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四百年:李雄挺身而出力挽狂澜,益州未平荆州张昌又起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5篇
李特和李荡死后,李流成为起义军的领袖,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
当时,孙阜已经占据了德阳,荆州刺史宗岱的大军也随时可能赶到,再加上刚刚斩杀李特的罗尚,起义军的形势很不乐观。
更关键的是,流民心中的恐惧在逐渐扩散,甚至有人偷偷的向官军投降。
怎么办?起义军该何去何从?在妹夫李含的劝说下,李流选择了投降。李骧和李雄屡次劝说,都不能阻止。
太安二年(公元303年)五月,李流将自己的儿子李世以及李含的儿子李胡送到孙阜大营中作为人质,表示投降的诚意。
李胡的哥哥李离听说舅舅和父亲要投降后,连夜从梓潼回到成都,劝说他们不要投降。
然而,为时已晚,人质已经送了过去。但李离没有放弃,找到李雄,两个热血青年碰在一起,一下子找到了共同语言,决定偷袭孙阜。
背着李流和李含,李雄对流民道:“我们曾经残暴对待过蜀民,即使现在投降了,仍然难逃一死。既然都是死,为什么不拼一拼呢?如今之计,我们只有同心协力击败孙阜,才有可能夺取富贵。”
流民都是亡命之徒,自然不甘心投降,决意跟着李雄反抗到底。
于是,趁着孙阜前来接收李流的军队时,李雄和李离在半路上发起伏击,将孙阜杀得大败。
孙阜既然被骗了一次,投降也就成了不可能之事。而恰巧此时,前来平叛的荆州刺史宗岱病死在垫江,荆州兵群龙无首,就此撤退。
因为一次冒险,起义军的局势发生逆转,李流感慨不已,深为佩服李雄的临机决断,逐渐将指挥权转移到李雄手里。
关键时刻,冒险主义战胜了投降主义,挽救了起义军,也成就了李氏日后的皇图霸业,新一代枭雄李雄就此走上前台。
六月,李雄率兵攻杀汶山太守陈图,随即占领郫城。七月,李流率众前往郫城,和李雄合兵一处,事业重新步入正轨。
历朝历代,当一个王朝的统治力下降或极度腐败时,农民起义就成了必然,而一旦不能迅速平定叛乱,新的农民起义将层出不穷。
转眼间,李氏兄弟在益州的起义已经持续了两年,朝廷先后派出了几路兵马,始终没有平定,这在客观上给了其它流民以榜样。
在益州刺史、梁州刺史和宁州刺史都不能有效解决李氏起义军时,朝廷曾让荆州刺史宗岱和建平太守孙阜前去支援。
结果,孙阜被杀得大败,宗岱更是在出兵路上折腾死了,离平叛胜利遥遥无期。
然而,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更让晋王朝无语的是,为了在荆州募集平叛的兵力,将荆州的底层老百姓也给逼反了。
征募士兵的诏书下达后,荆州百姓一片哗然。我在家老婆孩子热炕头挺好的,为什么要去益州打仗呢?几乎无人主动应征。
怎么办?朝廷的命令必须完成。于是,荆州各郡县的长官开启了抓壮丁模式,尤其是流民,统统给我当兵去。结果可想而知,那些不愿当兵的流民在半路上纷纷逃亡,成为乱民。
但凡有人作乱,必定会有人冒出来当大哥。荆州的流民大哥名叫张昌,他本是小吏,眼见仕途无望,又听说李特兄弟在益州呼风唤雨,也起了争霸之心。
混入流民之中,凭借自己见过一些世面,能说会道,又有一些武艺,张昌很快就忽悠了数千人死心塌地的跟在他后面。
为了吸引更多人,张昌将自己改名李辰,冒充李特的同族,以安陆石岩山为根据地,四处招揽流民和躲避兵役的百姓。
明目张胆的造反行为,江夏太守弓钦守土有责,不能坐视不理,遂起兵征讨。然而,尴尬的是,他打不过张昌,大败而归。
轻而易举的击败弓钦,张昌乐了,就这?自信心大涨的张昌不想继续在石岩山当土匪了,他要抢地盘,率兵发起反击。
结果不出所料,弓钦再次大败,被迫放弃江夏,逃到武昌。荆州都督司马歆派骑督靳满前往征讨,也被张昌所击败。
占据江夏后,张昌觉得自己的旗号不够大气,想拉起一张更大的虎皮,于是四处散布谣言称:“该有圣人出现为百姓作主。”
很快,一个叫做丘沈的人进入张昌视野,张昌将其改名为刘尼,宣称他是汉室之后,将其奉为天子,自为相国,建元神凤。
这是极为高明的操作手法,先给百姓以希望,然后满足之,让百姓心甘情愿的起来造反,还觉得自己在从事一项伟大的事业。
凭着汉室这个金字招牌,张昌的声势越来越大,招募士兵也越来越顺利,有不接受招募的人,族灭之,高压之下,士绅百姓莫敢不从。
有了部众之后,张昌又散布流言道:“长江、淮水以南地区都造反了,官军都出动了,将要把他们全部诛杀。”
流言之下,百姓互相煽动,人情惶惧,江沔地区都起兵响应张昌,一月之间聚众达三万,士卒都戴深红色的帽子,用马尾当作须髯。
不到一个月时间,张昌的兵力达到了数万人,所到之处,官军望风披靡,远非一个太守所能剿灭。朝廷下诏派监军华宏讨伐张昌,结果在障山被打败,叛军气势更加嚣张。
荆州已成鼎沸之势,身为荆州都督的司马歆在干什么呢?其实,当张昌刚起兵时,他就上表朝廷请求讨伐。
但是,掌控朝政的司马乂与司马颖产生了嫌隙,怀疑司马歆与司马颖共同密谋,名为平叛,实则招兵买马,不让他出兵。
因为这一点猜疑之心,西晋错过了平叛的最佳时机,让张昌的势力日益扩大。从这个角度来说,司马乂似乎是有责任的。
然而,事情的发生绝不是单一因素,即使司马乂同意你的出兵请求,你司马歆就能认真平叛了?说到底,还是互相忌惮、互不信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