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安德森廖仲星教授:无精准,不质子!
11月11日,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廖仲星教授在CSTRO年会上做了题为《精准是质子治疗成功的关键》的演讲,在11月18日的首届合肥国际质子重离子放疗论坛上,廖教授做了题为《从生物学角度考虑肺癌的精准质子放疗》的演讲,质子中国将廖教授两次演讲的主要内容做了如下总结。
肺处于胸腔内,邻近诸多重要的器官,例如心脏、食道、脊髓。最近研究发现,放疗可杀伤有功能的淋巴细胞,而质子治疗在保护重要器官和淋巴细胞方面都有优势,关于质子治疗对淋巴细胞的保护作用,详见质子中国往期报道《【CSTRO 2017】Steven Lin教授:为什么用质子治疗食管癌?》。目前MD安德森癌症中心使用被动散射和笔形束扫描两种治疗模式,其中笔形束扫描技术通过逐层扫描,剂量分布更好、适形性更强,因此使用比例也越来越高。
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中心Ⅰ期临床试验纳入24例复发性NSCLC患者,研究发现质子治疗对放疗后局部复发的NSCLC有一定优势,安全性好。MD安德森对102例再程质子治疗病例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患者治疗后3级食道毒性反应发生率7%、3级肺毒性反应发生率10%,危险因素包括肿瘤分期、鳞癌、患者身体状况不佳、再程照射靶体积大。对于术后放疗患者来说,使用质子治疗可以几乎完全避开肺门和纵隔。而局部晚期患者往往肿瘤体积较大,调强质子治疗(IMPT)与调强光子治疗(IMRT)相比,能减小低剂量体积,对对侧肺的保护也更好,如果使用笔形束扫描技术,肿瘤区域剂量更高。
回顾性研究发现,与3D适形放射治疗(3DCRT)和IMRT相比,质子治疗NSCLC食道炎和局限性肺炎毒性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一项MD安德森进行的前瞻性临床研究统计了胸部放疗患者最常见的6种症状——疼痛、乏力、嗜睡、食欲不振、咽痛、咳嗽的发生率,发现使用3DCRT和IMRT的患者6种症状发生比例均在治疗过程中呈上升趋势,在治疗结束时达到峰值,而使用质子治疗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在治疗过程未出现波动,且始终处于最低值。
同步放化疗患者一周内全身症状(A)及疼痛(B)平均严重程度变化曲线
廖教授指出,肺部接受照射时膈肌运动、每次治疗时摆位、肺部肿瘤体积变化对质子治疗都会产生影响,想要充分发挥质子治疗优势必须要做到精准。一方面质子治疗需要许多技术上的改进,如呼吸门控和传输技术、PBT ARC、容积图像引导技术、实时追踪、鲁棒性优化的治疗计划、蒙特卡罗计划算法等。另一方面质子治疗需要充分发挥其生物学优势,明确其RBE处方剂量,发挥布拉格峰的线性能量传递(LET)优势,利用遗传学和生物学标记引导粒子特异性患者筛选,明确粒子治疗的免疫源性和免疫检测项目,明确低剂量区对免疫系统的保护等。(质子中国 现场报道)
参考文献:Xin Shelley Wang.et al. Prospective Study of Patient-Reported Symptom Burden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Undergoing Proton or Photon Chemoradiation Therapy
HIFPHIR 2017相关报道
儿科专家Dr. Andrew Chang:质子治疗能为儿童患者带来获益,且可以用于肿瘤复发患儿的再程放疗
【HIFPHIR 2017】合肥离子医学中心:引进项目计划2019年1月第一台旋转机架安装调试;自主研发项目2018年整机调试