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平 曹定睿 :学其成时念吾师
作者:王亚平 曹定睿
人生路上,总会遇到一些令人难忘的事,更会有幸相识一些令人一生感恩的人。在我们求学的历程中曾经遇到过许多优秀老师,其中对我们影响最深的是吴贵生、冯法霞两位老师。30多年过去了,老师们授业解惑、言传身教的那一幕幕场景却久久难以忘怀。
1977年冬天,中国关闭了11年的高考闸门终于再次开启,当人们准确得知恢复高考的喜讯时,距考试时间仅一月有余。作为农民的孩子,当时没有参考书籍,没有复习材料,高中课本也残缺不全,备考时间不足,加之离开教室、课本将近四年,短时间内自己复习,能把在校学习的知识回忆起来就相当不易,王亚平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仓促上阵,参加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大军。有幸考场安排在母校——孝义中学,监考老师中有教过我们英语的阮传毡老师,环境熟悉,没有怯场的感觉,考试心情也舒畅。
数学考卷八道大题100分,其中一道10分的题是:试证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这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公式,是吴贵生老师给讲解的。语文考卷为两部分,语文知识30分,作文70分,其中一道10分的题是:写出毛主席词《沁园春·雪》中的“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含义。这是我们74届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内容之一(文革年代各届学生语文课本的内容不尽相同),是冯法霞老师讲解的。
当发下考卷看到这些熟悉的试题时,紧张情绪烟消云散,当年吴老师在黑板上引辅助线证题的过程、讲解平行线和三角形等定理的情景;冯老师在讲台上讲解《沁园春·雪》的时代背景、字词释义、历史意义、现实意义等的场景又浮现在眼前,就像刚刚上完课似的那么清晰。整个考试过程发挥正常,第一次高考就获得成功,不仅圆了大学之梦,还改变了自己的一生。两位老师的课讲得那么有魅力,时隔多年还能让人印象如此深刻。
饮其流者思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
吴贵生老师
吴贵生老师是王亚平初中的数学任课老师。1969年秋季,桥北学校由原来的完小改为七年制学校,师资严重匮乏,桥北大队与学校请出品学兼优的孝中老三届学生吴老师回乡执教。吴老师教学思路敏捷,条理清晰,重点讲解解题思路解题方法,教会我们举一反三。他如数家珍地把一个个数学公式在黑板上推算和演示出来,我们跟着他的思路在数学的海洋里遨游。他注重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使我们感觉学习不再是负担。记得学习三角函数时,需从《四位数学用表》中查某个三角函数值,为了让学生熟练使用该表,吴老师课堂提问,查得最快最正确者当即封为某一个基本函数的冠军、亚军。他讲课的方式方法深深地吸引着每个学生,致使多年后的高考现场还能回想起他讲课的情景。文革期间大学招生工作中断十年之久,初中招生也中断了三年之多,桥北七年学制学校的首届初中学生是三届完小毕业生集中在同一班级,基础非常薄弱,知识参差不齐。两年多的学习生活中,吴老师不断拾遗补缺,阶段性的总结,在蜡纸上刻写印刷复习提纲,使同学们进步很快,收获颇丰。吴老师不仅教数学,还教物理、音乐,语文不懂之处学生也常向他请教。由于他的辛勤努力,桥北初中的数学教学质量在当时的城关联校名列前茅。1977年恢复高考,短暂的备考期间,吴老师不辞劳苦、不计名利,无私帮助众多学子抓住重点复习功课,帮助众多学子结合实际填报志愿,帮助王亚平圆了大学之梦,成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一名二级研究员。吴老师后来工作辗转多处,但一直没离开教育岗位,还担任了孝义中学校长,主持孝中工作八年,是省级优秀教师、中学特级教师、吕梁名师,吕梁名校长。
吴老师一生从事教育事业,最后在讲台上走到了他精彩人生的终点,始终没有离开他热爱的讲台,始终没有离开他喜爱的学生。多年来,我们与吴老师一直保持联系,经常得到他的关心、帮助、指导,吴老师是我们终身的良师,让人终生难以忘怀。
冯法霞老师
1972年3月至1974年1月我们一起就读于孝义中学高4班,冯法霞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语文老师。记忆中的冯老师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音质甜美,善于表达,朗读抑扬顿挫、有声有色,讲课生动有趣、感染力强,平常说话热情,让人感到温暖亲切,形象好、气质佳,我们跟她学到了许多知识,并影响至今。毕业后曾见到冯老师多次,最后一次是在太原。我们一起陪她在山医一院看病,没想到她竟得了阿尔茨海默病,即所谓的“老年痴呆症”。当时冯老师仍有认知和记忆功能,语言表达尚可,与大夫能沟通,当测试到她竟然不会小学一年级的算术时,她笑着并认真地告诉就诊医生“我是语文老师”。现代医疗技术对此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作为学生,作为曾经是冯老师学生的医生,很是无奈,痛苦之情只能深藏于心底。
我们在孝义中学的数学、英语等其他任课老师也很优秀,多数是孝义中学解体前的老师,他们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我们非常有幸遇到他们,聆听教诲,终身受益。在孝义中学读书时还处于文革动乱年间,除了上文化课外,我们还参加了开门办学、勤工俭学,赴孝义农机厂、476工地、瑶圃农场、部队稻田等地劳动实践,既得到锻炼,也充实了自己的人生经历。
我们很幸运,生于和平年代,经历了动荡岁月,赶上了改革开放,走进了大学殿堂。我们更幸运遇到了许多优秀老师,师恩如山,师恩似海,师恩永记!感谢教诲过我们的所有老师,感谢伴我们成长的母校——孝义中学!
王亚平
1956年10月生,孝义市桥北村人,孝中高4班学生。山西农业大学毕业,现就职于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从事种子事业,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二级岗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曹定睿
1956年7月生,孝义市桃园堡人,孝中高4班学生。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现就职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从事临床麻醉工作,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实用疼痛学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山西省麻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山西省麻醉学医师分会副会长。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