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演员的培养
解放前戏剧人才的培养是以四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的。
一、蓄养童伶。这是最早的一种培养方式。即由戏曲班主(亦称老板)蓄养雏伶,从小教以唱工歌舞 ,逐渐培训成演员 。 清嘉庆 、 道光年间刊行的《燕京杂记》一书中已有记载。至清光绪年间,蓄养童伶更为普遍。
二、手把徒弟 。 即同手工艺工人一样 , 师徒间签订合同或字据 , 以个体培训方式 , 采取口传心授方法课徒 。 此种方式又分为“ 投师 ”、“ 聘师 ”和“ 家传 ”三种 。投师 ,一般为艺徒自己或经人介绍投到某演员或教师门下学艺 ;聘师 , 多为班社的班主为培养子女或艺徒 ,特聘教师教其子女或艺徒练功学艺;家传,一般是梨园世家子承父业。
三、以大带小(以班带班)。是戏班中以成年艺人带(教、示范)童伶艺徒的教学方式 。这种方式分两种 :一是由科班培养出科的徒弟及授课教师,同邀来的“角”一样,在演出时带小艺徒。二是以演戏为主的业主班社,兼带艺徒。此种班社在津不少,曾培养出不少人才。
四、正规科班。是培训戏曲演员比较完备的教育方式。至清道光、咸丰年间,河北梆子和刚刚兴起的京剧在津繁衍后 ,天津周围的一些县先后创立培训河北梆子演员的科班。如宝坻县的“永胜和”、“祥顺和”、“同盛和”、“ 小顺和 ” ;宁河县的“ 裕泰和 ”;静海县的“ 德顺和 ”等。这些科班一般习艺六年,其间以课徒为主,兼营演出,曾培养出一批颇有影响的河北梆子演员。如“ 德胜和”的崔德荣( 艺名“ 灵芝草”人称“ 崔灵芝”),“同盛和”的何景云(艺名“何达子”),“永胜和”的吴永顺(艺名“小茶壶”)、张永德(艺名“一盏灯”)等 。其后 ,在天津市区出现了“隆庆和”、“义盛和”(后改“双盛和”)。这些科班以培训河北梆子演员为主,同时兼顾昆腔、京剧。被誉为“ 江南活武松 ”的盖叫天,童年便入“ 隆庆和 ” 坐科学艺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 ,天津的 “ 复兴昆弋社 ”、“ 稽古社子弟班 ”、“ 荣玉社 ”、“ 鸿春社 ”、“ 聚祥社”等相继出现。尤以“稽古社”、“鸿春社”影响较大。“稽古社子弟班”是天津实力最为雄厚的京剧科班。在该社任教的有尚和玉、李吉瑞 、李兰亭、程永龙、刘永奎等。其教学在狠抓练功学戏的同时 ,坚持舞台实践锻炼 ,演出传统戏和连台本戏 ,充分发挥“彩头班”的优势 。由该社培养出的学员如张云溪、张春华等后来成为优秀京剧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