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浪潮》从文明走向极权只需要五天

电影《浪潮》,真实事件改编

电影在一开始就借学生之口提出了一个疑问:在已经进入了文明社会的今天,独裁主义还会再复苏吗?

电影也借另一位学生之口表达了我们大多数人的看法,独裁不会再出现了。

一开始我也觉得独裁已经离我们远去了,毕竟经济、科技、文化和我们的认知在这几十年里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有了网络,我们变得更开化。但是电影中的这一段,整齐划一的衬衫、整齐划一的手势、整齐划一的口号、整齐划一的目标、整齐划一的人,我汗毛“唰”一下就起来了,原来现代社会离独裁只有一步之遥,它甚至从未走开,随时都可能回来。

故事改编自1967年发生在美国加州的真实事件,讲述了一个老师如何在5天的时间内建立一个法西斯式的极权主义班级的故事,故事发生在美国这种标榜自由平等的国家,比发生在德国更令人震惊。

为什么极权的阴影一直笼罩着现代社会?我记得以前有个新闻,2个中国游客在德国国会前做纳粹举手礼被逮捕,可以看出德国对于这种事的敏感程度。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在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还要这么小心翼翼?

因为人的本性没有变,因为人们需要同质化,正如人们需要信仰一样。埃里克·霍弗指出:一个人越是没有值得自夸之处,就越是容易夸耀自己的国家、宗教、种族亦或是自家所参加的神圣事业;这本质上是对一件事情的牢牢攀附,攀附一件可以给我们渺小的人生带来价值和意义的东西。

因为人们脆弱,所以追求同质。

就想想最近的例子,2012年钓鱼岛事件中,打着所谓“爱国”旗号的示威游行中的打砸行为,不是如出一辙吗。

这样来看,当年纳粹犯下的罪行,所有德国人都是帮凶,看似无辜的平民也是独裁的助力者。在《浪潮》电影故事原型中曾有一个学生提问:为什么德国民众会声称他们对屠杀犹太人毫不知情?为什么镇上的人们,铁路工人,教师,医生,等等,都声称他们对集中营、大屠杀一无所知?为什么身为那些被屠杀的犹太人的邻居甚至好朋友的德国市民说犹太人被捕的时候他们不在那里?

当他们追捕犹太人的时候,他们想:反正我不是犹太人,默不作声。当他们追捕政治反对者的时候,他们想:反正不是我,默不作声。当某一天盖世太保站在他们门前的时候,已经没有人能为他们发声了。

谁才是罪魁祸首?

电影《V字仇杀队》

我们从小的时候就开始被灌输各种中庸、各种所谓的处事的“哲学”,我们为了讨好别人,为了融入团体,为了融入某种规则做了多少让步?有多少人在不断地让步中丧失了自己的选择?尽管我们相信我们是为了让自己“变好”而选择不断退让。

电影《发条橙》中阿历克斯是个彻头彻尾的恶棍,而监狱试图用一种“技术”让阿历克斯变得对犯罪恶心,从而让他不再犯罪,就类似于我国杨教授的电疗。

阿历克斯:“我不怕危险神父,我只想变好,我想在以后的生活中变成一个好人。”

神父:“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技术是否能让人变得更好。善由心生,善良是人们自己选择的,当人不能选择的时候,他也不再是人了。”

电影《发条橙》

《发条橙》里的这种“技术”暗喻着我们平时生活中的各种潜规则、团体气氛、甚至是我们盲从的本能。这种“技术”无时无刻不在把我们变成不能选择的上了发条的人。

有时我们会因为旁人的喜恶来决定自己的喜恶,有时我们会去贬低那些我们心底本来喜欢但别人不屑的东西,有时我们甚至会为了攀附而丢失了自己的原则,这就是同质化的可悲之处,我们都变成了我们曾经讨厌的人。这种同质化带来某些悲剧时,不要忘了,我们都是帮凶。

当然,我觉得最难受的是电影为我们提出了问题却没有给出答案,它指出了我们的病痛却没有给出解药。面对这个世界我们太渺小,我们无法改变这个世界、无法改变种种潜规则、无法对抗压迫、我们甚至连家人长辈的观念都改变不了。

但是我们起码能改变自己,从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开始,从坚守底线开始,从不再盲从开始,从不再冷漠开始,从不再对自己的孩子专制开始。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让自己不用再依靠攀附某种事物而获取存在的意义。

就像电影《熔炉》里说的,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电影《熔炉》

这些就是在电影中令我震撼的瞬间,我们在看电影的时候看的也是人生。有什么其他看法也欢迎在评论区评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