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携手,智慧碰撞|仑伐替尼分化型甲状腺癌适应证获批上市会成功举办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大咖助阵,为仑伐替尼分化型甲状腺癌新适应证获批打call。
本次大会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嵇庆海教授和北京协和医院林岩松教授担任会议主席,由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陈立波教授担任执行主席。在热情高涨的开场视频结束后,三位主席分别致辞,共祝本次上市会的顺利召开。
随后,卫材全球高级副总裁、卫材中国总裁冯艳辉女士在致辞中表示,不管是SELECT研究还是308研究,仑伐替尼都显示出优异的疗效数据,并且与肝癌类似,仑伐替尼在中国甲状腺癌患者中的获益更加明显。伴随着仑伐替尼RAIR-DTC适应证的上市,未来希望各位临床专家能更多地在实践中检验仑伐替尼的效果,以更好地造福中国患者。
默沙东中国肿瘤事业部副总裁田瑀女士在致辞中表示,仑伐替尼是一个幸运的产品,继2018年仑伐替尼肝细胞癌适应证的获批,两年时间又迎来了该适应证纳入医保目录,以及RAIR-DTC新适应证的成功获批。同时她还指出仑伐替尼由两家公司共同推广,这意味着未来仑伐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在包括肝癌、胃癌、肾癌、肺癌等9大癌种中的应用开发,将会更大范围地惠及中国肿瘤患者。
最后,该篇章在陈立波教授的主持下,几位专家围绕“中国308研究对中国甲状腺癌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进行了话题讨论。
福建省立医院陈文新教授结合308的研究成果肯定了仑伐替尼针对RAIR-DTC的优异疗效,并指出仑伐替尼RAIR-DTC适应证的上市对于改善中国甲状腺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石峰教授表示仑伐替尼将为中国DTC患者提供更多临床治疗选择,未来希望在仑伐替尼的应用时机、剂量以及不良反应管理等方面积累更多循证证据,以更好地服务中国患者。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王叙馥教授从甲状腺癌精准治疗角度阐述了相关看法。她表示甲状腺癌具有异质性,并且可能具有不同治疗靶点,如何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或者针对某种药物如何筛选获益优势人群,都是临床实践中应用以仑伐替尼为代表的靶向药物时需要思考的问题。
河南省肿瘤医院杨辉教授提到仑伐替尼在308研究中显示出优异的PFS获益以及缩瘤效果,为局部晚期甲状腺癌患者的新辅助治疗提供了临床启示,仑伐替尼RAIR-DTC适应证的上市将为中国甲状腺癌患者带来福音。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郭朱明教授表示308研究的成功为仑伐替尼应用于我国甲状腺癌新辅助治疗提供了可能,这对于不可手术晚期患者或者不能摄碘患者而言是一种福音。
南京市第一医院王峰教授作为308研究PI,强调后续研究将仑伐替尼的应用时机提前有望实现患者更长的生存时间,并且他还指出如何定义碘难治性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机制等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付巍教授提出DTC危险度分层对于指导术后治疗的重要性,并且他分享了308研究中仑伐替尼的用药体会。既肯定了仑伐替尼的突出疗效,同时还强调需要综合看待疗效和安全性,不建议轻易放弃治疗。
最后,该篇章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高再荣教授的主持下,几位专家围绕“靶向治疗药物选择的考量因素”进行了话题讨论。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吕中伟教授从药物疗效、安全性以及药物经济学角度全面阐述了选择靶向药物需要关注的要点,并且针对靶向药物如何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提出了深刻见解。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蒋宁一教授指出疗效、不良反应、药物来源、价格都是靶向药物选择的重要考量因素,并表示通过减少仑伐替尼剂量控制不良反应有待进一步探究。他还指出碘结合仑伐替尼进行术后辅助是很好的治疗思路,但未来需要开展相关研究进一步确证。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蕴珺教授结合实际案例从用药安全性角度出发,提出了能否根据患者的ECOG评分、肿瘤负荷或者体重情况进行仑伐替尼的剂量分层,延长患者总的用药时间,以实现患者获益的思考。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爱民教授同样表示有效、安全、可及性、经济都是需要考量的要点,并且他还提出靶向治疗的最佳剂量、精准化治疗、多学科协作等相关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探讨。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吴力翔教授通过分享仑伐替尼的真实用药案例,提出选择靶向药物时需要考量用药时机和用药剂量,并表示靶向治疗早干预可以实现早获益。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林法教授从靶向药物早期介入时机、治疗和维持剂量的划分、不良反应管理、联合治疗的探索这四个方面深刻阐述了应用靶向药物的临床思考,分享了靶向药物的应用经验,并对其安全性管理提出了独到的建议。
杉野公则教授基于仑伐替尼的日本用药经验提出疗效是首要考虑因素,因此他建议24mg作为仑伐替尼起始应用剂量,并且在应用过程中要做好不良反应管理工作,而充分的患者沟通是重要的管理措施。
最后,该篇章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张彬教授的主持下,几位专家围绕“晚期甲状腺癌诊治新方向及临床研究新方向”进行了话题讨论。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陈光教授肯定了靶向药物在甲状腺癌新辅助治疗领域中的应用潜力,同时针对靶向药物提出了筛选获益人群、应用时机等问题的思考,并且从靶向联合治疗、基因治疗等角度阐述了未来临床探索方向。
王卓颖教授表示随着靶向药物的增多和患者本身的差异性,新辅助治疗要强调个体化的精准治疗,并且不断探索更为优化的新辅助综合治疗模式,实现术后尽可能保留重要组织和器官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杉野公则教授指出仑伐替尼具有强效缩瘤效果,用于新辅助治疗优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