看圩里碧绿田野,村庄如画。我问同来的大作家们,我们家乡真美吧?是啊,史载黄梅十景有太白渔歌,今日大汛保平安的景象,不正是谱写出太白湖新的渔歌吗?
作者:雷友德 湖北黄梅人
一册在手,游遍黄梅不用愁!
《穿越时空赏黄梅》,是黄梅本土文学爱好者共同推出的力作,是黄梅县众多微信公众号中第一个结集成册的纯文学小辑。
本书共分梅香梅韵、梅风梅俗、梅友梅情三个小辑,收录文章104篇,合计15万字。作者有国家、省市级作家,文学博士,也有草根写手,内容涵盖了黄梅的历史文化、名人典故、风景名胜、风情民俗、特产美食、方言俚语、古村古道古遗址、乡情乡恋和乡愁……
曹锦军围炉微信公众号:
caojingjun1973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