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天之梯

『写在前面的话』

《登天之梯:一个儿童心理咨询师的诊疗笔记》是一本关于问题儿童的专业诊疗记录。

书中列举了分裂症、孤独症、反应性童年依赖障碍、反社会人格障碍、婴儿猝死症等我们难以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极端案例。这些案例触目惊心,发人深思,但每个案例的治疗过程,却又在艰辛中透着希望。

对于我们来说,可能一辈子都不会遇到,或听到身边有这样的案例;但书中对于成长的理解仍对我们有些很大的启迪。

『正文』

大脑与记忆篇

我们的大脑主要由脑干、间脑、脑边缘系统、皮质四个区域组成。随着孩子的成长,这些区域由内至外逐渐发展。就好比一粒种子必须先要经历了生根发芽,再有枝繁叶茂,最后开花结果。这个顺序不能打乱,也不能跳跃。

外层的额叶要到青春期晚期才会发展完成。这部分主要掌管计划协调、自我控制和抽象思维,在二十几岁时会出现重大调整。因此,我们也常常会说,谁的青春不荒唐,那时的我们,易冲动,易热血,更易鲁莽行事。唯有过了二十五岁之后,才可能慢慢沉稳下来,这与我们的脑部发育密不可分。即使是一株植物,也唯有根深蒂固,才能繁花似锦。

是不是,每个人到了这个年龄就一定会成熟稳重,不慌不忙了呢?

这一切有关于体验的经验。

比如说压力。一些人在逆境中,或是遭受某种较大的打击之后,仍然可以不忘初心,负履前行,并且,在他们的身上,完全看不到任何消极的、悲观的情绪。一些孩子即使考试成绩远远低于预期,仍然可以静心如往,看不到各种极端痛苦的表现。

人与人之间的抗压能力差距如此之大,难道这都是天注定的吗?

幸运的是,科学家们发现复原力不是天生的,而是从孩提时期就开始锻炼出来的。对压力会出现复原或是脆弱的反应取决于一个人早年经历中神经系统的忍耐力或是促进感受性

这里我们要注意两点,适度的、可预期的、并模式化的压力可以使我们的抗压系统更强壮,也更有效;与之相反,超量的、突发的、无常的压力却会导致创伤。

多大的年龄会承受多大的压力,这需要父母的智慧,也需要父母在实践中摸索。但我们不能为了训练压力而制造压力,那样的话,就不是生枝发芽,而是节外生枝了。家永远是避风港和安全基地,而不是模拟社会大环境的微缩实验台。

压力是一种体验的经验,仅仅如此是不够的的。我们需要做得更多,来帮助大脑做出决定的区域在二十多岁时真正有效的发育成熟。

这里,我想引入一个比较热门的词语“微冒险”。

你会在你的孩子哭闹的时候生气吗?如果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你会保持一种旁观的态度吗?当孩子做了什么让你生气或是沮丧的时候,你会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吗?

这是有关于倾听与我信息之间的博弈。

当我们让孩子去尝试和犯错时,当他们因为经验不足而做出愚蠢的决定时,我们允许他们冒这个险,我们让他们承受结果,我们也能承受。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冒险,或是可能逐渐加强的冒险,不正是在帮助孩子对应的脑部区域迅速成熟起来吗?

如果他们没有机会去练习该怎样应对小小的冒险,没有机会去应对这些选择所带来的后果,他们就无法应对更大的冒险,无法承担更大的后果

这便是体验的经验。

需要补充的是,我们也需要制定出相应措施来保持平衡,不能放大孩子的错误。宠爱不等于溺爱。

更高级和更复杂的大脑区域依赖于低级的、简单区域的恰当发展。这也便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不同年龄的孩子身上,都可能会出现比其年龄小得多的不当行为。相应的区域在需要的年龄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我们便不得不像孩子补课一样,来帮助他们补上脑部发展的缺失一课。

大脑如同肌肉,不断地使用终会发生改变。改变是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改变的早晚和改变的程度,却取决于所受到的锻炼。学习一项新的技能需要反复练习,大脑亦是如此。

起初,大脑是怀疑的,而不是接受;但同时,大脑也在适应周围环境,这又使得大脑具有包容性。最终,遵循应用依赖的原则,我们的大脑系统发生本质上的改变。对于我们来说,我们需要作出选择,并为之学习,最终发展出自我。

那么,记忆又意味着什么?

记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会成为怎样的人

我们通过模式化的经历,不断发出重复信号,在细胞层面上,改变随之而来。神经细胞因此而产生记忆。

我们无法获知我们记住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但最初的记忆成了叙述性记忆的基础。叙述性记忆的特点是允许记忆中出现空白,并根据预期而填补空白。因此,记忆并非是一起准确的事件,而是当最初记忆发生之后,不断体验进而主观校正的持续过程。

好比是我们建立一个文档,编辑后,存档退出。接着,我们再次打开这个文档,重新编辑。这个再编辑的过程,取决于我们当时的心情、周遭的情况、新的认知和理解、他人的指导,当我们最终定稿并存档后,一个新的文档产生了。这个新的文档与原始文档到底有几分相同,几分相似,几分差异,作为当事人的我们自己,恐怕也是说不清楚了。

同样一件事情,不仅不同的人,回忆会有出入,甚至我们自己因心情好坏,都会有截然不同的解释。

记忆的过程简单来讲,就是新建,编辑,修改,储存,最终改变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记忆也是一个对比和反省的过程。我们制造了记忆,同时,记忆也制造了我们。这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改变的过程。我们当下的感受使我们选择所要回忆的事件,而所回忆的事件反过来又影响着我们现在的感受。一些记忆被反复调用,不断强化,从而塑造了自我。

这里,尤为注意的是关于记忆的几个特点。

要创造出有效的记忆效果和增加力量,那就必须将经历模式化,并加以重复。真实的记忆不是不存在,要不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回忆录。

负面的情感通常会比积极的情感让人对事件更加记忆深刻。当我们回忆起那些有威胁性的事件,可以帮助我们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我们会忽略自己熟悉的模式,正式因为这样,我们才会遗忘人生中的大部分日子。但如果熟悉的模板跳出了常见的情形,我们就会记忆深刻。这美妙的一刻是如此动人心魄,你会因为这独特的一刻而将其铭记于心

我们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倾向于使用我们在童年时候接受到的方式。这也是追溯原生家庭的意义所在,而不是为了讨债和自责。因此,对付大脑和记忆的一个最有效的武器就是刻意练习,让改变发生。

待续。。。

『写在后面的话』

动物为了种族生生不息,大脑必须引导它遵循三个主要指令:保证自身安全、繁衍后代、保护和抚养后代直到其可以自立为止

这是我们作为父母不得不知,不得不做的。

『题外话』

去商场的路上,仍有人问我,要不要报名小孩游泳。

我没说话。

棉棉说,我已经报名了。

『日有所思』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第二个务必是如何做到断舍离,第一个务必是为什么要断舍离。

一END一

没有不能画的地方

*** 第二百三十六篇原创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