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止咳平喘类 中脘—丰隆
【单穴功用】
中脘,又名胃脘、太仓、上纪、中管、胃募。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为任脉经穴,又为任脉与手太阳小肠、手少阳三焦、足阳明胃交会穴,胃的募穴,腑之会穴,回阳九针穴之一。有调升降、和胃气、理中焦、化湿滞、祛痰饮之功。用于治疗胃脘痛(类似急、慢性胃炎,菱缩性胃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呕吐、吞酸、食欲缺乏、腹胀、肠鸣、腹痛、便秘、腹泻、痢疾、失眠等症。
丰隆,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2横指(中指),为足阳明胃经腧穴、络穴,别走足太阴,能沟通脾胃两经。脾为生痰之源,故本穴有清降痰浊之功,为治痰之要穴,可用于治疗痰饮、咳喘诸症。本穴又有和胃气、宁神志、清热化湿之功,用于治疗风痰头痛、头昏眩晕、倦怠思卧、咳嗽多痰、哮喘气急、胸闷胸痛、大便秘结、下肢瘫痪、妇人脏躁(相当于癔症)、癫狂诸症。
【伍用功能】
中脘为任脉腧穴,位于上腹,内与胃相应,有调升降,理三焦,促健运,化湿滞,止疼痛之功;
丰隆为足阳明胃经腧穴、络穴,有和胃气,降浊逆,化痰湿,清神志,安心神之效。
中脘为病所取穴,以健运为主;丰隆为循经远道配穴,以清降为要。二穴伍用,相互促进,相互为用,疏通经络,燥湿化痰之力增强。
【主治】
1.咳嗽、哮喘诸症,证属痰饮为患者。
2.呃逆之症,证属痰湿中阻、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者。
3.胸腹满闷、大便溏薄、食欲缺乏、倦怠无力等症,证属脾胃不健、湿痰阻遏中焦者。
【操作法】
中脘:仰卧,于岐骨(剑突)与脐中连线的中点处取穴。直刺1~1.2寸,亦可沿皮向下,向两旁斜刺2~3寸。
丰隆:正坐屈膝,于外膝眼(犊鼻)与外踝尖连线之中点同高,距离胫骨前嵴约2横指处取穴。直刺1~1.5寸。
【经验】
中脘—丰隆伍用,为吕老之经验,是为治疗痰饮诸症而设。经云: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中脘为胃之募穴,内应胃腑,针灸本穴,可谓直达病所,故能强中消食,消胀除满,去湿化痰。丰隆为胃经络穴,故与脾经相通,针灸本穴,能健运脾胃,化痰降浊,消阴气弥漫之症。二穴合用,相得益彰,健脾化痰之功增强。吕老体会,痰饮为患,咳喘不发作时针之,颇有苓桂术甘汤温药和之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